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1003MB28642240/2024-04429 发布单位: 威海市文登区海洋发展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4-08-24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文登区牡蛎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24-08-24 15:2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文登区海洋发展局 字号:[ ]


一、产业发展概况

文登牡蛎,又称“文登蚝”,是威海市地方特色优良品种之一,2017年被确定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3年全区牡蛎养殖面积15万亩(乳山63万亩、荣成3.7万亩),养殖产量9.8万吨(乳山45.7万吨 、荣成6.4万吨),分别占全市养殖面积的18%、产量的14.6%。全区主要养殖企业15家,个体养殖户50余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产值20亿元。

文登所辖海区内有黄垒河、母猪河、昌阳河、青龙河四条大河流入,带来大量营养盐,使得养殖区各种硅藻、小型甲壳类、原生小动物特别丰富,为文登蚝的生长提供了纯天然的丰富饵料。2019年以前文登牡蛎主要产区在小观镇以南(金滩牡蛎合作社),养殖面积5万亩,曾是全国最大的牡蛎养殖企业;2019年以后文登泽库以南的海域牡蛎养殖大规模发展。2021年由14家单位会员、36家个人会员联合成立“威海市文登区牡蛎养殖研究协会”,协会大面积推广海大1号、海大2号三倍体牡蛎新品种,新品种覆盖率达80%(仅20%养殖二倍体牡蛎);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大众网等均对文登牡蛎进行专访推介,宣传文登蚝特色水产品,增强品牌效应。

育苗方面。文登仅1家牡蛎育苗企业(众诚水产),年育苗量10亿粒,2023年与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合作的长牡蛎三倍体苗种生产技术优化和集成项目顺利通过现场验收,三倍体牡蛎纯度达到100%;文登牡蛎养殖苗种来源仅20%来自威海本地,其余80%需要从大连、烟台、福建等地区外购。

养殖方面。养殖种类主要为太平洋牡蛎为主,养殖方式以筏式吊笼养殖,由于受乳山牡蛎影响,销售主要运往乳山集散地,以乳山牡蛎品牌销往全国各地。

加工方面。较薄弱,文登仅2-3家,集中在泽库附近,主要运往乳山进行初加工。

二、问题难点

近年来,由于海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品种单一、养殖密度过高,牡蛎养殖出现肥满度不足、死亡率高的现象,加之受日本排放核废水影响,牡蛎销售价格降低约50%(由5-6元/斤降到2.5-3元/斤),多数养殖企业及养殖户处于亏损状态。由于亏损严重,2024年上半年,30%左右生产单位处于停工状态,50%左右生产单位缩减养殖规模,牡蛎养殖行业受到严重打击。

(一)种质退化严重。由于苗种长期外购,苗种质量得不到保障,2022年以来,牡蛎养殖种质退化严重,出现明显的成活率低、生长速度缓慢、肥满度不足现象,加上倒笼操作不科学、不规范,部分养殖户倒笼后死亡率超过50%。养殖品种过于单一、种质退化、陆源营养物质注入减少等原因导致产量下降,在文登历史上盛产自然贝类的海区,已经很难找到成规模的自然种群。

(二)养殖密度过高。从2019-2023年文登区牡蛎养殖面积从5万亩扩大到15万亩,同时黄垒河、母猪河(香水河)等入海河流被阻,陆源营养物质注入减少,自然海水中单胞藻类饵料不足,海水“瘦”,牡蛎肥满度明显不足,急需通过养殖容量评估,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与规模,走生态持续发展之路。

(三)产业链条不完整。文登牡蛎以养殖为主,产业链缺乏上游与下游的延伸,牡蛎苗种需要外购,知名度不足,销售需要依靠“乳山牡蛎”,加工严重缺乏,造成自身调节能力弱,政府外控和行业自调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养殖生产单位以中小企业及养殖户为主,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导致行业发展受限。

三、需省级及省级以上协调解决的问题

(一)加大种质创新。党中央高度重视种业振兴工作,强调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牡蛎产业发展前提是种质,建议省级部门及各大科研院所加大对牡蛎种质培育的力度,设立省级研究课题,重点培育生长速度更快、抗逆性更强的新品种并在全省推广。同时加大海区水质监测、环境评价工作,加强对主要入海河口、排污口及全区海域水质环境进行全面监测,定期对养殖海区进行致病菌、贝毒、重金属、浊度、氨氮、亚硝酸氮、磷等指标的测定,为牡蛎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二)加大牡蛎产业政策扶持力度。目前,渔业油价补贴转移支付扶持方向主要集中在陆基工厂化育苗与养殖、尾水治理、渔业设备更新等方向,对牡蛎养殖扶持力度较小。近几年,养殖户损失严重,资金短缺,建议在政策制订过程中加强政策引导,侧重支持牡蛎养殖与产业发展。

四、意见建议

(一)开展顶层设计,做好规划调整。依据《威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尽快修订完成《威海市水域滩涂规划》,作为威海地区水产养殖业高效发展的布局依据和渔业管理的基本制度,按要求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同时开展养殖容量评估,摸清海区牡蛎养殖承载力,依据水域承载力评价结果,科学规划牡蛎养殖规模和空间布局,保护水域滩涂生态环境,控制养殖规模、密度,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推进海水养殖向深海、海底、立体拓展,提高产出效益。

(二)发挥协会作用,推广养殖新技术。大力推广生态疏养模式、立体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加大牡蛎养殖技术、养殖模式、养殖装备等转型升级;发挥牡蛎养殖协会作用,开展学习培训、经验交流,大力推广应用一批清笼、倒笼、装笼、分拣等设备技术,推广新品种,提高成活率,降低用人成本,形成“统一苗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的标准化生产模式。

(三)全域“一体化”发展。以乳山牡蛎为轴心,文登、荣成一体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加强品牌建设,深挖牡蛎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已有的牡蛎产业发展优势,整拳出击,打造集育苗、养殖、加工、品牌、流通、销售等于一体的牡蛎产业发展新业态。

威海市文登区海洋发展局

2024年8月23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