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马
发布日期:2025-07-18 09:2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文登区政府 字号:[ ]

于利萍

  她姓马,大家都叫她小马,她的网名叫千里马。她是来自安徽临泉的打工妹,也是我堂哥家的小儿媳妇。

  她中等身材,娇俏可爱,既有徽州女儿的灵动、聪慧,又有徽北农村姑娘的质朴、勤劳。

  堂哥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文涛,小儿子小波,都长得少年英俊,帅帅的模样。有一年的一个雨夜,小波骑摩托车回家,被路上的一块石头绊倒,昏迷不醒。

  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小波终于醒过来了。只是由一个酷酷的帅小伙变成了一个好脾气、笑口常开的憨厚青年。

  做文员的小波改做工地上的小工。父母阵阵心痛,又发愁儿子的婚事。

  后来经人介绍小波与小马相识,两人倒也谈得来,堂哥堂嫂高兴地合不拢嘴,给他俩办了喜事。

  他俩一个是工地上搬砖搬瓦的工人,一个是服装厂的机台缝纫女工。俩人尽本尽力地干着自己的工作,小日子过得平稳和睦。我们这个大家族中的每一个人也终于松了口气,在心里默默为他们的小家庭祝福。

  第二年,他们就有了一个大胖儿子,哥嫂满心欢喜,干活的劲头更大了。

  每年清明、春节我们聚会时,总能看到他们一家三口精精神神的模样,小波好脾气地笑着,孩子有样学样的懂事,小马自信、从容的样子总能让人心安。清明节堂嫂穿着她买的春装,过年的时候她给婆婆缝了紫色羊绒面料的外套。

  婶子、大娘们都围过来看堂嫂的新衣服。看剪裁,看针脚,不由得啧啧称赞!要知道亲手缝制这样面料的外套有多不容易,又是剪裁,又要打模板,还要缝制,哪一关不合格都不能穿着这样熨贴呀!

  大家有点儿不太相信的问小马:“这真的是你缝的吗?”小马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是的。”

  “可是这种面料的外套实在是不好缝啊!又是里子,又是外的,料子还厚,真不好缝纫,你一个小人儿咋那么能啊!”

  据小马说,她们家姐妹两个,她是老大。初中毕业后父亲让她学裁缝。她一听就来了气:“我就不能学点轻快一点的活吗?比如学个会计专业啥的。为什么什么累你就要我学什么?”

  干了一辈子木匠活的父亲说:“傻孩子,干什么活也不如学一门手艺!有个压身的手艺一辈子不求人!”

  我问小马:“学裁缝可难了,你就不怕学不会吗?”

  小马羞赧一笑:“我随爸爸,手不拙。没有觉得怎么难就学会了。”

  有时我会问她:“假如将来你退休了,还会继续工作吗?”她听了下意识地抬起左手摸了摸发硬的脖子,我知道,她常年伏在机台上干活,早就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可是她还是坚定地点点头:“现在干这一行的人少,女老板对我们很好,爱护我们,尊重我们。退休后只要身体允许,我想我还是不会离开机台的。”

  有一天我们俩在抱龙河边相遇,她拿出来为我缝制的蓝色金丝绒的车座套,帮我安在车座上。我的电动自行车,是属于偏大的那种,车座是个奇特的四边形,而她缝制的车座套就那样恰到好处的套上去,不偏不倚,大小合适。看来是她平时注意到我的车型,又在别人的车上量好了尺寸。真是一个有心人啊,又含而不露,到时候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那一天我骑上车,如腾云驾雾般地兴奋、喜悦!一路上都在心里念叨:“千里马,千里马,你就是一匹奔向幸福彼岸的千里马!”

  我把《千里马》的草稿发给她,她回复道:您写得太好了,苦难过后就是幸福的彼岸!我看了不觉心头一震,虽然她的话里有对光明前景的憧憬,可是她的那句:苦难,还是让我破防了,一阵心痛,想来这么多年以来,在她的内心深处,还是承载着沉重的压力。遇到事情,遇到问题,都是她一个人去盘算,一个人去想法解决。这些有形的,无形的压力,曾在多少次的午夜梦回里,摧残着她对幸福的信念,对自信自强的执着。最后只能自己咬牙去面对!这么多年来,她的奋斗,她的挣扎,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是多么不易。

  曾经听她单位的同事说过,工厂食堂每天中午都为职工提供免费的午餐,饭后还可以稍事休息一下。可是这些待遇小马从来没有享受过,中午一下班,她就匆匆忙忙的骑着电动车回家给父子俩做中午饭,再匆忙赶回来干活儿。一个中午饭没工夫吃,也没有时间休息,就又开始了下午的工作。苦不苦?累不累?她的身心知道,她一个车间的工友知道。

  千里马的足下还有漫漫长路需要跋涉前行,唯有勤奋,唯有努力,才能到达幸福的彼岸。

  可是满身心的疲惫并没有磨灭她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亲人的热爱。这种热情、热爱体现在每一个工作、生活的细节上。她把内心的热情幻化成生命之火闪耀光彩!她会把机台擦得铮明瓦亮,该上油的地方就经常上上油,使她的机台成为得心应手的工具,助力她优质的完成生产任务。我曾问过她为什么她生产的产品都是头一名,她坦言不是刻意争取的,而是干着干着就上前面来了。

  她对家人照顾的无微不至,丈夫与孩子在她的忙碌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幸福。也在她的身上看到了无私、勤劳的生命意义与幸福的密码。丈夫在工地上勤恳工作,儿子对学习,对生活的自律,有母亲身上的影子。

  正是春光明媚的谷雨时节,抱龙河畔的玉兰、樱花竞相开放,一片姹紫嫣红。河水碧波荡漾,飘动暮春的绶带。站在河边的小马,多像那衔春泥掠过清亮小溪的燕子,走千里万里,离开故乡,来到这一方热土,开疆展土,重筑新巢。她又像一棵美丽的花树,献出全部肉体、心魂,融入大地,参与田野上高贵的挺拔。远处的布谷叫声亲切,看不见忧伤,摸不到伤痕,她清冷的足迹,留在一路的沧桑里,满怀光阴的恩赐,用雨露与汗水浇灌着这个青枝绿叶的世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