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口观村:红色文化“红”了古村落
发布日期:2023-03-03 11:0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文登区政府 字号:[ ]

每一个村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老街,承载着千百年的历史和文化,见证着乡村的繁华与发展。“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村中那条街”专栏今天请看第四篇:《慈口观村:红色文化“红”了古村落》。

土路铺上了古朴典雅的石砖、村道边竖起了别致的路灯、闲置民房成了温泉入户的民宿……走进高村镇慈口观村,这里有着说不完的变化。

慈口观村坐落在群山之中,干净整洁的石砖小路成为贯穿村落的“主动脉”。岁月悠悠,一代又一代人从老街走出去,去看外面的世界;一批又一批人走回来,在家乡留下奋斗的足迹。街旁那个经历过岁月洗礼的兵工厂遗址见证了这一切。

1940年4月,东海指挥部派交通员从横山来此建立八路军兵工厂,生产武器弹药。村民们能加入的加入,能帮忙的帮忙,帮不上忙的也守口如瓶。

高村镇慈口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玉平介绍,慈口观村地处偏僻,地形隐蔽,群众基础好,进可攻退可守,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休整补给的小后方。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老街上的历史痕迹已成过往,但是红色星火,却让临街的窗户全部睁大了眼睛,它就像一朵火烧云,点燃了青砖绿瓦。

周玉平告诉记者,2019年,村党支部抓住美丽乡村建设的好时机,充分发挥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特色优势,大力发展民宿经济、休闲旅游、温泉康养等新业态,有效促进了村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在党建引领下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子。

多年来,红色基因一直在慈口观村延续。在保护、传承红色文化的基础上,慈口观村采取“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进投资12亿元郁竹苑田园综合体项目,通过房屋租赁、土地流转、成立劳务合作社等途径,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80多万元,村民足不出村就能收入3-10万元。

古村与红色文化交相辉映,焕发出勃勃生机。曾经的兵工厂老屋经过重新打造,成了“红色”民宿;老物件、老故事收集起来,建成了传承红色基因记忆馆……老屋旧瓦、青砖古巷被赋予新的生命。

昔日的小村庄如今“改头换面”,成为村民心目中的样子。泡温泉、听虫鸣、数星星,不仅让这里成为游客休闲度假的打卡地,也让农民过上了浪漫诗意的现代生活。(于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