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行政村布局调优、规模调大、实力调强、班子调好”的工作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规定,高村镇人民政府起草了《文登区高村镇行政村规模调整实施方案(草案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各界人士于2025年4月21日前通过信件或者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蔡镇宇 联系电话:0631-8761088
通讯地址:威海市文登区高村镇兴高路41号
电子邮箱:wdgc@wh.shandong.cn
威海市文登区高村镇人民政府
2025年3月21日
根据《威海市文登区村民委员会调整标准》要求,广泛征求拟调整行政村村民意见,镇党委(扩大)会议研究,结合我镇行政村规模现状,提出如下调整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通过多村合并的方式对行政村规模进行调整,努力实现“行政村布局调优、规模调大、实力调强、班子调好”的工作目标,通过强村聚集发展融合和多村合并服务融合等方式实行。
二、调整原因
高村镇位于文登区东南部,全镇辖46个村、2.8万人口,总面积9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万多亩,其中户籍人数100户以下的有7个,占比超过15.2%,其中常住人口最少的村为河南邢家村,21户、36人,镇域行政村呈现体量大、规模小、村庄弱、位置偏、布局散的特点,导致出现了配套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成本高、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少、村庄发展缓慢等问题。
三、调整原则
(一)坚持依法依规、尊重民意原则。行政村规模调整必须履行法定程序,充分尊重民意。凡涉及调整的村,都必须召开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并形成决议,经高村镇党委、政府报文登区政府批准后实施。
(二)坚持就近就便、整建制调整原则。行政村规模调整要统筹兼顾各行政村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历史沿革,充分考虑群众共同利益、生活习俗和文化传承,从有利于村民自治、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出发,统一规划,就近就便,实行整建制调整。
(三)坚持引领示范、服务发展原则。行政村规模调整要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和资源合理配置及开发利用,有利于基础配套成本降低和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以大带小、以强扶弱,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加速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中心村,发挥其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坚持区域统筹、平稳推进原则。行政村规模调整要统筹考虑区域内组织、人才、服务、社会等资源,及产业布局、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等因素,因村制宜、积极稳妥、先易后难、规范有序推进,不搞“一刀切”。
四、实施步骤
根据行政村规模和发展趋势,具体村庄撤销、合并情况如下:
1.拟撤销北产村、南产村2个行政村,合并成立1个新行政村,办公地点设在南北产村,名称为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高村镇南北产村村民委员会;
2.拟撤销南藤圈村、北藤圈村2个行政村,合并成立1个新行政村,办公地点设在北藤圈村,名称为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高村镇新藤圈村村民委员会。
(一)前期筹备阶段
1.组建工作专班。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牵总头,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包片委员为组员的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专班,研究制定行政村规模调整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安排部署。
2.走户征求意见。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对群众的意愿进行摸排统计,准确掌握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重点群体的意见建议。
3.研究制定镇级整体方案。根据村级调研结果,结合全镇行政村规模调整总体规划,研究制定镇级《关于行政村规模调整的实施方案》。
3.成立联合党支部。由党委对拟进行行政村规模调整村庄申请成立联合党支部,联合党支部成立后对调整村庄社会事务和公益服务进行整合,优化服务。
4.开展风险评估。对拟进行行政村规模调整的,由镇级对村集体资产、遗留问题、村民意愿、经济发展、班子状况等进行摸查调研、分析研究,严格按照程序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编制风险评估报告,经镇党委、政府研究通过,报区委政法委审核通过后,报区委、区政府。风险评估为中、高风险的,不进行调整,或者调整方案降为低风险等级后再进行实施。
5.同步启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
(二)方案制定阶段
1.制定、审核初步工作方案。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结合全镇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拟定村民委员会初步调整方案,召开党委(扩大)会议通过后,报区相关部门对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提出意见建议,认真听取区级相关部门单位反馈给我镇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明确具体的拟调整行政村数量、方式、依据和理由,对初步调整方案进行修正完善。
2.审议初步调整方案。调整涉及的行政村,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审议通过初步方案。召开党员大会,必须有半数以上有表决权的党员到会方可进行,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的半数为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组成人员参加方可召开,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同意。
3.处置村集体资产。镇经管站负责对村“三资”情况进行清理清查,认定村集体资产登记确认和债权债务。调整期间,暂停村级集体资金、村银行账户使用。调整后,村集体经济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调整,原行政村集体经济相关职能转移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成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原行政村的“三资”和债权债务的管理运营。新的行政村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4.公示调整方案。对修正完善后的村民委员会调整方案,在涉及村进行广泛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不包括周末和节假日。
(三)组织实施阶段
1.召开村民会议进行民主决策。组织村民委员会调整涉及的行政村,依法依规召开村民会议,对调整方案进行表决。召集村民会议,应当提前10天通知村民。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或者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村民委员会调整方案应当经应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村民会议情况要形成表决决议,与会村民(户代表)必须在表决决议上签字、摁手印,镇指导组成员、村“两委”成员和经手人签字、摁手印,并全程录音录像,留存好影像资料。表决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公示5天。公示期间,对群众反映问题及时答复、处理。
2.提报上级审核。公示无异议后,由村镇分别将村民委员会调整有关材料报送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3.工作交接。新行政村实行合署办公,完善组织设置,召开新行政村工作班子成员会议,根据工作分工,做好相关交接工作。
(四)总结完善阶段
一是坚持产权债权不变的原则,对涉及调整的行政村全面进行清产核资,明确资产所有权,健全完善资产登记,成熟的村庄深入做好三资融合,实现并村、并战、并心。二是对接公安、民政、人社、医保等部门,做好标牌标识、相关证件等更换工作。三是待新行政村正常运行后逐步妥善处理各种敏感、难点问题,确保社会稳定。四是深入做好村班子能力建设,根据新行政村规模大小、党员数量、经济社会状况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合理设置村级组织,提升村级组织战斗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实行行政村规模调整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镇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对调整目标充分调研,广泛听取意见,认真谋划调整方案,推动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落到实处。涉及规模调整的行政村,深入细致做好村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工作,讲清、讲透调整的重要意义,摸清、摸准村干部的思想动向,积极稳妥推进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
(二)明确政策,稳定人心。对涉及调整的行政村,原则上产权债权债务不变,调整涉及的村“两委”干部届期内享受政策保持不变,确保干部队伍稳定;镇对原行政村的有关优惠扶持政策、土地政策、房屋产权政策等保持不变;原行政村干部待遇报酬继续按原有标准享受至本届期满。
(三)严肃纪律,平稳过渡。要坚持正面宣传,服从大局,为行政村规模调整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和社会氛围。行政村规模调整过程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瞒报、漏报或借机转移货币资金与实物资产,不准虚设债权债务,不准突击滥支乱用,不准擅离职守,不准以权谋私,不准侵害群众利益。对于违反上述纪律的相关人员,将严肃追究责任,从严从重处置。
现将《文登区高村镇行政村规模调整实施方案(草案征求意见稿)》起草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制定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威海市文登区村民委员会调整标准》等要求及上级关于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指示精神,起草了《文登区高村镇行政村规模调整实施方案》。
二、决策依据
《文登区高村镇行政村规模调整实施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一章第六条第三款:“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讨论同意,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及《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办法》第一章第六条第三款:“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讨论同意,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的相关文件进行制定。
三、制定过程
根据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安排,并结合镇域实际需求,联合相关部门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相关部门征求意见,2025年3月20日,高村镇党委召开党委会,就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镇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14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任组员的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到大水泊镇陈家埠村学习经验,形成了《文登区高村镇行政村规模调整实施方案(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召开全体机关干部大会进行部署,进一步明确任务、落细举措、压实责任。
四、制定意义
高村镇位于文登区东南部,全镇辖46个村、2.8万人口,总面积9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万多亩,其中户籍人数100户以下的有7个,占比超过15.2%,其中常住人口最少的村为河南邢家村,21户、36人,村庄规模普遍较小。镇域行政村呈现体量大、规模小、村庄弱、位置偏、布局散的特点,为有效解决我镇配套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成本高、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少、村庄发展缓慢等问题,高村镇拟在镇域内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以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通过多村合并的方式对行政村规模进行调整,努力实现“行政村布局调优、规模调大、实力调强、班子调好”的工作目标,通过强村聚集发展融合和多村合并服务融合等方式实行。
五、内容解读
《文登区高村镇行政村规模调整实施方案(草案征求意见稿)》分为五个部分,包括指导思想、调整原因、调整原则、实施步骤及保障措施。
(一)关于指导思想。该部分主要明确了高村镇通过多村合并的方式对行政村规模进行调整,推进村庄融合发展。
(二)关于调整原因。该部分主要明确了高村镇的村庄现状以及进行行政村规模调整的具体背景情况,行政村规模调整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和资源合理配置及开发利用,有利于基础配套成本降低和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以大带小、以强扶弱,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加速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中心村,发挥其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关于调整原则。该部分主要明确了坚持4项原则推进行政村规模调整,坚持依法依规、尊重民意,就近就便、整建制调整,引领示范、服务发展,区域统筹、平稳推进的原则。统筹兼顾各行政村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历史沿革,充分考虑群众共同利益、生活习俗和文化传承,从有利于村民自治、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出发,统一规划,就近就便,实行整建制调整,进行规模调整的村都必须召开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并形成决议,经高村镇党委、政府报文登区政府批准后实施。
(四)关于实施步骤。该部分主要明确了行政村规模调整的具体实施环节,经过前期充分调研论证,拟撤销北产村、南产村2个行政村,合并成立1个新行政村,办公地点设在南北产村,名称为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高村镇南北产村村民委员会;拟撤销南藤圈村、北藤圈村2个行政村,合并成立1个新行政村,办公地点设在北藤圈村,名称为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高村镇新藤圈村村民委员会。具体环节如下:这项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总体上要求在8月底前基本完成行政村规模优化调整工作,基本实现资金、资产、资源融合,行政村规模布局进一步优化,组织建设得到加强,集体经济得到壮大,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得到提升。
1.前期筹备阶段(2024年12月20日—2025年2月28日),主要做好开展组建工作专班、走户征求意见、研究制定镇级整体方案、开展风险评估、同步启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等工作。
2.方案制定阶段(2025年3月1日—4月30日),主要完成制定、审核初步工作方案、审议初步调整方案、处置村集体资产、公示调整方案等工作。
3.组织实施阶段(2025年4月30日—5月30日),主要完成召开村民会议进行民主决策、提报上级审核、工作交接等后续工作。
4.总结完善阶段(2025年5月30日—6月30日),主要是坚持产权债权不变的原则,对涉及调整的行政村全面进行清产核资,明确资产所有权。
(五)关于保障措施。该部分主要明确了对涉及调整的行政村,原则上产权债权债务不变,调整涉及的村“两委”干部届期内享受政策保持不变,确保干部队伍稳定。
六、其他事项
文登区高村镇人民政府 蔡镇宇
0631-8761088
威海市文登区高村镇人民政府自2025年3月21日至4月21日将《文登区高村镇行政村规模调整实施方案(草案征求意见稿)》在文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公告。在规定期限内,未收到任何意见或建议。
威海市文登区高村镇人民政府
2025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