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严志明 一位有情感的诗人,往往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敏感的艺术感受,这种感受来自内心深处的情感流淌和诗心表现。李媛成身在世俗人世间,那些触动她诗感、诗情、诗性的元素常常来自日常生活的赐予。读她的诗集《辛夷集》时,我发现她诗意的触角面广,视野开阔,既能在对大自然的钟爱、对生态环境的眷念里找到诗情与哲思,也能在亲情般的情感中感受到大地的慈爱和厚重;既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那些隐藏着诗意的角落和诗思的元神,也能在繁琐工作中更为深入和透彻地发掘出思想深邃、哲思悠远的诗歌。 摆在我面前李媛成的诗集《辛夷集》呈现着诗人对生命的深思,对大地的悲悯。诗人在个体与自然、与生态的交融中进行了人生意义的探索,又作出了她对生命本身的思量。她的诗是人类生命个体向大自然生命的致敬之诗。在她笔下,树木、花草、河流等自然之物更是心灵之象,诗人的主体性、诗学性、精神向度,都融在对自然与生态的表达中。如《我爱春天》《冬日的大河》《风的情怀》等,均为对人类生命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原乡所作出的共情的诠释。俄罗斯作家阿斯塔菲耶夫认为,人对自然的态度,反映出了人们的精神、心灵、品格、哲学,对周围人的态度则反映了人的伦理道德水准。诗人的此类诗作,构成了其主体意识涵盖下的精神内核。如《风的情怀》一诗,“风、这位永恒的旅者/无畏地闯荡世界/它穿越四季、掠过山川/拂过海洋/横越沙漠/把爱与关怀送到每一个人身边/无论是荒芜的沙漠/还是茂密的森林/无论是潺潺的溪流/还是喧嚣拥挤的城市/风都以它那博大的情怀/把爱深深地植入人们的心田……”她以一个诗人的视角,洞察、记录、咏叹、思索,通过大自然的风和她生命中的所思所感,精取出属于诗歌的,也属于人生的艺术佳构。 李媛成擅长于运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抒写心灵之象与自然物象的距离,聚焦于人与艺术的互动时刻。她的诗篇中总是蕴含着情感生发变奏的律动,并捕捉这其中诗性绽放,诗情和诗意光芒涌动的时刻。譬如《一滴露》诗里“一滴露/凝结成霜/蕴含风花雪月/人世沧桑/一滴露/晶莹闪亮/照出白发苍苍/背后的青春华章/一滴露/滋润心田/秋花虽老,仍吐芬芳/含香悠远,地久天长。”这种亲切、朴实、接地气的笔触,让她的诗歌充满了人情味,散发出富有个体的温度,也唱出属于大自然的歌声。一颗写自然、静景,言说安静的心,让她在从容静观中穿透风物的表层,于不动声色中追求意境唯美、思想深邃、哲思悠远的诗歌体系,彰显丰富情思和独特审美。 我们常常把创作诗歌比喻成一条人生道路,因此,诗路即是生命之路,它伴随诗人的终生历程。此时,我想起李媛成的话,“把生活写成诗,把人生变成画,让美梦成为真……”平凡的话语里,焕发出生命之光,成就了一位诗人的达观世界。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