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花饽饽”变身百姓增收“香饽饽”
发布日期:2024-01-26 13:4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文登区政府 字号:[ ]

作为胶东地区节庆必不可少的民俗食品,花饽饽一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前,文登的花饽饽产业年产值达到4亿多元,还吸收了大批农村妇女就地就业。花饽饽也从传统面食变身成为了百姓致富增收的“香饽饽”。

眼下,文登花饽饽进入生产销售旺季。走进侯家镇崔家村的金玉福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处处一派忙碌景象。和面、揉面、做造型、蒸制、包装......一道道工序过后,形态各异的花饽饽被打包发往全国各地。

侯家镇崔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喜良告诉记者,近几个月饽饽厂订单量还算挺好的,多的时候一天能发几百箱,主要销往青岛、上海、北京等城市。

2020年,侯家镇崔家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00多户村民入股,并将村中闲置房屋改造成了生产花饽饽的车间,带动村里30多名妇女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侯家镇崔家村村民董秀丽说,她在这干了3年了,收入也不错,主要是就在家门口,一个月挣三、四千块钱,挺方便的。

在文登区花饽饽产业园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园区内企业进行食品安全监督指导。园区内配套建设了花饽饽共享实验室,可为园区及周边的20余家花饽饽企业提供免费检测服务。为了做好文登花饽饽品牌塑造,文登还出台了全国首个专为花饽饽产业“定制”的扶持政策,开展常态化质量抽检,为花饽饽产业发展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促进产业从小、散、乱向一体化、全链条、规范化转变。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四级主办尹德武说,他们将继续鼓励企业利用自身生产端优势,与优秀营销团队合作宣传,形成以“文登花饽饽”大品牌+优质企业小品牌的双重效应,加快“文登花饽饽”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申报工作,进一步凸显产业价值,增强文登花饽饽的产业和产品影响力。(孙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