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发布日期:2022-09-01 09:3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文登区政府 字号:[ ]

陈晓荣

  刷抖音刷到“一个人最高级的教养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时,我想到了父亲。

  父亲瘦得像一片纸,两眼却炯炯有神,让人心生敬畏。我和两个弟弟下棋打扑克,或者围着母亲聊天,尽兴处如果瞥见父亲进屋,我们就会马上收敛笑容。

  记得小学时,一道数学题让我绞尽脑汁却不得其解。傍晚一看到父亲回来,就像看到了救星。父亲是村里的会计,数学难不倒他。他看我半天才开窍,有些烦躁:“这么个题也能难倒你?你天天念书,念到哪儿去了?”我委屈得泪水在眼圈里直打转转。从那以后,我没问过父亲一道题。

  我们虽然与父亲不亲,但是因为他少言寡语,所以他一说话,就会被我们捕捉到,而且印象特别深。父亲曾经对母亲说:“咱不能给人家帮忙,也尽量不给人家添麻烦。”我嗤之以鼻:“哼,老爸呀,你不给人家添麻烦,人家也不敢给你添麻烦呀!难得脸上有笑,咋就不能随和些呢?”

  后来的一些事改变了我对父亲的看法。听说村里的刘双落水了,他不顾秋天水冷,潜入大江去打捞;从县里开会回来,遇见路边出了车祸的人,血淋淋的,他二话不说,立即把他送医院抢救,后来仔细一看原来是村里的老梁;老赵醉酒出了车祸,不能下地干活,他和村里人一起帮他收庄稼,给他送柴……父亲是外来户,人生地不熟的,却能在村里站稳脚跟,靠的就是威信。他却轻描淡写地与人说:“谁没个难处?乡里乡亲的,互相帮衬着过日子。”

  父亲看似冰冷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心。

  他得知我考上了师范学校,喜出望外,为了给我攒够学费,白天侍弄庄稼,晚上去油坊打工。直到半夜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家,可他从来没有在我面前说过一个“苦”字,严肃的表情掩藏不住内心的柔软与温和。送我上学那天,父亲亲自下厨做了一桌菜,他想和我聊聊却又不知从何聊起,习惯了沉默的父亲说话如同挤牙膏,半天才挤出一句话:“闺女,你说说,我每天洗澡,再一洗澡,咋还有灰呢?”我看着父亲羞赧的样子,笑了:“人天天活动,哪能不沾灰?”他也笑了,有点尴尬,接着说:“你出门在外,家里也帮不了啥,人早晚得出去闯荡,以后全靠你自己了。” 那天,父亲破天荒是说话最多的一次。

  等到我有了自己的孩子,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对父亲有了更多理解之时,父亲却突然离我而去。他的病例就在抽屉里,但是我们谁也没有留意,他也从来没有提起过。

  现在,我的脑海里时常浮现出父亲在世时的模样,出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父亲,严肃里藏着生活的艰辛,藏着欲说还休的苦楚,藏着割舍不断的沉甸甸的爱……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