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10030043647094/2024-01045 发布单位: 威海市生态环境局文登分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4-02-22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威海市生态环境局文登分局关于拟作出6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意见的公示
发布日期:2024-02-22 08:5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生态环境局文登分局 字号:[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6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222日-2024228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631-8805021

通讯地址:威海市文登区世纪大道80政务服务中心一楼 

邮编:264400

 


序号

建设

单位

项目

名称

建设地点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威海海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威海市文登区 2021001 号开放式养殖用海项目

威海市文登区五垒岛湾南侧海域

威海市文登区2021001号开放式养殖用海项目,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122°00'00"-122°00'49.000",北纬36°44'17.000"-36°45'10.000"。项目用海面积为198.5967hm2,主要采用筏式养殖方式吊笼养殖牡蛎,不投放饵料和药物。项目总投资300万元,环保投资19万元,占总投资的6.33%

1)大气环境:项目选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船舶,使用符合规定的清洁船用燃料油,加强对船舶及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船舶尾气达标排放。

2水环境:项目施工和运营作业船舶产生的生活污水船上收集,靠岸后通过市政管网输送至文登康达环保水务有限公司南海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船舶机舱含油污水按照《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进行铅封后,交由有资质单位接收处理。

3声环境:项目选择低噪声、低振动的机械及船舶,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对高噪音运输设备采取相应的限时作业,降低项目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

4)固体废物:施工期和营运期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靠岸后委托威海市文登区牡蛎养殖研究协会渔用码头接收,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运营期报废的养殖筏架分类收集后外售。项目产生的一般固废处置方式均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相关规定,不随意丢弃和扩散

5)生态污染防治:营运过程中科学控制养殖密度,采用不投饵、不投药的自然增殖方式。在养殖过程中采用当地常见种,避免引入外来物种。加强海水水质跟踪监测,若养殖区域水质超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影响。

6)作业船舶安全和防污染管理:项目建设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船舶海上航行、作业行为,禁止船舶向海洋中非法排放污染物,做好船舶油污水、生活垃圾的存储和合法处置。

7)突发性污染海洋环境事件:做好防范溢油、船舶碰撞等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和有关人员培训;按照相关规定配置溢油应急设备。当施工过程中发生突发性污染海洋环境事件,建设单位应立即采取环保应急措施,同时报告相关部门,组织做好污染环境监测,最大限度降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2. 

姚淼

威海市文登区 2021002 号开放式养殖用海项目

威海市文登区五垒岛湾南侧海域

威海市文登区2021002号开放式养殖用海项目,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122°00'00"-122°00'49.000",北纬36°43'20.500"-36°44'12.000"。项目用海面积为193.0153hm2,主要采用筏式养殖方式吊笼养殖牡蛎,不投放饵料和药物。项目总投资300万元,环保投资17万元,占总投资的5.67%

1)大气环境:项目选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船舶,使用符合规定的清洁船用燃料油,加强对船舶及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船舶尾气达标排放。

2水环境:项目施工和运营作业船舶产生的生活污水船上收集,靠岸后通过市政管网输送至文登康达环保水务有限公司南海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船舶机舱含油污水按照《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进行铅封后,交由有资质单位接收处理。

3声环境:项目选择低噪声、低振动的机械及船舶,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对高噪音运输设备采取相应的限时作业,降低项目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

4)固体废物:施工期和营运期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靠岸后委托威海市文登区牡蛎养殖研究协会渔用码头接收,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运营期报废的养殖筏架分类收集后外售。项目产生的一般固废处置方式均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相关规定,不随意丢弃和扩散

5)生态污染防治:营运过程中科学控制养殖密度,采用不投饵、不投药的自然增殖方式。在养殖过程中采用当地常见种,避免引入外来物种。加强海水水质跟踪监测,若养殖区域水质超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影响。

6)作业船舶安全和防污染管理:项目建设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船舶海上航行、作业行为,禁止船舶向海洋中非法排放污染物,做好船舶油污水、生活垃圾的存储和合法处置。

7)突发性污染海洋环境事件:做好防范溢油、船舶碰撞等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和有关人员培训;按照相关规定配置溢油应急设备。当施工过程中发生突发性污染海洋环境事件,建设单位应立即采取环保应急措施,同时报告相关部门,组织做好污染环境监测,最大限度降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3. 

姚爽

威海市文登区 2021003 号开放式养殖用海项目

威海市文登区五垒岛湾南侧海域

威海市文登区2021003号开放式养殖用海项目,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122°00'00"-122°00'41.500",北纬36°41'50.000"-36°42'48.000"。项目用海面积为184.1617hm2,主要采用筏式养殖方式吊笼养殖牡蛎,不投放饵料和药物。项目总投资300万元,环保投资16万元,占总投资的5.33%

1)大气环境:项目选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船舶,使用符合规定的清洁船用燃料油,加强对船舶及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船舶尾气达标排放。

2水环境:项目施工和运营作业船舶产生的生活污水船上收集,靠岸后通过市政管网输送至文登康达环保水务有限公司南海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船舶机舱含油污水按照《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进行铅封后,交由有资质单位接收处理。

3声环境:项目选择低噪声、低振动的机械及船舶,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对高噪音运输设备采取相应的限时作业,降低项目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

4)固体废物:施工期和营运期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靠岸后委托威海市文登区牡蛎养殖研究协会渔用码头接收,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运营期报废的养殖筏架分类收集后外售。项目产生的一般固废处置方式均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相关规定,不随意丢弃和扩散

5)生态污染防治:营运过程中科学控制养殖密度,采用不投饵、不投药的自然增殖方式。在养殖过程中采用当地常见种,避免引入外来物种。加强海水水质跟踪监测,若养殖区域水质超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影响。

6)作业船舶安全和防污染管理:项目建设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船舶海上航行、作业行为,禁止船舶向海洋中非法排放污染物,做好船舶油污水、生活垃圾的存储和合法处置。

7)突发性污染海洋环境事件:做好防范溢油、船舶碰撞等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和有关人员培训;按照相关规定配置溢油应急设备。当施工过程中发生突发性污染海洋环境事件,建设单位应立即采取环保应急措施,同时报告相关部门,组织做好污染环境监测,最大限度降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4. 

威海润福堂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威海市文登区 2021004 号开放式养殖用海项目

威海市文登区五垒岛湾南侧海域

威海市文登区2021004号开放式养殖用海项目,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122°00'00"-122°00'41.500",北纬36°40'47.000"-36°41'48.000"。项目用海面积为193.7296hm2,主要采用筏式养殖方式吊笼养殖牡蛎,不投放饵料和药物。项目总投资300万元,环保投资15万元,占总投资的5.0%

1)大气环境:项目选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船舶,使用符合规定的清洁船用燃料油,加强对船舶及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船舶尾气达标排放。

2水环境:项目施工和运营作业船舶产生的生活污水船上收集,靠岸后通过市政管网输送至文登康达环保水务有限公司南海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船舶机舱含油污水按照《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进行铅封后,交由有资质单位接收处理。

3声环境:项目选择低噪声、低振动的机械及船舶,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对高噪音运输设备采取相应的限时作业,降低项目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

4)固体废物:施工期和营运期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靠岸后委托威海市文登区牡蛎养殖研究协会渔用码头接收,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运营期报废的养殖筏架分类收集后外售。项目产生的一般固废处置方式均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相关规定,不随意丢弃和扩散

5)生态污染防治:营运过程中科学控制养殖密度,采用不投饵、不投药的自然增殖方式。在养殖过程中采用当地常见种,避免引入外来物种。加强海水水质跟踪监测,若养殖区域水质超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影响。

6)作业船舶安全和防污染管理:项目建设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船舶海上航行、作业行为,禁止船舶向海洋中非法排放污染物,做好船舶油污水、生活垃圾的存储和合法处置。

7)突发性污染海洋环境事件:做好防范溢油、船舶碰撞等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和有关人员培训;按照相关规定配置溢油应急设备。当施工过程中发生突发性污染海洋环境事件,建设单位应立即采取环保应急措施,同时报告相关部门,组织做好污染环境监测,最大限度降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5. 

威海港发展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威海市文登区 2021005 号开放式养殖用海项目

威海市文登区五垒岛湾南侧海域

威海市文登区2021005号开放式养殖用海项目,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122°00'00"-122°01'16.000",北纬36°40'14.000"-36°40'45.000"。项目用海面积为180.3297hm2,主要采用筏式养殖方式吊笼养殖牡蛎,不投放饵料和药物。项目总投资300万元,环保投资17万元,占总投资的5.67%

 

1)大气环境:项目选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船舶,使用符合规定的清洁船用燃料油,加强对船舶及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船舶尾气达标排放。

2水环境:项目施工和运营作业船舶产生的生活污水船上收集,靠岸后通过市政管网输送至文登康达环保水务有限公司南海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船舶机舱含油污水按照《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进行铅封后,交由有资质单位接收处理。

3声环境:项目选择低噪声、低振动的机械及船舶,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对高噪音运输设备采取相应的限时作业,降低项目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

4)固体废物:施工期和营运期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靠岸后委托威海市文登区牡蛎养殖研究协会渔用码头接收,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运营期报废的养殖筏架分类收集后外售。项目产生的一般固废处置方式均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相关规定,不随意丢弃和扩散

5)生态污染防治:营运过程中科学控制养殖密度,采用不投饵、不投药的自然增殖方式。在养殖过程中采用当地常见种,避免引入外来物种。加强海水水质跟踪监测,若养殖区域水质超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影响。

6)作业船舶安全和防污染管理:项目建设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船舶海上航行、作业行为,禁止船舶向海洋中非法排放污染物,做好船舶油污水、生活垃圾的存储和合法处置。

7)突发性污染海洋环境事件:做好防范溢油、船舶碰撞等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和有关人员培训;按照相关规定配置溢油应急设备。当施工过程中发生突发性污染海洋环境事件,建设单位应立即采取环保应急措施,同时报告相关部门,组织做好污染环境监测,最大限度降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6. 

金洋彬

威海市文登区 2021006 号开放式养殖用海项目

威海市文登区五垒岛湾南侧海域

威海市文登区2021006号开放式养殖用海项目,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122°00'00"-122°01'16.000",北纬36°39'48.000"-36°40'12.000"。项目用海面积为139.6247hm2,主要采用筏式养殖方式吊笼养殖牡蛎,不投放饵料和药物。项目总投资300万元,环保投资15万元,占总投资的5.0%

1)大气环境:项目选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船舶,使用符合规定的清洁船用燃料油,加强对船舶及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船舶尾气达标排放。

2水环境:项目施工和运营作业船舶产生的生活污水船上收集,靠岸后通过市政管网输送至文登康达环保水务有限公司南海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船舶机舱含油污水按照《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进行铅封后,交由有资质单位接收处理。

3声环境:项目选择低噪声、低振动的机械及船舶,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对高噪音运输设备采取相应的限时作业,降低项目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

4)固体废物:施工期和营运期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靠岸后委托威海市文登区牡蛎养殖研究协会渔用码头接收,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运营期报废的养殖筏架分类收集后外售。项目产生的一般固废处置方式均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相关规定,不随意丢弃和扩散

5)生态污染防治:营运过程中科学控制养殖密度,采用不投饵、不投药的自然增殖方式。在养殖过程中采用当地常见种,避免引入外来物种。加强海水水质跟踪监测,若养殖区域水质超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影响。

6)作业船舶安全和防污染管理:项目建设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船舶海上航行、作业行为,禁止船舶向海洋中非法排放污染物,做好船舶油污水、生活垃圾的存储和合法处置。

7)突发性污染海洋环境事件:做好防范溢油、船舶碰撞等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和有关人员培训;按照相关规定配置溢油应急设备。当施工过程中发生突发性污染海洋环境事件,建设单位应立即采取环保应急措施,同时报告相关部门,组织做好污染环境监测,最大限度降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