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月23日上午10点至11点,威海市文登区文旅局党组成员王辉做客“学理论 懂政策 做明白人”微访谈栏目,就“文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话题与网民在线交流,政务微博@文登发布 全程直播了本期访谈内容。访谈期间,王主任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专业、细致的解答,没来得及提问的小伙伴,快看看你关心的问题是不是已经被回答了呢?
【主持人】王主任,您好,欢迎来到微访谈栏目,我先代表大家问一个问题,“非遗”指的是什么?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 回答如下: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以口传方式为主,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十大类,即: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南人语转耳 提问:通俗地说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是什么? 回答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有别于物质文化遗产,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活态流变”,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依托于人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形式,并多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传承人显得尤为重要。 @知书达理知行合一提问:王主任您好,文登区现在都有哪些非遗项目啊? 回答如下:截至目前,全区已有9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各级保护名录。其中,“秃尾巴老李的传说”、“鲁绣”2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胶东花饽饽习俗”、“草柳编”等8项被列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登包子”等14项被列为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登民歌”等66项被列为文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往昔如云烟提问:王主任您好,说起非遗保护,我想到文物保护。能不能说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怎么来区分的? 回答如下: 一是有形与无形的差别: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都寓于物之中,物是物质文化遗产的唯一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则不同,虽然它也会借助物质载体,但其核心是物质之外的比如技艺、经验和智慧,还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物质形态,它们存在于人们口头传说和表述中,存在于不同的艺术扮演之中,存在于各种民俗、节庆、礼仪之中; 二是固态与活态的差别: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化石,是不能再生的,不可再生性是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特征。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恰恰相反,尽管它也传承自悠久的历史时代,但只要传承它的人还活着,它就可以再生,并且它也只有生活中存续才能显示它的价值,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称为“活的文化化石”; 三维护方式的差别:鉴于文字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所以无论是历史建筑,还是传世古玩,维护重点都是施行固态维护,主要是对其损坏的修复和现状的维护。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注重主要是传承性(特别是技艺、技术和学问的传承),突出了人的要素、人的创造性和人的主体位置。 但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紧密的内在联络,不能分割。每一种物质文化遗产都会折射出一定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等,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也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方式来表现,比如制作瓷器的技艺,总会体现在一个精美的瓷瓶上。 @我不是keiko提问:您好,我觉得非遗是专业人士的事儿,非遗与我们普通大众有关系吗? 回答如下:非遗的第一感觉是“高大上”,距离现实生活比较遥远、难以触摸,有些人甚至将非遗视为只可远观的艺术。即便有意识参与保护与传承,也觉得无从下手、无能为力。的确,很多非遗项目存在知识和技术门槛,但其人文内涵大多源于民间智慧长时间的积淀,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国家级非遗项目“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大多数文登人都能说个一二三;再比如“鲁绣”项目,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登绝大部分村里都有妇女通过手工绣花来贴补家用;“胶东花饽饽习俗”、“糖瓜制作技艺”、“文登海盐制作技艺”等,更是与人们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可见,非遗保护的源头就在民间,非遗保护的活水就是普通大众,关键是怎样发掘潜力、调动参与热情。通过举办非遗展览、讲座、体验等活动,以平民视角传播非遗文化、讲述非遗故事,让人们认识到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除了宣传引导,非遗保护还需要让保护和传承向民众的日常生活更加贴近,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要,让更多人爱上非遗产品。概而言之,通过对非遗文化的普及、对非遗产品的营销,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助力非遗保护。唯有让更多民众认识、了解、接受,才能焕发持久的生命力 @月儿儿_10300 提问:请问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或传承人申报都是怎样流程? 回答如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申报为县(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四级名录申报体系,须按照县(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顺序逐级进行申报。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或传承人,应由项目申报单位(人)向其注册所在地的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过申请材料提交、专家评审论证、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正式公布等流程,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或传承人。我区文化和旅游局支持和鼓励社会各界和个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传承人,2021年开展了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评审认定工作,核准公布“胶东花饽饽酵母的传说”等23项进入区级非遗名录。今年将组织第五批文登区级非遗传承人的申报工作。与此同时,正在组织开展第七批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 @金色曼陀罗果儿 提问:我老辈子家传剪纸,我个人想申报非遗的话,找哪个部门?找谁? 回答如下:目前,咱们文登区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的申报是由区文化和旅游局管理,由区文化馆、也就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具体负责,您有事或感兴趣的市民可以拨打电话:0631-8452426或者到市民文化中心三楼文化馆进行详细咨询。 @叶儿果子要上树 提问:你好,想要申请非遗项目,主要需要哪些条件? 回答如下:我们现在的认定标准是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主要有: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扎根于基层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出色地运用传统工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水平;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另外,申请项目需要有完整的传承体系,无论是师徒传承还是家族传承等,要有三代以上或是百年以上的传承经历。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条件。具体的可以到文化馆来进一步详谈。 @条爷吉祥1 提问:申请非遗项目,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回答如下:按照逐级申报的原则,如果有相应级别的申报通知下发后,您如果有意愿,就按通知中要求,如实、准确进行申报,申请人必须保证所提交的材料情况属实。申报材料主要有:申报书、授权书等相关资料,另外还有相关申报视频、照片等等能体现出项目内容价值的辅助资料。各级的非遗申报一般3年左右进行一次。您可以关注各级媒体的相关申报信息。 @啾啾啾啾啾咪_啾 提问:我想要申请花饽饽习俗传承人的话要满足哪些条件? 回答如下: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公民可以申请或者被推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一)熟练掌握所传承的项目;(二)具有该项目公认的代表性和较大影响;(三)居住或长期工作在该项目流传分布地区;(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对照条件,如果您符合基本条件,就可以进行申报。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组织专业人员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评议,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提出推荐名单和推荐意见后,报送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文化和旅游局通过审核、社会公示等程序后,为传承人颁发证书并向社会公布。
感谢各位嘉宾做客本期微访谈,谢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今天访谈期间未作答复的网友,下线后我们将一一回复。最后提醒大家,如果还有问题可以拨打文登区文旅局热线电话:0631-8452426进行咨询。 “学理论 懂政策 做明白人”微访谈栏目由文登区委宣传部、文登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打造,邀请文登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民生政策,为网友答疑解惑,敬请关注我们的新浪官方微博@文登发布。欢迎大家提问参与!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