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1003MB28633793/2025-03825 发布单位: 威海市文登区教育和体育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5-08-11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多维突破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山东省家校社协同育人 “教联体” 建设研修班在我区举办
发布日期:2025-08-11 08:4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文登区教育和体育局 字号:[ ]


近日,山东省家校社协同育人 “教联体” 建设研修班在我区成功举办。本次研修班由山东成人教育协会主办,山东成人教育协会威海协会、威海市文登区教育和体育局承办,文登南海高级中学协办,以“共建共享共生——新时代教联体建设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突破”为主题,通过专题讲座、案例教学、实地观摩、云端研讨等丰富形式展开。来自全省各市、县(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等180余人参与此次研修,共探协同育人新路径。

开班仪式上,云端・聚力工作坊的成立成为全场焦点。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委员、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中心主任王治芳宣读成立通知,明确工作坊将以 “集群化” 模式统筹全省资源,推动 “教联体” 落地生根。山东成人教育协会会长张兴民为云端・聚力工作坊、家庭教育指导名师工作坊等7个专项工作坊授牌,标志着全省协同育人资源整合迈入常态化运行新阶段。

仪式后,政策解读环节内容充实,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价值。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吕玉刚以《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为题,强调教联体建设需以 “全周期育人” 为核心,通过机制创新打破家校社壁垒。

山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孙永泗通报全省实验区建设进展情况,提出 “资源下沉、精准供给” 的实践路径,为各地工作锚定方向。

经验交流环节成为一线智慧的 “展示窗”。来自全省的教育工作者分享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探索:文登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林燕忠以 “优化教育生态链” 为题,介绍 “师资下沉+课程共建” 的城乡均衡路径;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崔建华通过 “破立并举” 的机制创新,搭建 “家校社三方联席会议” 平台;岱岳区教育和体育局严聪聪构建 “多元・融汇・共生” 模式,打造 “15分钟育人圈”;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中心幼儿园薛凤则深耕学前教育,分享 “亲子共育专业化体系” 建设经验…… 这些覆盖城乡、贯通学段、融合场景的实践案例,让 “教联体” 建设路径从理念走向具象。

经验交流后,全国政协委员张志勇以视频形式聚焦 “数字化赋能教育变革”,为工作推进提出新要求。山东成人教育协会秘书长张耘解读云端工作坊建设方案,进一步明确运行细节。

研修班邀请业内权威专家带来跨领域智慧启迪。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大使衔代表杨进以 “把握教育本质” 为核心,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理念,阐述 “培养完整的人” 与教联体建设的关联,强调文化浸润与体育赋能的重要性。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芳从社会时空视角切入,通过调研数据揭示 “家庭-学校-社区” 空间转换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为协同育人找准发力点。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委员、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中心主任王治芳则以《以 “教联体” 提升新质教育力》为题,从理念、机制、资源多维度构建实践框架,为协同育人注入深度思考。

案例教学环节同样务实高效:荣成市教研中心姜大鹏、文登区教体局爱义方家庭教育服务队胡宇宁分享《家校沟通的艺术》,详解一线沟通技巧;滕州市至善中学王桂桐以 “创建资源联盟” 为题,梳理集群工作坊落地的重点难点,为实践推进提供 “操作手册”。

作为承办地,文登区的 “教联体” 实践成为研修班的 “活教材”。学员们实地考察两条特色线路:乡村教育扶持振兴线通过师资轮岗、课程共享破解资源瓶颈,构建 “全周期协同育人生态”;家校社协同育人聚能线以社区为枢纽,整合课后服务社会化供给、亲子共育基地等资源,形成 “三位一体” 格局。期间,威海南海新区江文湛艺术馆的墨香与南海奥体中心的活力,让“文化铸魂、体育赋能”的育人理念与协同精神得到深度彰显。本次研修班在多维度实现突破性进展:省内外专家与一线实践者同频共振,形成 “理论-政策-实践” 闭环;内容覆盖政策解读、国际视野、本土案例,构建全链条知识体系;云端工作坊的成立推动协同育人从 “单点探索” 转向 “系统推进”;文登实践与各地案例形成 “理论-实践” 对照,提供可视化参照。

正如山东成人教育协会会长张兴民所言:“教联体建设不是资源叠加,而是让家庭、学校、社会成为‘教育合伙人’。” 此次研修班的成功举办,为山东家校社协同育人注入新动能,推动高质量教育协同生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