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政>意见征集

关于《文登区葛家镇行政村规模调整实施方案(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2025-05-10
http://tyjspt.weihai.gov.cn/dczj/dczj/idea/topic_15673.html

为实现“行政村布局调优、规模调大、实力调强、班子调好”的工作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葛家镇人民政府起草了《文登区葛家镇行政村规模调整实施方案(草案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各界人士于2025年5月10日前通过信件或者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李贝贝   联系电话:0631-8880968

通讯地址:威海市文登区葛家镇学苑路17号

电子邮箱:wdgj@wh.shandong.cn


      威海市文登区葛家镇人民政府

2025年4月10日


根据《威海市文登区村民委员会调整标准》要求,广泛征求拟调整行政村村民意见,镇党委(扩大)会议研究,结合我镇行政村规模现状,提出如下调整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通过多村合并的方式对行政村规模进行调整,努力实现“行政村布局调优、规模调大、实力调强、班子调好”的工作目标,通过强村聚集发展融合和多村合并服务融合等方式实行。

二、调整原因

葛家镇位于文登区最西端,镇域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下辖68个行政村,户籍人口4.7万人,常住人口2.6万人。其中户籍人数100户以下的有4个,占比超过14.7%,其中常住人口最少的村为昆阳村,66户、136人;林家庄村,67户、152人,镇域行政村呈现体量大、规模小、村庄弱、位置偏、布局散的特点,导致出现了配套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成本高、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少、村庄发展缓慢等问题。

三、调整原则

(一)坚持依法依规、尊重民意原则。行政村规模调整必须履行法定程序,充分尊重民意。凡涉及调整的村,都必须召开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并形成决议,经葛家镇党委、政府报文登区政府批准后实施。

(二)坚持就近就便、整建制调整原则。行政村规模调整要统筹兼顾各行政村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历史沿革,充分考虑群众共同利益、生活习俗和文化传承,从有利于村民自治、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出发,统一规划,就近就便,实行整建制调整。

(三)坚持引领示范、服务发展原则。行政村规模调整要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和资源合理配置及开发利用,有利于基础配套成本降低和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以大带小、以强扶弱,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加速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中心村,发挥其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坚持区域统筹、平稳推进原则。行政村规模调整要统筹考虑区域内组织、人才、服务、社会等资源,及产业布局、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等因素,因村制宜、积极稳妥、先易后难、规范有序推进,不搞“一刀切”。

四、实施步骤

根据行政村规模和发展趋势,具体村庄撤销、合并情况如下:

拟撤销南于疃村、昆阳村2个行政村,合并成立1个新行政村,办公地点设在南于疃村,名称为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葛家镇南于阳村村民委员会;拟撤销杭格庄村、林家庄村2个行政村,合并成立1个新行政村,办公地点设在杭格庄村,名称为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葛家镇杭林新村村民委员会。

(一)前期筹备阶段

1.组建工作专班。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牵总头,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包片委员为组员的村庄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专班,研究制定行政村规模调整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安排部署。

2.走户征求意见。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对群众的意愿进行摸排统计,准确掌握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重点群体的意见建议。

3.研究制定镇级整体方案。根据村级调研结果,结合全镇行政村规模调整总体规划,研究制定镇级《关于行政村规模调整的实施方案》。

3.成立联合党支部。由党委对拟进行行政村规模调整村庄申请成立联合党支部,联合党支部成立后对调整村庄社会事务和公益服务进行整合,优化服务。

4.开展风险评估。对拟进行村民委员会调整的,由镇级对村集体资产、遗留问题、村民意愿、经济发展、班子状况等进行摸查调研、分析研究,严格按照程序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编制风险评估报告,经镇党委、政府研究通过,报区委政法委审核通过后报区委、区政府。风险评估为中、高风险的,不进行调整,或者调整方案降为低风险等级后再进行实施。

5.同步启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

(二)方案制定阶段

1.制定、审核初步工作方案。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结合全镇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拟定村民委员会初步调整方案,召开党委(扩大)会议通过后,报区相关部门对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提出意见建议,认真听取区级相关部门单位反馈给我镇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明确具体的拟调整行政村数量、方式、依据和理由,对初步调整方案进行修正完善。

2.审议初步调整方案。调整涉及的行政村,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审议通过初步方案。召开党员大会,必须有半数以上有表决权的党员到会方可进行,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的半数为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组成人员参加方可召开,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同意。

3.处置村集体资产。镇经管站负责对村“三资”情况进行清理清查,认定村集体资产登记确认和债权债务。调整期间,暂停村级集体资金、村银行账户使用。调整后,村集体经济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调整,原行政村集体经济相关职能转移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成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原行政村的“三资”和债权债务的管理运营。新的行政村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4.公示调整方案。对修正完善后的村民委员会调整方案,在涉及村进行广泛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不包括周末和节假日。

(三)组织实施阶段

1.召开村民会议进行民主决策。组织村民委员会调整涉及的行政村,依法依规召开村民会议,对调整方案进行表决。召集村民会议,应当提前10天通知村民。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或者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村民委员会调整方案应当经应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村民会议情况要形成表决决议,与会村民(户代表)必须在表决决议上签字、摁手印,镇指导组成员、村“两委”成员和经手人签字、摁手印,并全程录音录像,留存好影像资料。表决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公示5天。公示期间,对群众反映问题及时答复、处理。

2.提报上级审核。公示无异议后,由村镇分别将村民委员会调整有关材料报送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3.工作交接。新行政村实行合署办公,完善组织设置,召开新行政村工作班子成员会议,根据工作分工,做好相关交接工作。

(四)总结完善阶段

一是坚持产权债权不变的原则,对涉及调整的行政村全面进行清产核资,明确资产所有权,健全完善资产登记,成熟的村庄深入做好三资融合,实现并村、并战、并心。二是对接公安、民政、人社、医保等部门,做好标牌标识、相关证件等更换工作。三是待新行政村正常运行后逐步妥善处理各种敏感、难点问题,确保社会稳定。四是深入做好村班子能力建设,根据新行政村规模大小、党员数量、经济社会状况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合理设置村级组织,提升村级组织战斗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实行行政村规模调整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镇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对调整目标充分调研,广泛听取意见,认真谋划调整方案,推动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落到实处。涉及规模调整的行政村,深入细致做好村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工作,讲清、讲透调整的重要意义,摸清、摸准村干部的思想动向,积极稳妥推进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

(二)明确政策,稳定人心。对涉及调整的行政村,原则上产权债权债务不变,调整涉及的村“两委”干部届期内享受政策保持不变,确保干部队伍稳定;镇对原行政村的有关优惠扶持政策、土地政策、房屋产权政策等保持不变;原行政村干部待遇报酬继续按原有标准享受至本届期满。

(三)严肃纪律,平稳过渡。要坚持正面宣传,服从大局,为行政村规模调整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和社会氛围。行政村规模调整过程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瞒报、漏报或借机转移货币资金与实物资产,不准虚设债权债务,不准突击滥支乱用,不准擅离职守,不准以权谋私,不准侵害群众利益。对于违反上述纪律的相关人员,将严肃追究责任,从严从重处置。


现将《文登区葛家镇行政村规模调整实施方案(草案征求意见稿)》起草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制定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威海市文登区村民委员会调整标准》等要求及上级关于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指示精神。

二、决策依据

《文登区葛家镇行政村规模调整实施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一章第六条第三款:“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讨论同意,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协助政府开展工作应当提供必要的条件。”及《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办法》第一章第六条第三款:“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讨论同意,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的相关文件进行制定。

三、制定过程

根据区委组织部关于行政村建制调整工作安排,党委召开党委会,就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成立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镇域实际需求,联合区委组织部、区委社工部、区司法局等部门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摸排民意。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全镇行政村规模调整总体规划,研究制定了形成了《文登区葛家镇行政村规模调整实施方案(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召开相关会议进行部署,进一步明确任务、落细举措、压实责任。

四、制定意义

葛家镇位于文登区最西端,镇域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下辖68个行政村,户籍人口4.7万人,常住人口2.6万人。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镇域行政村规模小、村庄弱的缺点逐渐明显,出现了配套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成本高、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少、村庄发展缓慢等问题。为充分统筹聚合村庄资源,破解村集体发展瓶颈,葛家镇正式启动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分批次完成部分行政村的规模调整,进而实现拓展集体经济发展空间、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助推村庄迅速发展的工作目标。

五、内容解读

根据各行政村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历史沿革,充分考虑群众共同利益、生活习俗和文化传承,从有利于村民自治、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出发,统一规划,就近就便,实行整建制调整。其中昆阳村、南于疃村属于南于片区,杭格庄村、林家庄属于杭林片区,每个片区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政策项目等因素均互补,来往比较密切。近年来通过跨村联建,各个联建村聚焦村党组织联建共建,以推动组织融合、规范运行管理、壮大集体经济、提高服务水平、强化治理效能为主攻方向,明确职责任务,健全规范联建工作机制,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组织基础。

关于建制调整的具体村庄撤销、合并情况如下:

1.拟撤销昆阳村、南于疃村2个行政村,合并成立1个新行政村,办公地点设在南于疃村,名称为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葛家镇南于阳村村民委员会;

2.拟撤销杭格庄村、林家庄村2个行政村,合并成立1个新行政村,办公地点设在杭格村,名称为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葛家镇杭林新村村民委员会。

建制调整成立新的行政村后,建制调整后,在便民服务方面,新村“两委”班子轮流坐班,为村民提供农业、妇联、民政、社保、医保、水电代缴等服务,同时对接公安、民政、人社、医保等部门,做好标牌标识、相关证件等更换工作,并配备办公室、卫生室、图书室、党员活动室、信用超市、休闲广场、纠纷调解室等场所,满足新村村民、党员各项活动需要;在集体经济方面,坚持产权债权不变的原则,对涉及调整的行政村全面进行清产核资,明确资产所有权,健全完善资产登记,明确新村的集体资产、债权债务、产权关系明确,暂不进行调整,并统筹每个村的资金、土地、信息、人才等资源,统一管理运营发展产业项目,推动共同增收;在社会治理方面,依托村级法律顾问,培养“法律带头人”,帮助村民们解决棘手的法律问题,增强新村村民法治意识,并组建一支矛盾纠纷调解队伍,吸纳老党员、老干部及有威望的党员、村民代表,凭借他们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群众基础,积极参与到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中,妥善解决新村内各类矛盾问题。

六、其他事项

文登区葛家镇人民政府  李贝贝

0631-888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