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田畅 安霖每天上学路上都会路过一个斑驳的墙角,位于他住的那条小巷尾,是他上学的必经之路。墙皮脱落斑驳,堆满了住户们乱丢的垃圾,简陋、老旧、肮脏,那里是他噩梦开始的地方。 安霖在一中读高二,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他比一般的男孩子要瘦弱,细如藤蔓的胳膊,似乎被风一吹就倒的身形,所以他成了学校一部分男孩子欺凌的对象。 他每天放学后都会被推搡到那个肮脏的墙角,人高马大的男孩子们骂他,说着腌臜的俚语,把垃圾扔到他身上,强迫他像狗一样跪在地上摇尾乞求,他自然不愿,然后施暴者们就抢走他身上仅有的几张纸币,那是他每天的饭钱,他活命的东西。 这么大年纪的孩子似乎永远都把面子看得很重,他不愿意告诉常年酗酒总是打骂他的父亲和一直饱受欺凌的母亲,更不愿意告诉忙于教学压力每天都像陀螺一般旋转的老师,所以他忍着,忍到近乎于崩溃。他总是在夜间做一些噩梦,梦到自己被那些人打死,梦里有母亲哭花了的脸和终于戒掉了酒瘾的父亲的忏悔。 他似乎觉得这样也不错,但他并不想这么坐以待毙。 后来他准备了一把水果刀,不长,但刀刃锋利,足以让他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鱼死网破的决心。 他才十五岁,本该绚烂如花,灿烂如骄阳的年纪,他却比大多数人都有了赴死的勇气。 不该这样,他有时候会想,但生活就是这样。即便邻居们都夸他成绩突出,又稳重懂事,但他觉得自己永远是蝼蚁,永远会被那些欺负他的人踩在脚下。 噩梦开始频繁伤害他,他开始惧怕上学,抗拒和人交流,他把自己封闭起来,裹成一个茧。他每天都带着刀,但理智却阻止他将刀尖插入那些施暴者的腹部,他不想,也不愿和那些施暴者被混为一谈。 事情出现转机是市里要求学校开始有序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开始,其中备受关注的就是校园暴力、校园欺凌事件。这些字眼开始频繁活跃在大众视线中,也让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们开始对此重视起来。随着法治教育的深入,很多施暴者被批评教育或处以罚款,有满16岁情节严重的,或被拘留、或被判刑,均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此后很久一段时间,安霖的生活开始平静下来。他似乎觉得空气都清新许多,身边的同学也友善不少,有人和他笑,有人叫他一起打饭,还有人过来和他请教数学题。 老师也开始过问他身上的淤青和伤痕,他内心斗争了很久,终于将遭受过的所有欺凌和老师和盘托出。老师带他去派出所做了笔录,那些欺凌过他的人也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他终于能将那把水果刀放回原位,噩梦也逐渐开始消散。 后来,安霖以全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进了一所名校的法学专业。大学毕业后,他成了一名优秀的法律工作者。几年后,他被邀请作为优秀校友回到一中,做一场关于预防、干预校园欺凌及校园暴力的法治教育讲座。 演播厅座无虚席,安霖穿着板正的西装,鼻梁上再也不是那架总是破了镜片的眼镜,他的眼神鲜活而明亮,不再阴鸷,不再愤世嫉俗,不再畏手畏脚,而是充盈着一种年轻人的朝气,一名优秀法律工作者的自信。 “也许很多人听说过我是因为我的成绩,但大多数人却不知道,我差一点就成了一个少年犯,一个行凶的刽子手。” 安霖缓缓说道,他嘴角带着笑容,娓娓道来。 “也许你们中的很多人都曾经和我一样,因为校园欺凌而苦恼,险些或者正在毁掉自己的人生。如果你是施暴者,你该知道,很多也许在你看来只是玩笑的欺凌,带给他人的伤痛却需要他用一生去治愈。如果你是受害者,要善于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不要害怕,不要畏缩,站出来,勇敢对校园暴力、校园欺凌说不。而在学校层面,不仅要完善重点时段和关键位置的安全监管,落实好巡查制度,从源头上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更要加强思想品德及法制教育,将法律常识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机制,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对于已经遭受校园暴力出现心理的问题的孩子,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及干预。同学们,你的人生该是你自己的,你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本就该绚烂如花,不该因别人的错误而枯萎凋零……” 讲台上的安霖意气风发,台下传来雷鸣般的掌声。他注意到,角落里一个穿着脏兮兮校服的男孩子终于抬起了头,在他满是泪痕的脸上,安霖看到了一种名为希望的东西。 后来安霖一直致力于青少年法治教育,随着他的努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能勇敢站出来对校园暴力说不,而更让人欣喜的是,校园暴力的发生率开始逐年减少。 后来有人路过那个脏兮兮的墙角,却发现它已经变了样子。被重新砌砖并粉刷了漂亮的颜色,上面用彩笔涂鸦了几个字。 生如夏花,本该绚烂。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