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1003MB28633793/2022-08764 发布单位: 文登区教体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2-04-08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文字解读|威海市文登区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印发《实施强德固本行动 推进中小学美德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2-04-08 14:5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文登区教育和体育局 字号:[ ]


一、起草背景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优秀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基本价值观,是国人修身经世之本,是道德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现在的中小学生正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生力军、主力军。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外部环境、多元多变的价值观念,加强对当代青少年的美德教育,引导其传承、弘扬传统美德,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积极的情感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决策依据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实施强德固本行动 推进中小学美德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加快建设“精致城市 幸福威海”现代化强区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育人水平,更好的加强我区中小学生的美德教育,经研究决定制定文登区教体局《实施强德固本行动 推进中小学美德教育实施方案》。

三、出台目的

通过实施强德固本行动,推动美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和管理服务各环节,改进德育方式,丰富教育资源,引领教育创新,提升教育效果,塑造美德教育品牌,努力构建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成效显著、特色鲜明的美德教育体系,推动中小学生做到品德润身、公德善心、大德铸魂,积极推进新时代美德山东建设。

四、重要举措

(一)丰富美德教育资源。

1.打造系列精品课程。充分挖掘学科教学蕴含的美德教育元素,将学科德育案例和课例纳入相应评选项目,建设学科德育精品课例资源库。在地方课程中充实美德教育内容,支持中小学开发建设美德类校本课程。

2.挖掘本土美德资源。充分利用乡土人文资源更易于让学生产生兴趣、注入情感、融入记忆等特点和优势,深入挖掘地方文化中的优质美德教育资源,在全区中小学师生中开展“身边的美德故事”征集活动,集中宣传推广一批美德事迹和人物。收集整理散佚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主题,组织编写专题教育读本或读物。

3.建设美德教育基地。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遴选命名一批中小学生美德教育基地,依托基地开发美德教育课程,丰富融媒体线上资源供给,实现线上线下优质资源互补融合。

(二)强化美德教育浸润。

4.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序列化推进美德教育主题活动,中小学校结合实际,每2-3个月开展一次美德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演讲征文比赛、召开主题班团队会、演情景剧、拍摄主题微视频、开展志愿服务、布置家庭实践作业、开展主题研学、组织“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等,将美德教育寓于实践活动。

5.推进经典诵读行动。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书写、讲解活动,引导广大师生阅读经典、践行经典,推动师生品德、修养在经典浸润中得到熏陶和塑造。定期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比赛,适时遴选公布美德教育读物,认定一批书香校园。

6.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将校园规划设计、文化浸润熏陶、习惯养成机制等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鼓励融入和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发挥其潜移默化育人功能。开展“一训三风”征集展评活动,定期评选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整体优化提升。

(三)注重美德榜样引领。

7.制定文明礼仪规范。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分学段研究制定中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突出日常性和可操作性,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美德教育要求具化为学生的行为操守。落实文明礼仪教育,开展文明行为评价。

8.开展系列选树活动。开展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美德少年等典型选树活动,建立美德教育激励机制。注重培育美德教育品牌,发现和推广一批美德教育典型案例。

(四)推动美德教育能力提升。

9.提升教师育德能力。在各级各类教师教育培训中,丰富师德师风、美德教育相关内容,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美德教育能力。在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和思政课教学大赛或展示活动中,充分体现对美德教育能力的相关要求。

10.强化教研能力支撑。组织教科研机构开展美德教育研究,不断创新美德教育工作方法,拓宽实施途径,提升教育成效。支持学校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美德教育的新思路、新举措,并做好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五、政策解读人

政策解读人:威海市文登区教育和体育局思想政治教育科 王宏伟 联系方式:0631-8360609

 



相关政策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