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图片新闻
改革开放40年文登走进新时代·农村篇


发布日期:2018-11-05 08:2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文登区政府 字号:[ ]


2016年1月9日,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全国农民新春联欢会《过年了》节目组,在文登拍摄录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登花饽饽”。

1995年6月,文登市首次引进桓台县25台大中型小麦联合收获机跨区域作业。

2005年5月21日至6月20日,首届昆嵛山樱桃节在界石镇举行。

记者 孔军强

  农,天下之大业也。

  文登人民素来勤于农桑、精于耕作,农业发展源远流长。

  40年前,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激活了“三农”一池活水!

  昆嵛大地,四十载流金岁月,四十载风雨兼程,四十载沧桑巨变。40年以来,文登以改革开放深耕希望的田野,农村变化日新月异——

  1978年,文登农民人均253.5公斤粮食,油料9.8公斤,农民人均所得才126.9元。2017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万元,是1978年的近160倍。

  特别是近年来,文登以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为基本脉络,农业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经济呈现生机勃发的崭新局面。

  产业,从“一亩三分地”到“现代大农业”

  老故事

  12岁那年,王文水听说有人在山上种人参,从没见过人参的他非常好奇,偷偷跑过去看。只见一个棚子里,就露出四五片叶子,第二年一片叶子也没有了。村里老人说,人参娃娃嫌村里的风水不好,自己跑了。王文水说,过去人不懂技术,实际上是人参对环境要求很严格,环境不好,导致人参枯萎了。

  新故事

  2018年9月26日上午,在张家产镇口子李村起参仪式上,“参把头”王文水的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如今,王文水拥有600多亩的西洋参种植园和一个一次可加工鲜参10万公斤的加工厂,他自创品牌“御龙旗”,有西洋参含片、胶囊、干粉等一系列新产品。他还在镇区建设了占地23亩的继振西洋参产业有限公司。新厂区集现代化西洋参烘干车间、GMP标准饮片生产车间、QS标准食品生产车间、西洋参质量检验、检测室、西洋参产品研发中心于一体,除传统的西洋参初加工烘干外,重点建设发展西洋参皂苷提取、西洋参稀有皂苷转化等西洋参深加工项目。

  “改革开放前,咱文登没有种西洋参的,甚至连人参都没见过。”王文水感叹地说。被人称为“参王”的王文水,与西洋参打了近四十年交道的硬汉子,说起改革开放,他的经历非常有说服力。

  1974年王文水初中毕业后,吃不饱肚子就去参军。1980年,他退伍回来结了婚,岳父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西洋参之父”王继振。1981年,山东省医药公司从美国引进种子,在烟台地区选了9个试种点。王文水说,岳父只拿到了8粒种子。翁婿两人选择了不同的9个土方。1984年试种成功,1986年,农田栽培在口子李村大田试验成功,西洋参农田试种成功之后,村党支部决定分产到户,将这部分林下参分给村民种植。改革开放第十年,1988年,文登西洋参农田栽培大面积推广获成功。

  改革开放以来,文登西洋参产业从无到有,从8粒种子发展到近5.5万亩的规模,年出圃面积达1.5万亩。2011年,文登西洋参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2012年,入选农业部公布的100个“2012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5年,成功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荣登2015年中国品牌价值榜,以40.64亿元位居中国农业品牌价值榜第3位;入选2017全国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今年,文登正式被授予“中国西洋参之都”。38年的不懈追求,“中国西洋参之都”名至实归!

  老故事

  市民谭举索老家是葛家镇东谭家口,他二爷“二福子”民国初从烟台福陵夼引进苹果苗在村东搞果园,这是文登最早的果园。但是,到了入社后,谭举索也吃不到苹果。改革开放前,生产队的苹果园很小,平时哪有水果吃?只有到了生产队苹果收获时,每家才能分得半筐小国光。和谭举索一样,1978年前,大家吃到嘴里的,连小国光都吃不够,也压根也没见过红富士。

  新故事

  改革开放后,文登在全省率先引进红富士,不久就成了果农的“摇钱树”。1988年,小国光一公斤才1.2元,而红富士卖到6元。文登苹果质优名气大,各地前来采购的客商络绎不绝。当年机关干部一个月才拿到100元,而有的果农一年的收入顶干部10年的工资。(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葛家镇议城村果农李宗民那时候一亩地能挣2万多元,果农腰杆都挺得老直。

  2009年,文登又率先新建240亩现代矮砧集约栽培苹果园,探索苹果产业的现代矮砧集约栽培之路。米山镇苹果现代矮砧集约栽培示范园、大水泊镇千亩苹果现代矮砧集约栽培示范园、葛家镇苹果现代矮砧集约栽培示范园……目前,文登已经通过山东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和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平台项目建设现代苹果矮砧集约栽培示范园22处,共计7840亩,辐射带动全区新发展现代果园4万余亩。

  “不仅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果园管理全部数据化,苹果品质也将得到很大提升。”意大利苹果种植权威顾问Kurt werth说,这样的果园与世界一流的果园相比毫不逊色。

  不仅量有了成倍的增加,质量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红富士、陆奥均获金牌,王林、乔纳金获银牌;在1996年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红富士、陆奥获全国名牌产品。2010年,文登苹果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2013年入选全国名优特优新农产品目录。2014年创建16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2015年获 “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

  改革开放后,文登苹果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苹果园面积从1978年的7.5万亩,产量5.028万吨,猛增到目前的17万亩,年产25万吨,年总产值达10亿元,带动20多万农民从事苹果产业,人均产值达5000元。文登苹果已经成为推动文登农业升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人才,从“农民进城”到“能人下乡”

  老故事

  1977年11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第一次正式提出严格控制“农转非”。“那时候,有本事的人都想办法离开农村。”市民老姜感叹地说,当年他走了“后门”弄了“农转非”指标,才将老婆孩子户口迁出农村。当时农村要交各种税,还要交提留,所以有点本事的人,都想弄个“农转非”指标。

  新故事

  “过去都是农村人往城里跑,现在城里的人想回农村,可不是那么容易了。”当年花钱不容易弄了“农转非”指标的孙涛,如今回到村里承包了一片果园,但是户口是迁不回去了。

  改革开放前,一些农村连电灯都没有,谈何留住人。1978年7月,文登县电业局才宣告成立。直到1986年底,境内952个村全部亮起了电灯,一派群星闪烁的景象将老百姓的宿愿变为现实。

  斗转星移,四十年过去了,文登大地上,人才群星闪耀,在希望的田野上大显身手。

  文登乡村之星、威海乡村之星、齐鲁乡村之星……改革开放以来,文登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相继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激活农村创新活力,支持农村高技能人才发展,并通过专题讲座、阳光培训等各种培训方式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农村实用人才、“田秀才”,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目前,文登农村实用人才主要包括农村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等等,数量均呈现大幅度增长,在农业适用技术引进、推广、应用中发挥了带头和示范作用。这些农村实用人才丰富了当地的经济类型,提升了产业高度,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为农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老故事

  “1978年10月,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粮食局、教育局发出通知,按通知规定,文登一中等重点中学农村户口寄宿生,可将口粮兑换粮票,到校就餐。”市民老吕回忆起当年读书的生活,感觉仿佛恍如隔世。能跳出农门,吃上“国家粮”是他们农村学生的追求。

  新故事

  米山镇西铺头村村民于镇榕2015年从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选择回村工作,目前月收入6000多元。“我们村和城里一样,像城里有的咖啡馆我们村都有,连城里都比较少见的VR我们村都有。”于镇榕说,像他这样大学毕业回到农村的大学生,现在很多了。

  于镇榕回村工作后,把他的导师原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生理学教授郑彩霞也请了来。西铺头村党支部书记于海峰说,咖啡馆、VR馆等新兴事物在西铺头村蓬勃兴起的背后是乡村人才振兴,特别是年轻人才和高端人才的振兴。近几年,村里有50多名原本在外工作的年轻人,陆续回到了村里就业,今年还有七八名山东省外的大学毕业生,投简历打算到西铺头村办企业谋职。

  改革开放以来,文登注重建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让大学生“愿下来,又留得住”,乡村振兴在文登大地蓬勃展开。

  如今,在文登希望的田野上,新型职业农民已经是乡村的主力军。耕作全程机械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和农业机械化已经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让农民摆脱了落后的耕作方式,真正实现体面耕作、文明生活。

  文化,从“露天电影”到“歌舞满院”

  老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对于老百姓来说,根本没有啥文化娱乐活动。白天上山干活,晚上回家吃饭、睡觉。”张家产镇北初家村周银顺说,他第一次看电影,是村里放映《卖花姑娘》,感觉比过年还高兴。放映时,大家跟着电影情节时笑时哭,第一次感受到电影的魅力。以后,小孩子每次听说村里要放电影,都兴奋得连晚饭都不吃,放学就拿着小板凳去操场占地方。就是用石块在泥土地上画个方形范围,表明这个地方有主了。为了占地看电影,孩子们经常打架,有的还打破了头。

  新故事

  改革开放以后,彩电、收音机、黑白电视机、VCD、卡拉OK陆续走进寻常百姓家庭,给人们带来众多欢歌笑语。“现在看电影,稀稀拉拉没几个人,谁还占地方,现在村里有文化大院、图书馆,家里有宽带、平板电视,时不时剧团还来村里演出。村里人爱看电影看电影,爱读书去读书,爱上网去上网,爱去跳舞去跳舞,爱唱戏去演戏……”说起文化生活,东谭家口村谭树秀说,村里文化大院办起了庄户剧团,还整修了一处排练厅,每天村民都可以在里面排练节目。

  从1979年开始,文登每年都举行的群众歌咏比赛,算是当时唯一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到了上世纪80年代,影院、农民文化宫相继投入使用,群众文化生活逐渐丰富起来。现在,村村都有文化大院、文化服务中心,一村一年一场戏,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文登还在“送戏下乡”同时发放群众调查问卷,各庄户剧团在演出当天通过“送戏下乡”微信群公开视频和演出地点时间,文化馆安排工作人员对“送戏下乡”演出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调研等方式,使送戏下乡工作、农村电影工作及其它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通过群众的反馈得到真实的体现,文化惠民项目在不断的改进中更加符合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老故事

  过去农村白面少,大人孩子都盼着麦收和过年,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才能吃上白面。蒸花饽饽用的面粉掺了其它面,于是经常在饽饽外面擦一层白面,让饽饽好看点,拿着走亲戚不被人家笑话。1978年天福街道的王洪荣考入山东省重点学校重点班,平时吃的是玉米饼子,清明节晚上学校破天荒地吃包子。王洪荣跟食堂师傅说好话买了两个大包子。他没舍得吃,走了70里山路磨破了双脚回家,就为让父母和姊妹都尝一下学校的白面大包子。

  新故事

  改革开放后,白面饽饽不仅成了家常食品,还要蒸个花样出来,更有文化味道。现在文登蒸饽饽还蒸上了新闻联播,蒸上央视春晚,蒸成了文化遗产。今年7月18日,区花饽饽协会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届会员大会,以便深挖“文登花饽饽”的文化内涵,实现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完美结合,让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把“小饽饽”做成“大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文登着眼于推进挖掘乡村文化,加强非遗和文物保护,文化动能的不断注入,让广大乡村处处焕发出文明新气象。

  “过去白面都不够吃,所以蒸花饽饽除了大年等重大节日,很少蒸。改革开放后,花饽饽已进入市民的日常生活。而且现在蛋糕吃腻了,怕胖,就蒸花饽饽蛋糕,既喜庆,又有文化味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胶东花饽饽习俗传承人林荣涛说。与“花饽饽”一样,有着浓郁文登地域特色的“非遗”不胜枚举。“串黄河”、花饽饽、鲁绣、布艺玩具、柳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文登农村文化的精华和精神的结晶。

  生态,从“人畜共院”到“美丽乡村”

  老故事

  “那时候叫茅坑,猪圈和茅坑连在一起。”大水泊镇山后孙家的邢书斌说,过去人都吃不饱,谁还有心思想搞卫生。

  新故事

  “现在都搞了厕所改造,改造后的厕所更科学更卫生了。现在用脚一踩,厕所就冲好了,真是干净又卫生。”告别蹲了几十年的茅房,用上原来只有城里人才用的卫生间,这让泽库镇港南村村民李建筑脸上乐开了花。他家改建的宽敞的卫生间里重新铺设了地砖,装修后的卫生间和城里楼房中的卫生间一样干净、明亮。

  改革开放以来,文登村民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1978年,泽头林村开始实行村庄统一规划。2004年初,文登农村自来水“村村通”启动,2008年实现村村通自来水任务。厕所革命也开始了,从人畜共院,到人畜分离,从旱厕到抽水厕所,卫生条件越来越好。特别是近年来,在政府补贴机制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加入到“改厕”行列中。2015年,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的意见》,今年是“收官之年”,截至目前,全区总计完成8.3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覆盖率达到90%以上。

  老故事

  1974年,文登城里才开始设1名清扫工人,1977年以前还用木制粪箱的手推车。1978年8月,环卫所购置了第一辆用于粪便清运的195拖拉机,才逐步取代了人工运粪。1979年,街道清扫工作起步,有清扫工2人,主要负责政府街东起文城供销社,西至百货大楼的街道清扫任务。所以,就别提农村了,农村根本没有人搞清扫。

  新故事

  “保洁队,天天扫,风里来,雨里跑。打扫后,保持好……”走在葛家镇葛家村里大街上,墙壁处处可见《卫生保洁三字经》。15名保洁员都是村里的老人,统一着装,负责5万平方米的街道,一天扫几遍,大街比城里的街道都干净。

  改革开放以来,文登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垃圾管理工作的意见》,促进城乡环境面貌持续改善。截至目前,全区12个镇都建起了垃圾中转站,平均配备垃圾压缩车3辆以上、总数达46辆,各个村居按每10户设置一个垃圾桶、每100户配备一名保洁员的标准,共配备3万多个垃圾桶、3000多名村居保洁员。

  “开山搂草,一声令下,全村人披星戴月,山里一会便寸草不见,树底下桲椤墩子也被砍光了,有的还偷偷砍下松树枝,偷偷藏进葛蒌里,松树也遭了秧。”葛家镇西谭家口村谭晓琳说,过去西谭家口村山地贫瘠,是个远近都知道的穷村。改革开放后,村里发展桃产业走上了富裕路,近年来为了提升桃花节硬件设施,他们聘请专家设计完善旅游线路,将赏花山路实现全部硬化,新建2个卫生厕所,新增了4个道路指示牌、6个安全提示牌,整合了周边农家乐饭店,开展生态休闲采摘游。如今,路通了,村庄整洁了,被称为威海最美的村庄。

  走进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界石镇梧桐庵村,这里过去废弃的农房变成了特色名宿,过去闲置小水塘“变身”荷花小池。改革开放以来,文登大力实施“如画文登”建设工程,将“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结合,规划建设了11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24个,全区70%的村达到美丽乡村B级以上标准,4个村列入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名单,打造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组织,从“10分劳力”到“第一书记”

  老故事

  1978年前,高村镇绿杨村的迟法明家只有他一个10分劳动力,妻子算半劳动力,孩子三人,每年都欠生产队的账。1978年他大儿子迟万庆参军到辽宁,小儿子长大上学,妻子这才腾出精力来,一起挣工分,用了6年时间才还清“欠账”。改革开放后,收支渐渐有了结余,日子越过越好。

  过去不仅田里劳作辛苦,吃水要到很远的水井处挑水,扁担压得肩膀疼。农民不仅要交农业税,还要交公粮,杂七杂八的农林特产税、牧业税、屠宰税等,成为压在老百姓心头的一块“心病”。

  新故事

  走进葛家镇下卧龙村迟新芳、黄从欣老两口的新楼房,暖气已经开始上水了。黄从欣说,自来水接进了每家每户,干净又方便,再不用挑水了,同样的吃穿用度都已经和小时候大不一样了。过去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一些破烂衣服,留着干活的时候穿。现在不种地了,这些破衣服都扔了,穿得也时髦了,人也变得年轻了。下卧龙老百姓都住上楼了,这日子跟做梦一样,改革开放前不敢想,十年前想不到,现在梦实现了,以后的日子是啥样子,还是不敢想。

  改革开放以来,文登在全省率先取消了农业特产税,提前一年取消了农业税,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对种植粮食、购买农机具、苹果套袋、新上沼气、农村改厕等给予补贴……

  富而思源,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基层组织的建设这个“牛鼻子”。农民要致富,关键看支部。近年来,文登从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入手,建立了全区村党支部书记档案和村“两委”干部信息库,制定了农村干部负面清单,加强村干部监督管理考核。对全区农村带头人集中培训,推行“新时代乡村振兴讲习所”创建,培养新时代“三农”工作队伍。全区建成区级讲习点9处、镇级讲习点32处、村级讲习点623处,开展讲习活动843场,培训2万多人次。

  老故事

  “人民公社那时候,农村党员干部,谁能干活,谁就能入党,当干部。”今年68岁的界石镇崮山后村老党员李传华说,那时候想入党,必须能干活,整大寨田,种地,干活时比别人多出点力。吃苦耐劳、艰苦朴素、享受在后那时候就是入党的要求。

  新故事

  葛家镇姜新庄是一个小村。可是过去群众喝不上自来水,道路坑坑洼洼没人修,老弱病残没人管。2015年12月,原文登信用联社副主任、已从岗位上退休的姜连君回村担任农商银行派驻姜新庄村“第一书记”。姜连君在4天内收缴承包费用1万多元,多方协调水利部门选址打了两口深井,保证村民24小时供水,垫付1.2万元购买自来水管道、电缆及管件。同时,硬化了村里所有主要道路,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这次换届,姜连君又当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派驻第一书记和农村组织建设的转变,让农村党员干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的农村党员干部,既能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又能为农民招商引资搭建发展平台,使农民尽快富起来。有能力,有文化,有水平,能带头致富的是“才”;品德高,而且有责任心,能带领群众一起致富的是“德”。所以,想要入党,“10分劳力”不是必要条件了,还要有才,有德。

  一个个新老故事,映照着文登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映照着我们党重农强农的坚定信心,映照着文登“三农”发展的铿锵脚步。40年披荆斩棘,40年高歌猛进,文登踏着改革开放的节拍,走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揭开了中国“三农”发展的新篇章。万里征程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走进新时代,文登正在希望的田野上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林斐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