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文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威文政发201829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埠口港、金山管委,区政府有关部门、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振兴步伐,提升我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就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创建名品农产、名品园区、名品乡村为主线,整体推进名品工程建设,着力构建文登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全面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打造名品文登。

二、发展原则

(一)坚持改革创新、绿色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品质优良,培育可持续、可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

(二)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推动。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组织协调、指导服务功能。

(三)坚持农民主体、典型示范。尊重农民意愿,支持农民创新,保障农民收益,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提升名品带动效应。

三、发展目标

依托三区六带形成的产业及产品优势,进一步强化名品引领,加强农业品牌影响、市场竞争和可持续发展三个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一)农业品牌上档升级。突出特色化、品牌化、标准化导向,充分发挥区域及产品优势,大力实施名品战略,以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明星个体品牌农业品牌体系为重点,建设名品农产、名品园区、名品乡村,实现每镇有名品农产、三区六带有名品园区和名品乡村,全面提升文登农业的品牌影响力。

(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突出优质、高效、绿色导向,实施高效替代战略,调减低效作物种植面积,壮大以中药材、精品粮油、水果、蔬菜、花木、畜牧、水产为主的优质产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信息技术对现代农业的提升作用,探索适宜我区的田园综合体建设模式,扶持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区建设,推进文登省级农业科技园、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园区、农业休闲观光园区、创意园区建设,探索适宜我区的田园综合体建设模式,稳步实现三产融合、产前产中产后有机衔接新业态,初步建立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文登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农业服务优化升级。突出服务规模化、运行市场化、营销信息化导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及新型职业农民,重点推进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有效发展和全区域均衡分布,扶持引导大学生做为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业,全面提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重点任务

(一)实施名品创建,培育示范典型,打造文登品牌形象。围绕创建名品农产、名品园区、名品乡村这一主线,加强农产品品牌顶层设计,建立以奖代补良性扶持机制、运行机制。在加大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基础上,每年评选推出一批特色化、标志性文登名品进行重点推介,扩大名品文登的影响力。

1.名品农产创建。支持引进适宜地域特色的新品种,开发传统特色品种,鼓励自主创新、培育地域农家品种,每年形成并命名镇级、区级名品农产,利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区优势特色农产品名品化全覆盖。

2.名品园区创建。大力推进农业园区的科技化、信息化、品牌化发展,按年分批次、分星级开展名品产业园、名品科普园、名品创意园创建,支持园区开展三产融合及田园综合体建设。

3.名品乡村创建。根据乡村产业、文化、旅游等特色资源,分批次、分星级开展名品产业村、名品旅游村建设,引领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乡村振兴。

(二)突出特色优势,做强特定区域、群体知名品牌,实现品牌农业突破。根据我区产业布局现状,适度减低非优势农产品种植面积,重点发展以西洋参为主的优势中药材,以大花生为主的优质粮油,以苹果、大樱桃、丑梨为主的精品水果,以家家悦生鲜物流配送中心为龙头的绿色蔬菜,以米山黑松基地为基础的花卉苗木,以南部沿海镇为核心的休闲渔业,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深入挖掘特色农产品品种,精准定位消费区域和群体,明确传统道地农产品产区并加以保护。组织产业抱团开展有目标的创知名品牌工作。大力实施特色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塑造工程,培育高端消费群体,提升品牌溢价,逐步形成以知名品牌为纽带的生产要素整合,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形成产业成带、产品集群发展的良好格局。

通过科技、加工、包装、促销、宣传、服务等综合提升,争创和培育国家级、省级、市级的产地品牌与产品品牌。每年新增加三品一标产品8个以上,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1个以上。

(三)坚持绿色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搭建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平台。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逐步在全区形成适度规模园区、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分工明确、互为补充、融合发展新格局。坚持绿色导向,扶持建设一批品牌农业生产基地,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完善和健全标准化生产规范及服务体系,到2020年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达到80%以上。

1.文登省级农业科技园。以争创省农高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契机,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重点解决西洋参规范化种植、有效成份分离提取、系列产品开发等制约西洋参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改善西洋参终端形态,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文登优势中药材产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为中药材科技型企业孵化提供一流孵化条件。开展文登西洋参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申报,打造西洋参产业加工园区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进一步扩大文登西洋参的影响力。

2.特色产业园区。围绕我区特色农产品,建立新成果跟踪、学习引进机制,组建专家团队精准支持园区需求,解决现有园区产品多而不优、缺少个性的问题。贯通三区六带,形成以家庭农场、工商资本等为主体的特色产业带圈、园区集群、产业走廊。通过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改造园区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强化现代科技装备支撑,全面提升产业素质,实现产业品种结构改良、技术革新和设备更新,产出优质产品。

3.休闲旅游园区。以现有相对成熟的园区为示范和基础,丰富休闲旅游内涵,发展休闲采摘园、休闲体育园、休闲养生园、休闲文化园。

4.创意园区。以昆嵛山樱桃谷为试点,挖掘地方特色农产品加工、传统农耕文化,发展参与式、体验式、娱乐式创意农业,同时稳步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

5.扩展园区功能。推动园区开展一业为主综合发展或三产融合发展,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我区果蔬、畜牧、西洋参等优势产业的加工产业园、物流园建设,扶持大学生、科技人员及新型职业农民建设自主创新的创业园,在有条件的园区建设特色鲜明、农耕文化、农事操作、科普教育相融合的中小学生农事实践教育园、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孵化园。

(四)挖掘乡村内涵,凝聚形象品牌,助力农村现代化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结合我区域自然禀赋、乡村特质,因地制宜,走乡村振兴之路。

1.名品产业村。对具有自然、生态和人文比较优势的区域,明确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培育农业产业强镇和产品专业村,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对张家产西洋参、界石樱桃、宋村蔬菜等特色产业和产品创立示范村镇,以村为单位,对区域影响力大、特色鲜明的产品,引导规模化发展,形成名品产业村。

2.名品旅游村。依托乡村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文化传统等优势,开展集游、购、娱、吃、住、行等一体的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融入全域旅游,在米山、界石、葛家、高村、宋村等镇中选择具有良好基础的村,率先发展。同时,依托名品园区、名品产业村发展农村旅游。

(五)创新经营主体,构建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促进农产品市场流通。以高村镇生产性服务模式为样板,构建各类社会服务组织,通过服务组织的规模化经营、专业化服务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等要素导入农业生产,带领普通农户实现现代农业发展。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经营为基础,加快培育具有带动能力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引导农户向种养大户发展,专业大户向家庭农场转型,合作社按产业链、产品、品牌等组建联合社,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规模农户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等产业经营组合模式,通过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模式,满足市场对优质产品的需求,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加强优势特色农业品牌的营销运作,注重将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引入到农业产业中,借鉴工业等领域的成功范式,加快发展订单直销、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农业产业经营组织方式变革。

(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培育新型农民,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源性、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创新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在条件具备的村级集体,推行村(居)委会与经济股份合作社完全分离模式;条件暂不具备条件的村级集体,推行村(居)委会与经济股份合作社合账核算模式。

探索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方式,让农民参与合作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加强文化、技术、经营、管理、创业等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保障和提高农民收益。

(七)健全质量安全体系,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区、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常态化,健全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持续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应用,继续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扩大果菜有机肥替代化肥应用范围,化肥使用零增长,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确保产品安全、优质,切实增强和提升区域农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

(八)通过建设云平台和大数据利用,逐步实现农业信息化。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建设农业数据中心,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信息采集、加工分析、共享整合与应用服务机制,为政府宏观指导、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提供参考和助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1.推进特色产业电商化。以一村一品一产一特为目标,以名品农产、名品乡村为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育发展更多适合网上营销的特色农产品。

2.推进信息化服务。推进信息服务便捷化,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民与职能部门交流互动提供畅通快捷的渠道和平台。

3.推进电子农务。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在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和规模种养基地,建设一批智能生产示范点。

五、政策资金扶持

(一)文登名品创建

对具有一定品牌价值潜力和市场认知度,并且在社会上获得了良好口碑的农业类产品,经过规定程序择优评选,授予相应荣誉称号,同时给予资金奖励。

1.名品农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产品经评选认定获得名品农产称号,每个一次性给予现金奖励1万元。

2.名品产业园区。农业生产经营主要生产区域经评选认定获得名品产业园区称号,每个一次性给予现金奖励2万元。

3.名品村庄。特色乡村经评选认定获得名品村庄称号,每个一次性给予现金奖励1万元。

4.示范家庭农场。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主体,经过评选认定获得十优家庭农场称号,每个一次性给予现金奖励1万元。

5.优秀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经评选认定获得十优职业农民称号,每名一次性给予现金奖励1万元。

6.特色区域。形成地方独有特色、展现集群优势的区域,经评选认定获得冠名文登的特色区域称号,一次性给予所在地镇街现金奖励5万元。

(二)农产品品牌建设

主要支持提升我区农产品品牌市场影响力。

1.名品宣传。对我区优势农产品品牌进行全媒体宣传,对获得文登名品的园区、村庄设立宣传标识牌。

2.区域品牌宣传。以威海区域为核心辐射周边,以户外广告的形式对我区农产品进行品牌宣传。

3.定点宣传。在国内大城市遴选适宜的高端消费群体精准对接文登农产品品牌推介,每个区域点择优选择1—3个电商企业、1个实体店,分别给予每个1万元、4万元补助。

4.对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按要求进行园区宣传、举办特色节庆活动的,经认定,每年择优选择5个,每个补助宣传费用的40%,最高补助30万元。

参加经区农业部门批准的省级及省级以上农产品展示会的,每个单位给予1—3万元的补助,获得省级及以上农产品品牌称号的给予2—5万元奖励。

(三)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对按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新建或扩建园区,新流转托管土地1000亩以上,规划产品和园区特点鲜明的,择优每个奖励100万元;对城区端的城郊休闲农业体验区,新建、扩建近郊农业休闲体验点,每年择优选择给予10—30万元的奖励。

(四)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银行贷款贴息

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威海市级(含威海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向银行贷款,按要求审查通过后,对基准利率上浮部分由财政全额补贴。

(五)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

对新建公益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的,经验收合格后,每个奖励资金10万元。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品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来抓,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农业、科技、财政、国土资源、水利、海洋与渔业、林业、畜牧兽医、旅游、金融、供销、投资促进、供电等部门、单位和各镇街负责人为成员的品牌农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工作指导、服务协调、政策研究、典型推广和督导考核等工作。具体实施细则和考核结果由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报区政府相关会议审议通过后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局,负责综合协调和日常工作。各职能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配强工作力量,层层抓好落实,形成工作合力。各镇街要把加快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纳入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大投入,健全队伍,精心组织,科学实施,全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二)完善工作机制。通过科技、资金、市场等手段,充分调动基层和生产主体发展品牌农业的积极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各镇街要积极引导土地规模化经营,大力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金融资本参与,迅速掀起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热潮。区农业局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加强技术服务和业务指导,并会同区财政、国土资源、旅游、畜牧兽医等部门要严把验收关,严禁套取扶持资金现象发生;区财政、国土资源、水利等部门要强化涉农资金整合,引导各级扶持资金向农业现代化建设倾斜;区金融办、涉农金融机构要积极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区供电公司要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保证必要的电力供应;其他部门要各司其职,协作配合,积极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现代化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三)广泛宣传展示。加大名品文登的宣传力度,根据品牌设计,在特定区域加大系列报道、专题报道和典型报道的力度,营造领域消费氛围,展示和提升品牌良好形象。注重做好农业品牌与文化、节庆活动的结合工作,举办好西洋参文化节、昆嵛山樱桃节、油桃采摘节、葡萄采摘节等一批具有文登特色的农业节庆活动,进一步扩大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影响力。

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01231日。

 

附件:威海市文登区农业品牌战略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名单

 

 

                          威海市文登区人民政府  

                            2018911日    

 

 

附件

 

威海市文登区农业品牌战略工作

推进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孔 军  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宋政建  区农业局局长

成 员:王汝辉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姜 利  区科学技术局局长

    邢钦栋  区财政局副局长

    江元钢  区国土资源局局长

    徐华国  区水利局局长

    李 波  区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

    姜 波  区林业局局长

    于海洲  区畜牧兽医局局长

    梁向东  区旅游局局长

    贾红阳  区金融办主任

    谭志杰  区供销社理事会主任

    王新华  区投资促进局局长

    王志刚  区供电公司总经理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局,宋政建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