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进威海胶韵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蒸汽氤氲升腾,麦香四溢。忙碌的员工穿梭其间,指尖拂过那些由面粉幻化成的精巧花卉与瑞兽。这些带着胶东半岛生命印记的花饽饽,正沿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道路,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当传统工艺遇上数字浪潮,林淑萍与她的团队敏锐地抓住了新媒体的脉搏。在直播间明亮的灯光下,一件件由面粉揉捏成的艺术品活灵活现;在抖音精美的页面上,花饽饽承载着团圆与祝福的故事被娓娓道来。线上线下双轨并行,不仅熨平了淡旺季的销售波谷,更让这份源自土地的麦香,稳稳托起了职工们的生活期盼。 威海胶韵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淑萍介绍,像她们平常的时候,她们主要有一些线下的客户来做产品。到了淡季的时候,她们现在主要依靠新媒体,像传统电商,淘宝、天猫她们在做,像新媒体抖音短视频、小红书她们也在做。通过这种新的销售模式来增加我们产品的销量,这样能保障她们全年的有序运行,也能保证她们职工的正常收入。 从田间麦粒到舌尖风味,这条安全链被赋予了科技的严苛目光。每一袋面粉的源头可查,每一道工序的流转可溯,每一个成品去向可追——透明生产让无形的信任变得触手可及。林淑萍的目光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从“文登礼物”、省级大赛中的斩获的金奖、银奖,到创始人个人在威海的文化产业比赛中评为产业的领军人物,这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花饽饽企业匠心与美味的的认可与加冕,更是对那份“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执着坚守的最高回响。 林淑萍介绍,老百姓也都是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了让老百姓吃到放心的食品、安心的食品,所以她们就要保证到他们的每一个生产环节,像她们从原料的采购、生产制作、包装发货,每一个环节她们都有追溯平台,让大家伙能监督到她们每一个环节,都是按照正规的SC的标准来做。 花饽饽产业如同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将养分源源不断输向四方,更令林淑萍欣慰的,是脚下这片土地因花饽饽而焕发的蓬勃生机。花饽饽产业不仅把当地老百姓的社会劳动力聚集起来,增加村民的收入,同时也吸引很多很多外地的朋友过来。 在现场采访时,林淑萍向记者生动讲述了诸多“以饽为媒”的故事:湖南耒阳的客户,带着家人跨越千里而来,最终在郴州开出了花饽饽非遗的第一家分厂;丹东的张女士,携子前来求艺,将胶东面塑的种子播撒在鸭绿江畔。 林淑萍介绍,现如今,她们文登的花饽饽已形成了一个产业集群,现在区里从事花饽饽产业的人数也将近一万人,这也是带动了她们花饽饽产业的一个发展。 从销售模式创新到品质坚守,再到产业带动与文化传承,文登的花饽饽早已超越了一饭一蔬的寻常意义,它已经实现了从地方美食到特色产业的华丽蜕变。 一块小小的花饽饽,就这样在指尖的揉捏里,在时代的脉搏中,稳稳托起了无数人的生计与远方。 林淑萍介绍,所以说,她们也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通过这种模式把她们文登的花饽饽这种非遗更好地传承下去,她觉得这也是她做花饽饽人的一种幸福、一种骄傲。 未来,随着更多创新实践的推进,文登花饽饽必将在传承非遗、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道路上续写新的篇章。(霍靖)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