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为本 打造“蓝色芯片”高地
发布日期:2025-10-17 09:0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文登区政府 字号:[ ]

作为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认定的省级特色小镇,泽库镇以“蓝色特色种业小镇”“海洋种业集群”“国家级海洋牧场”等亮眼标签闯入大众视野。在镇党委政府的引领下,当地龙头企业瞄准“海洋种业”这一细分领域持续发力,将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为文登乃至山东省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今起本台推出系列报道《蓝色种业小镇耕海牧渔话丰年》,今天请看第一期《种业为本,打造“蓝色芯片”高地》。

三面环海,耕海牧渔。泽库镇海域由母猪河、青龙河、黄垒河和昌阳河4条河流注入,海水淡水交流频繁,海底浮游生物丰富,是海参、牡蛎、虾类、贝类生长的理想之地。依海而生、向海而兴的泽库人,从传统的赶海者到现代的产业先锋,始终传承着勤劳智慧、勇立潮头的基因。蜿蜒近40公里的海岸线上,星罗棋布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正是这种精神与时代发展交融的壮美画卷。

泽库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蒋虹君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泽库镇汇聚了海宽海洋生物,银泽生物等海洋种业行业领军企业18家,涵盖了海参、海马、贝类、对虾等十几个品种,已初步构建起育苗育种+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品牌销售+观光旅游的全产业链条

海洋种业是水产养殖产业链的“芯片”,直接决定着现代海洋渔业的核心竞争力。当前,我国高端养殖品种的优质种苗仍高度依赖进口,国际种业巨头垄断核心种质资源,不仅导致成本高昂,更面临“断供”和“卡脖子”风险。因此,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自主可控的“蓝色芯片”研发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泽库镇敏锐把握关键,积极引导辖区企业加速核心技术攻关,全力构建自主可控的“蓝色芯片”研发体系,目前,已基本实现北方主要海水养殖品种苗种繁育全覆盖。

威海海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绍斌介绍,去年七月份,“省级海洋牧场建设示范项目”成功获批第九批国家级海洋牧场,是文登区唯一一处国家级海洋牧场。项目投放人工鱼礁7万空方,项目建成年产值达12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0余个。

泽库镇渔业发达,海产丰富,近海海域鱼类40余种。在海马养殖技术取得突破后,这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海马繁育养殖基地。

威海银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理慈小静说,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超600万尾海马、10万对种海马的存养量,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单体海马人工繁育基地,养殖储量约占全国的40%。尤其是近两年,公司相继建立了12个海马苗种繁育车间,产能增加了大约500万尾。今年2000尾冰鲜海马还首次出口到了澳门,产品在澳门进行进一步深加工之后,将面向欧美、东南亚等多个地区进行销售。

不仅海马养殖闯出了名堂,泽库镇还拥有全球最大的白刺参种质资源库,年产白海参可达10万只。

威海洋德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均治介绍,白海参被称为“深海白金”,其天然种在大自然中存活的比较少,大约二十万只海参中才有一只。公司经过前后近二十年的培育,达到了现在的量产规模。就现在这个车间,可以进行量产的白海参的种,达到2万头,剩下的还有一些即将达到的还有5万头,我们现在培育的今年的白参的参苗超过了千万头。

近年来,泽库镇聚焦企业发展痛点堵点,精准纾困解难,同时厚植现代海洋种业优势,持续擦亮“蓝色种业特色小镇”产业名片。

威海润福堂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希海说,润福堂海洋科技是2019年落户于文登区泽库镇,原来的牡蛎养殖面积仅仅4000余亩,现在的养殖面积已经达到3万余亩,每年产量是在5000多吨,产品热销全国各地的海鲜市场、星级酒店,“文登蚝”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市场的认可度现在都是越来越好。

2024年,文登区海洋种业集群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文登刺参、文登蚝、文登对虾等5项渔业品牌入选全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如今,文登已成为北方刺参育苗养殖的重要基地。(刘换伟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