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化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企业信用纠纷调解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区司法局党组高度重视委员提案,主要负责人召开党组会议研究部署、督导落实,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的要求,成立工作专班,主动对接会办单位区社会信用中心共同研究落实,高效有序地推进办理工作。针对你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强化主动化解,提高服务保障企业水平。为提升服务企业效能,研究出台了《威海市文登区司法局服务保障工业振兴十条措施》,遴选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人民调解等力量,成立运营管理、招商融资、纠纷调解、用工劳资、公证鉴定5个专业法律服务团队,指导各律所成立24个公益法律服务律师团,为我区240多家重点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围绕合规建设提出法律建议336条,审查合同540份,解决涉法综合性问题47件。在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内设立我区首家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园区内企业和周边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治体检、诉讼代理、公证办理、司法鉴定和矛盾纠纷调解等法律事项服务,同时承担经济、产业政策宣传贯彻落实和企情民意汇集上报等多项职责,把工作站打造成集经济、政策、法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保障平台。充分发挥各类调解组织作用,推动涉企各类纠纷非诉化解,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商事、金融、保险等领域纠纷化解工作。共帮助企业化解纠纷260起,涉案金额2900多万元,节省诉讼费、律师费240多万元。 二、强化协同联动,增强解纷止争聚合力。加强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建立健全综合培训、闭环调处、联席会议、商协会沟通、联合惩戒等工作机制,保障信用调解工作健康有序推进。建立综合培训机制,区司法局将信用调解培训纳入司法行政业务培训计划,通过集中授课、案例评析、经验交流、庭审旁听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政策、法律、信用等方面40多次培训,有效提高了调解员化解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建立闭环调处机制,信调委受理后调解成功的案件,录入“山东智慧调解”系统平台;调解不成的,引导当事人到法院提起诉讼;有信访隐患的,信访部门主动介入,重点关注处置;涉嫌违法违纪的,及时推送公安、检察、纪检监察等部门调查核实,形成矛盾纠纷调处的闭环链条。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区社会信用中心、司法局、工商联定期与相关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信用调解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疑难复杂案件的化解。建立商协会沟通机制,区工商联建立商协会信用纠纷定期沟通机制,重点解决商协会内部企业、商协会之间企业信用纠纷,发挥商协会的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作用,先后解决10余起商协会企业间矛盾纠纷。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对拒不履行义务的失信被执行人,联合全区40个行业监管部门发起联合惩戒,在纳税服务、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领域,实行增加检查频次、限制参加评先评优等28项管控措施。 三、强化普法宣传,提高信用调解知名度。自“调解+信用”工作模式推行以来,矛盾纠纷化解中讲信用、守信用已经成为广大企业和群众的普遍共识,具体做法被《法治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文登区打造“信易调”信用调解品牌》被省委政法委《今日政法》刊发推广,《探索“调解+信用”新模式 柔性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被省发改委作为典型经验发文推广,《创新推行“调解+信用”工作模式 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作为威海唯一一篇入选山东省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优秀案例,《合伙伙伴起纠纷,信用手段促履约》荣获山东省首届“十佳人民调解案例”提名奖,今年以来,法治文登公众号共刊发调解类文章6篇,征集并发表优秀调解案例8篇。镇街信调委工作站也从原来的4个增至15个,实现区镇两级信调组织全覆盖,信用承诺书被推广运用在各级各类调解组织中,开发使用“信易调”微信小程序,打开了线上“云”调解格局,实现线上线下多元共治,叫响了文登“信易调”品牌。今年,区司法局通过行风热线向听众介绍如何将信用手段运用到调解工作中,重点讲解了“信易调”小程序的使用方法,在“敢担当、快作为、促发展”专题访谈中对“调解+信用”工作模式发挥的效能做了进一步推广,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信用调解工作的知晓度。区社会信用中心下发《关于举办企业信用纠纷调解专题培训实施方案》,组织“信调委”工作人员深入各镇街、工业园区,举办信用纠纷调解专题培训活动,向企业介绍“信用+调解”闭环操作流程,提升信用纠纷调解工作的知晓率,着力解决企业各类经济纠纷问题,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下步,区司法局将联合社会信用中心持续加强信用调解的宣传力度,实现镇街信用纠纷调解培训全覆盖,进一步发挥好“调解+信用”模式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有效作用。健全信用教育机制,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宣传册等多种媒介向人民群众推介信用调解工作,提高群众对信用纠纷调解的知晓率和理解度。 威海市文登区司法局 2023年5月22日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