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1003MB28512393/2024-00656 发布单位: 威海市文登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4-01-31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红色记忆•烽火文登•英烈事迹系列展播
发布日期:2024-01-31 10:1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文登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


在文登英烈名录中,有这样一位少年从事革命,青年以身殉国的好男儿,尽管他并没有做出过什么令后世难忘的丰功伟绩,尽管他并没有什么让后世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但是他却永载文登英烈史册,是文登人民永远尊崇的革命先驱,他叫丁树杰。

丁树杰(1901-1935),山东省文登县丁家埠村(今属威海市临港区)人。出身贫农家庭,11岁从事革命活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胶东特委委员,胶东“一一·四”暴动第一大队大队长。1935年12月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34岁。


人为革命家为革命


(图为丁树杰故居)

丁家埠村位于米山脚下,村西就是母猪河。丁树杰的家在村子最北边,五间正房、三间厢房,门前有一棵老槐树。早在1931年这里就是胶东特委秘密联络活动的地点。丁树杰的家不仅见证了胶东特委多次的秘密会议,更是文登名将于得水被追脱险的安全场所。

1934年初秋的一天,于得水连夜赶往昆嵛山山后开会,天刚放亮时,途径崮头集附近,突然遇到七八个敌伪军堵截盘查,紧接着遭到十几个伪军的追捕。于得水穿过玉米地,钻过草垛堆,潜过小河水,出入几个村,一直光着膀子被敌人追到了丁家埠村。那天,正好张连珠等人就在丁树杰家商议革命斗争事宜,气喘吁吁跑进来的于得水在丁树杰的安排下,快速换上丁树杰的蓝裤子、白衬衣,装作他家的客人。一切妥当后,丁树杰急忙出门引开了进村的敌人,于得水这才得以脱险。

策划暴动壮志未酬


(图为丁树杰策划暴动使用过的毛笔砚台手电筒)

1935年11月18日,中共胶东特委在文登沟于家村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于11月26日举行武装暴动。后改为11月29日(农历十一月初四),这就是闻名胶东的“一一·四”农民暴动。根据特委策划,暴动分东、西两路行动,东路暴动队伍编为三个大队,丁树杰任第一大队大队长。11月28日清晨,在“一一·四”暴动的前一天,丁树杰就带领第一大队从孔格庄出发,直奔郭格庄,活捉国民党镇长。接着队伍又路经佛东夼、葛家,到达南汪疃(今为东、西汪疃和中汪疃)宿营。12月2日,队伍经泊子、林子西,晚上宿营马格庄。此时,获悉韩复榘派出第 81 师前来围剿暴动队伍。在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丁树杰与王亮商议后,重新整编了第一大队,选拔出会武术和有军事知识的队员百余人,决定以小股部队进行游击活动,随时准备打击敌人。余者分散各地,秘密开展工作,以保存革命力量。

12月5日晨,第一大队在丁树杰、王亮带领下,来到东三庄村,通过侦察得知中共胶东特委书记、暴动总指挥张连珠已经率领第二大队到达了离此 1.5 公里外的底湾头村,正在召开群众大会。接近中午时,丁树杰、王亮等突然听到从底湾头村方向传来激烈的枪声,知道张连珠所率队伍遭到敌人袭击。于是,第一大队紧急集合立即向底湾头村增援。

队伍出发没多久就与敌人接上了火。在战斗中,丁树杰奋不顾身与敌拼杀,不幸壮烈牺牲,时年 34 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