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短板加速补齐
发布日期:2023-01-26 09:3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文登区政府 字号:[ ]

文登聚焦产业短板和发展弱项,精准施策发力,助推乡村振兴、现代服务业、文旅融合、跨国贸易和现代物流等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2022年,文登以乡村全面振兴为抓手,推动现代农业优化提升,美丽乡村靓丽精致。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整治撂荒地1684亩,开工高标准农田10万亩,全区粮食播种总面积增长7.8%,获评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国家级试点。加快26个样板片区建设,新引进乡村振兴首席专家190人,开工产业项目145个,新培育省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3家、农业特色链主企业4家,颐阳酒业、继振参业等6家企业通过西洋参“药食同源”试点审核,“文登西洋参”获批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花饽饽和鲁绣入选“山东手造·优选100”名录,宋村镇列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文登获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全省首批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深挖乡村内涵底蕴,提升农村公路路网118公里,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新提出“三个精致”创建标准,新增市级以上美丽乡村35个,“精致庭院”达标率54%,市级清洁村庄实现全覆盖,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10万元以下村全部清零,“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启动仪式暨全国乡村建设现场培训班在文登举行,被评为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区。

以启动项目、丰富业态为着力点,推动现代服务业迈出新步伐,家家悦九龙城、居然之家项目主体完工,仙山公园、体育公园夜市唤醒城市人气商气烟火气。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组建区属文旅集团,昆嵛山景区成功创建3A级景区,精心举办樱桃节、赶海节等节会,建成4处“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主题驿站,西铺头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文登被评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跨国贸易和现代物流势头良好,华坦供应链与东非商贸物流中心商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粮花生、宏安集团等20多家企业入驻东非境外综合服务平台;国际物流多式联运中心4条中欧、中亚国际班列运量突破1.2万标箱,获评第四批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文登被评为山东省外贸高质量发展区,在全省对外开放强县得分中排名第九。

2023年,文登将打好补齐产业短板攻坚战,彻底扭转文旅产业发展的被动局面。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明确威海中心城区定位,高标准编制文旅产业发展规划,引优靠强上项目、资源共享导流量,活跃旅游市场、丰富旅游业态。以新组建的文旅集团为主体,加强旅游促销和宣传推介,提高文登旅游的美誉度、知名度。以打造全省文化生态名山为目标,加快昆嵛山保护性开发,将原有资源与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联袂开发利用,春分小镇建成投运,民宿建设、老军营开发等高标准推进,把昆嵛山这一文登名片擦亮。加快圣经山片区开发建设和运营,让闲置资源运转起来、沉睡景区活跃起来;结合葛家空间碎片观测站和空天科技科普馆建设,进一步丰富圣经山片区旅游业态。做好温泉养生文章,实施天沐温泉二期项目,提升汤泊温泉品质,跟进威海城投与中青旅合作开发呼雷汤项目。加速发展滨海旅游,加快海宽国家海洋牧场建设,与潮汐公社联合打造集深海垂钓、近海采贝、沿海民俗等于一体的海陆旅游综合体,年内建成蓝色种业、渔家文化、文登蚝园等5处海洋研学基地。深化“旅游 +”产业融合,建设鲁绣非遗文化展厅,支持威力工具、芸祥绣品等企业跨界发展工业旅游。大力推广红色旅游,整合天福山起义纪念馆、昆嵛山红军馆等红色资源,创新“红色 +”旅游产品,拉动市场消费。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鼓励发展城郊休闲农业,打响赶海节、樱桃节、回龙山庙会等节会品牌,讲好文登故事,推介文登形象。

打好乡村振兴攻坚战,久久为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新样板。壮大现代农业产业。以26个样板片区为抓手,加快57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全链条升级。培育壮大花饽饽、苹果等特色产业,巩固做强西洋参、海马等优势产业,集中攻关西洋参重茬种植技术,加快纳入“药食同源”、保健食品原料名录。支持白羽鸡、肉鸭产业上项目、延链条,深化与禾源食品合作,推进白羽鸡种苗孵化、屠宰、饲料和熟食加工项目落地建设;樱源现代化肉鸭养殖加工项目年内落地,力争年出栏量达到3000万只。挖掘海洋潜力,依托海马、白刺参等特色品种优势,加快建设蓝色种业园区;探索整合渔港码头资源,充分利用渔港腹地发展海工装备制造、海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产业,年内落地项目3个以上,争创国家级海洋牧场1处、省级涉海科研平台2个。

建设“精致乡村”标杆。深入推进以精致田园、精致村庄、精致庭院为内核的乡村建设行动,健全遏制耕地撂荒长效机制,对 8 个镇街进行土地整理,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守牢粮食安全红线。建设“四好农村路”58公里,新建改造农村电网项目20个;省级清洁村庄覆盖率达到72%,创建 34个省市级美丽乡村。(于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