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胶东子弟兵地位作用及优良作风初探

陆军第二十七集团军军史办原主任张克勤

  几十名昆嵛山红军游击队星星之火,以天福山起义为标志燃遍了胶东大地,至今胶东子弟仍保留有三个集团军,在全国可以说绝无仅有。回顾天福山起义的峥嵘岁月,不能不使人思绪万千。从全局高度看,其意义十分重大,从历史角度看,其影响非常深远,用革命尺度来衡量,其贡献特别大。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天福山是一座伟大的山、光荣的山、英雄的山、胜利的山。天福山雄风常在,丰碑永存,光照千秋。
一、从胶东子弟兵发展壮大,看其重要地位
  胶东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是胶东子弟兵创建和发展的沃土,党的领导是胶东子弟兵发展壮大的根本和关键。
  1921年秋,烟台海军学校学生郭寿生经邓中夏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在胶东入党的第一个共产党员。1924年他在畑台海军学校建立了胶东第一个中共党小组,革命火种从此在胶东大地生根开花结果。1928年3月,成立了以李伯颜为书记的胶东第一个共产党县委——中共菜阳县委员会。
  1932年4月,中共液县党组织建立了以郑耀南为队长的胶东第一支武装一特务队。1933年3月,中共胶东特委成立后,又陆续组建了儿只武装游击队,积极开展对敌斗争。
  1935年,中共胶东特委领导发动了震惊山东的“一一·四”武装暴动,暴动队伍番号为“中国工农红军胶东游击队”。暴动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武装的残酷镇压,惨遭失败,于得水等率领突围的30余名红军游击队转入昆嵛山区,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与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改番号为“昆嵛山红军游击队”。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与刘志丹领导的陕甘红军,是我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在北方保留下来的仅有的两支革命武装。
  “七七”事变后,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奉山东省委指示重返胶东,积极宣传抗战,动员各界进步力量,着手作抗日武装起义的准备。1937年12月24日,在理琪领导下,起义队伍在文登县天福山举行了抗日武装起义,以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为基础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三军”在胶东特委领导下奇袭牟平城,血战雷神J由,打响了胶东抗日的第一枪,极大地鼓舞了胶东人民的抗日热情。在天福山起义和雷神J商战斗的影响下,我党又组织了一批抗日武装起义,革命的浪潮迅速燃遍了胶东大地,各地抗日武装起义风起云涌,势如破竹,沉重打击了敌人,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声望。“三军”迅速发展到3500余人,掖县武装起义成立的“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也迅猛发展到3700余人。1938年9月,“三军”、''三支队”统一编为“八路军游击第5支队”(12月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第5支队的成立,标志着胶东子弟兵正式纳入八路军战斗序列,是胶东子弟兵创建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胶东子弟兵,在抗日烽火中创建发展,经过战争洗礼,到抗日战争胜利,已发展壮大为两个师两个旅和若干个独立团,当10个团挺进东北后,又先后成立了三批师旅和独立团,从仅有30余人的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到解放战争成长壮大为四个军(第27、31、32、41军)西个师(第100、101师)又30个团,其主力主要分布在第三野战军三个军,第四野战军一个军,另有一部分编入第二野战军,至今依然在北京、兰州、广州、南京、济南等五个大军区和海军、空军、武警部队及中铁建设集团公司,为国防和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如今,在解放军编制序列中仍保留第27、31、41三个集团军,占全军18个集团军的六分之一,在全国不多见也可以说儿乎绝无仅有,这是值得胶东人民和胶东子弟兵骄傲和白豪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胶东子弟兵的灵魂,是她创建、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则和根本制度。这支武装从一开始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她既有党领导的昆嵛山红军游击队的红色种子,又有陕甘、一、四方面军党领导的红军基因,还有抗大胶东支校红军的传承。党中央毛主席十分重视胶东子弟兵的建设和发展,先后从延安等地派来了一批又一批红军骨干,主要以军事干部为主,与胶东本地党政军干部相结合,在斗争实战中,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把加强党组织建设、政治工作和红军光荣传统作风带到了胶东,为胶东子弟兵建设作出重大根本性贡献。“三军”起义初期,陕甘红军高锦纯、王文及吴克华等就奉命来到了胶东,为胶东子弟兵创立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第5支队、5旅旅团干部,特别是军事干部大多数都是由红军干部担任,就以胶东主力13团为例,团长李绍桥、巫金锋、聂凤智,副团长卢福三(即卢燕秋)、王奎先,政治处主任张福华,以及营级干部官俊亭、秦云、全兆瑞、李宏茂等都是长征红军老干部。他们首先重视党对军队的领导,在部队创建同时,就在各级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培养党员骨干,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其次,党对军队坚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有效地进行人民军队性质和宗旨的教育,使广大指战员形成了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人民利益而战的革命精神。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理论和思想教育,使他们经受了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在战斗实践中磨练成长,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和卓越的指挥员。再次,党组织在部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整训、整风、拥政爱民和尊干爱兵教育活动,使全体指战员始终保持者旺盛的政治热情和战斗意志。总之,党的坚强领导,有力政治工作,是胶东子弟兵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特别是1940年4月,抗大一分校以一大队为基础,配备百余名干部在大队长贾若瑜、政委廖海光率领下,与创办于1938年3月的胶东抗日军政干校,在掖县桑元合并成立了一分校胶东支校(不久改为第三支校),先后为胶东子弟兵培养了6000余名干部,从而使胶东子弟兵继承和发扬了我军优良传统,形成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战斗作风。
  胶东子弟兵,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先后在许世友、林浩、聂凤智、刘浩天、贺敏学、李元等率领的华野9纵队(27军),吴克华、彭嘉庆、莫文骅、胡奇才等率领的东野4纵队(41军),周志坚、廖海光、陈华堂等率领的华野13纵队(31军),刘涌、彭林等率领的第32军,南征北战,屡建奇功,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建立了丰功伟绩。
二、从胶东子弟兵歼敌战绩,看其巨大作用
  八年抗战期间,先是在理琪和高锦纯、王文、吴克华,后是在许世友、林浩、王彬、贾若瑜、彭嘉庆、欧阳文等指挥下,胶东子弟兵从雷神庙打响抗日第一枪,开辟创建抗日根据地,到与日伪顽浴血奋战,从''反封锁''、“反蚕食”、“反扫荡'',到讨伐赵保原,再到对敌进行大反攻,扫平(度)西,克高密、即墨,解放平度城,活捉伪中将军长王铁相,共作战7500余次,歼敌14.6万余人,、涌现了山东纵队5旅授予的13团8连“钢八连”和胶东军区授予的13团3连“平度城第一连”、4连“河源西沟战斗第一连”,14团5连''任常伦连”,16团7、8、9连“铁七连”、“钢八连”、“模范九连”光荣称号,个人有胶东军区授予的战斗英雄:任常伦、王克山、刘复生、孙连君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模范。
  在解放战争时期,胶东子弟兵听党指挥,一声令下,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奔赴东北战场的10个团,积极抢占战略要地,从抗击国民党的进攻,到转入战略反攻,进行战略决战;留在胶东的部队,从抗击敌人全面进攻到重点进攻,保卫家乡,保卫胜利果实。胶东子弟兵敢于碰硬,勇歼敌“王牌”军,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从城市攻坚到参加三大战役战略大决战。从胶东半岛转战山东,从决战淮海到强渡长江,从战上海到进军福建;从东北打到平津,继而进军湖广,从剿灭匪患到解放沿海岛屿。在血与火的征战中,胶东子弟兵形成了不怕任何强敌,不畏任何险难,敢打硬仗、大仗、恶仗,坚决夺取胜利的战斗精神,具有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会在战争的关键时刻起到关键作用。胶东子弟兵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打一仗,进一步”,具有连续作战、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战斗作风,在战火中锤炼造就了攻必克、守必固、战无不胜、无坚不推、英勇善战的雄师劲旅。仅据第27、31、41、32军四个军不完全统计,歼敌就达58.5万之多,抗美援朝战争歼敌2.1万余人。、涌现了中央军委授予的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25师73团“济南第一团”、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37师109团“济南第二团”,中共华东局、华东野战军授予的华野第9纵队27师79团“潍县团”,东野第4纵队授予的第10师28团“守备英雄团”、12师34团“塔山英雄团”、12师36团''白台山英雄团”、11师31团“英勇善战模范团”等英雄群体和刘杢基、魏来国、鲍仁川、程远茂、黄相和、刘坤、蔡萼等一大批全军著名战斗英雄,还有以迟浩田、张万年西位军委副主席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一大批高级将领。
  胶东子弟兵,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正规到逐步走向正规,由打游击战到打一定规模的运动战、攻坚战。武器装备由大刀、长矛、土枪、破l日杂牌步枪发展到“三八式”、机枪和迫击炮。这一路发展过来,所取得的成就真可谓是来之不易,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以理琪、庄扶吾、陈龙飞、于克恭、宋子良、张咨明、李绍桥、苏院风、王冀、张锋、蔡雍泉、梁海波、雨晴、孙春霖、杨德之、李铁民、孙翼、苗雨村、张寰旭、夏云超、陈子英、于一心、于寄吾、张钧铭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以及忘我工作积劳成疾而病故的李兆岐、宋澄、王文、孙德运、郑耀南等革命老前辈,是他们以自己生命换来了革命的胜利。胶东子弟兵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了全局的胜利不惜代价,具有甘愿牺牲的精神,我们不能忘记以杜光华、夏候苏民、徐海珊为代表的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数以万计的革命烈士,他们永远被我们爱戴和怀念。
  胶东子弟兵多次受到中央军委的嘉奖,受到毛主席和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这是胶东子弟兵的光荣,也是胶东人民的骄傲。下面将胶东走出去的四个军征战情況简述如下:
  1、战功卓著的41军
  胶东子弟兵10个团和林一山等率领的3000名地方干部,背负着党中央和胶东人民、闯关东父老乡亲的重托分批从海上挺进东北,进至安东、庄河、营口等地,以8个l;1fl兵力扩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担负剿匪、扩军和开辟根据地任务,先是歼日伪残余等 4000余人,初步站住了脚,尔后攻占营口,歼国民党军25师1700余人,挫败了敌人从管口登陆计划,为我军抢占东北赢得了宝贵时间,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也为粉碎敌人进攻创造了条件。1946年2月,与敌主力新6军血战沙岭,打击了敌人嚣张气焰,4纵也付出了2000余人伤亡代价;3月“三保本溪”,歼敌4500余人;5月攻克鞍山、海城,歼敌184师大部8000余人;10月参加新开岭战役,歼敌嫡系25师8900余人,受到毛主席、中央军委嘉奖;12月到1947年4月,进行“四保临江”战役,歼敌7700余人,冒严寒插入敌后遭敌多次围攻。辽东军区为''三进敌后”的4纵11师全体指战员每人记功一次,这在我军历史上也是罕见的;5月至1948年初,东北我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参加了攻势作战,攻克梅河口、辽阳、鞍山、营口等地,歼敌2.9万余人;9至11月,参加辽沈战役,经六昼夜艰苦卓绝战斗,击退了有海、空配合的国民党11个师的轮番进攻,歼敌6889人,确保了锦州战役胜利,为辽沈战役胜利做出了历史性贡献。11月4纵改编为第41军,入关后首战康庄,歼敌6885人,再战怀来歼敌8115人,三战张家口歼敌38058人。尔后奉命保卫北平,改编起义部队。4月南下,9至12月参加衡宝战役,歼敌5000余人;广西战役歼敌8600余人,尔后担负剿匪任务。在解放战争中,从东北转战平西、两广,经历战役战斗440余次,解放县以上城市30余座,歼敌18万余人,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四野五大主力之一。
  2、军政双胜的27军
  1945年9月,美第七舰队陆战6师以对日“受降”为幌子,抢占了青岛海军基地,又企图在早已被我军解放的畑台登陆,被我军严阵以待,严正拒绝;接着蒋8军在美军舰帮助下抵青岛,一方面由伪军改编“国军”一起,沿胶济路向胶东大举进攻,抢夺胜利果实。一方面企图从陆地、海上运兵配合抢占东北。我军一边组建第5师,扩编警4旅,一边以13团为中流砥柱在胶济路展开为期三个月阻敌进犯,迫敌无法打通胶济路。1946年6月,在国内战争一触即发之际,5、6师抓住战机,发起胶高即战役,歼伪顽万余,击毙赵保原,控制了胶济路东段百余里,改善了我军战略地位。当敌54军从青岛登陆后,我5、6师和警3旅又与敌展开5个月胶东保卫战,歼敌2.2万余人。1947年2月以5、6师和警3旅组建华野第9纵队。一出胶东打莱芜,歼敌77师击毙师长田君健,俘73军中将军长韩浚,粟裕说:“9纵功也不小”。二出胶东白马关阻敌11师7昼夜,歼敌2000余人。5月参加全歼“王牌”74师孟良商战役,率先攻上山顶,歼敌6700余人,被陈毅誉为“犹如猛虎”。7月,为配合刘邓和外线兵团出击牵制敌人,与敌五大主力之一11师,血战南麻临胸,虽歼敌3700余人,但为战略全局胜利9纵付出了8300余人伤亡的代价。8月,为粉碎敌人进攻,在胶东内线阻击敌人,在危机关头于道头抓住战机歼敌1786人,转危为安,扭转了战局。10月在胶河战役中歼敌4500余人,最终粉碎了敌人“重点进攻”,之后开展追击战,歼敌2800余人。三出胶东,智取周村,歼敌1.5万;稳夺灘县,歼敌1.1万,率先攻破城垣,27师79团被华东局、华东野战军授予“潍县团”称号;在济南战役中,9纵司令聂凤智站在战略全局高度,发扬“三争”精神(争任务,争第一,争头功),将“助攻”改“主攻'',打乱了敌人防御部署和指挥,9纵73团在三次攻击失利情况下,总结教训,终于登上内城,8天8夜攻克济南,9纵歼敌2.7万余人,为战略决战争取了时间,为战役胜利立下了奇功,毛主席于济南解放当日签发电令授予73团“济南第一团”称号,这是解放战争中毛主席签发的唯一嘉奖令。参加淮海大决战率先突破碾庄圩,击毙邱清泉,共歼敌5.6万余人。渡江战役,派出先遣渡江侦察大队,又率先突破江防,获“渡江第一船”,接着江南追击,8昼夜行程800里,围住敌人8万。上海战役,严守纪律,在不使用炸药、重炮情况下,歼敌2.7万余人,取得了军政双胜美誉。在解放战争中,第27军共歼敌22.5万余人,创野战军军级单位歼敌之最,成为华野四大主力之一。
  1950年参加了抗美援朝,在第二、五次战役和金城防御作战中共歼敌2.1万人。在柳潭里重创美陆战第1师,在新兴里全歼美7师31加强步兵团(北极熊团),缴获团旗一面,击毙上校团长麦克莱恩,受到彭德怀司令员高度评价。
  3、英勇善战的31军
  为抗击国民党进攻,西海独立1团(后编为6师16团)2连,1946年11月奉命坚守粉子山前哨阵地象山,敌人在飞机、军舰和大炮掩护下,成连成营向象山猛攻,连长刘宗明率2连阻敌于阵前,连长身负重伤后,政指李悟接替指挥,弹药打完了就用刺刀捅,剌刀捅弯了就用枪托砸,枪托砸碎了,就用石头砸,连续击退敌人27次冲锋,坚持阵地三天四夜,牢牢守住了阵地,最后全连仅剩下7名战士,战后胶东军区授予2连“象山连”称号。
  第三个5、6师成立后,参加了沙河追击战,胶济路东段、太保庄战斗,积极配合华野主力作战。1947年8月以5、6、7师组建华野第13纵队,此时正值敌人向胶东进攻之际,即投入胶东保卫战,以运动防御阻击敌人进攻。为配合胶河战役,攻克掖县城,阻敌西援,全歼守敌3000余人,当敌整编54师由業阳东犯海阳时,围困敌人一个月,歼敌4100余人,迟滞敌海运外调,打乱了敌人战略部署。尔后奉命配合7纵三打城目皇庙,歼敌1100余人,攻克業阳,接着浴血将军顶,进行八昼夜莱阳保卫战,歼敌4400余人。
为阻敌西援潍县,阻敌于大沽河两岸,歼敌4440余人,之后西进津浦路与7纵攻击究州守敌国民党12军,全歼守敌,13纵歼敌1.5万余人。在济南战役中13纵歼敌1.5万余人,先突破卡子门进入商埠,经一夜激战,夺占永绥门,攻进外城,接着经坤顺门城头反复拼杀,终于杀进内城,109团如同一把利剑,四昼夜连破敌四道防线,为突破内城立下了特殊功勋,毛主席亲白签批中央军委电令授予109团“济南第二团”称号。推海战役,先包围台儿庄,接应张克侠、何基洋起义,接着攻击曹八集,歼敌3000余人。参加解放灵璧,追击李延年、刘汝明兵团,歼敌5000余人,最后对黄维兵团10天围攻,俘18军军长杨伯涛,为战役胜利做出了贡献。13纵改编为31军后,参加渡江战役,于靖江渡江,控制江阴,占武进,克宜兴,切断逃敌退路,在郎广地区歼敌1.7万余人。上海战役在周浦、高桥歼敌1.7万余人,接着向福建进军,参加了福州、漳厦战役歼敌3.7万余人,之后又解放了东山岛。在解放战争中,31军转战鲁、豫、苏、沪、浙、[虫]等地,参加战役战斗200多次,共歼敌16万余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卓越战功,成长为三野一支英勇善战劲旅。
  4、歼敌万余的32军
  1948年3-5月,为适应战争形势发展需要,华东军区又组建了第四个5、6师。5师即在东线大、1古河地区阻击青岛之敌西援潍县。10月,为策应淮海战役,5、6师在青岛、即墨封锁监视敌人。12月,对青岛、即墨来犯之敌予以反击,歼敌一个团大部。1949年2月以5、6师编成32军,辖94、95师,4月,在胶东军区100旅配合下,对青岛、即墨之敌发起攻击,相继攻占即墨、青岛,歼守敌2200余人。1950年1月又组建了96师,2月32军由青岛南下福建,执行以剿匪为主的海防、警备和作战任务,到11月共进行大小战斗380多次,歼匪8000余人,有力配合了福建土改和剿匪斗争。11月,32军撤销建制。
  三、从胶东子弟兵遵纪爱民,看其优良作风巨大威力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在艰苦的战争岁月,胶东人民全力支持子弟兵,''母送子,妻送郎,兄弟共同上战场”,胶东800万人民,将40余万青壮年送到了自己的部队,其中8万余人为国指躯,10余万人因伤致残。同时,胶东支前民工也多达260余万人次,部队打到哪里,他们就支援到哪里。胶东出黄金,仅八年抗战期问,送交延安党中央及山东分局的黄金就达13万余两之多,特别是胶东的父老乡亲在斗争最艰苦的日子里,宁可自己吃糠咽菜,提出“口自们多吃菜,省粮给部队”的口号,全力支援子弟兵,用自己的行动教育了人民子弟兵。据统计,仅跟随9纵从山东到上海的胶东支前民工共6批15600人次。特别是在南麻临胸、济南、推海三次战役中,9纵伤亡都在万人以上,民工们为夺取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淮海战役时值冬季,民工们不畏艰险,两次跟随部队长途追击围歼敌人;济南战役9纵担架团荣立了集体一等功;南麻临胸战役,民工们冒着敌人猛烈炮火和倾盆大雨,抢运伤员。当时,身负重伤、生命垂危的迟浩田正是喝了''红嫂”的乳汁,才从昏迷中苏醒,又在民工的精心照料下,冒着敌机表炸,用独轮车送到后方医院。“红嫂”和民工功不可没,至今迟浩田副主席还念念不忘父老乡亲的救命之恩。
  在日伪“扫荡”空前频繁的残酷时刻,胶东人民不顾危险千方百计收治伤病员。在东海,伤病员多半分散在百姓家里,无论住在谁家,谁就把伤员当成白己的亲人。在敌人“扫荡”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胶东人民就将伤员疏散到山洞和人工挖的地洞地道里,特别是西海大泽山区创造了“地下医院'',做到村村有地洞,个个能住人,有的村挖有500米地道,可容60多人。在这艰苦的岁月里,伤员和群众结下了血肉之情,仅在掖县王门郑家埠村养伤的就有:马杰、马晴波、张东林、王淳、孙超、罗映臣、姜子金、王景昆、牛峰山、金王新民、李万荣、乔明志、刘培民、高克明等,他们后来在不同战场上建立了不朽的功绩,成长为我军高级将领和优秀指挥员。马杰曾对好友说:1942年冬季反“扫荡”,我终生难忘,没有父老乡亲的机智掩护和照料,就没有我马杰的今天,救命之恩永世不忘。
  胶东子弟兵永远感激胶东父老乡亲的养育之恩,没有人民的乳汁,哪有子弟兵的成长,没有人民的支持和爱护,哪有子弟兵的发展壮大和胜利,没有胶东人民历史文明的传承,哪有子弟兵的无畏气质和优良作风。人民与人民子弟兵是鱼和水关系,有着血肉之情。子弟兵为了保卫家乡,保卫父老乡亲英勇杀敌,为了人民利益和人民解放不怕艰难困苦流血牺牲,获得了人民的衷心信任和爱护。
  胶东子弟兵来自人民,为了人民,军爱民,民拥军,同生死,共患难,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相互激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遵纪爱民的感人故事,谱写了一个又一个为民牺牲的壮丽篇章。
  马石山十勇士为解救群众英勇献身。1942年冬日伪军对胶东进行“拉网合围”大“扫荡”,在马石山突围战中,胶东军区16、17团共6个英雄群体,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同穷凶极恶的敌人展开浴血奋战,子弟兵以550余人壮烈牺牲为代价,救出了6000余名群众免遭杀戮,谱写了为民牺牲的壮烈篇章。13团7连6班10名战士,执行任务路经马石山,遇到即将遭到杀害的人民群众,在生死存亡危急关头他们挺身而出,决定留「下来救群众,先后四次往返敌人火网,救出群众1000余人,最后全体壮烈牺牲,后被十勇士救出的峻青和马少波写成文章,广为流传,并拍成电影《马石山十勇士》,马石山十勇士和狼牙山五壮士、八女投江、刘老庄八十二烈士被总政树为抗日战争时期四大英雄群体,作为全国军民学习的榜样。
  林泉庄解救遇难群众。1947年秋,敌人向胶东大举进犯,“还乡团”疯狂反攻倒算。73团团长孙同盛在行军路上遇到群众求救,他立即带8连跑步赶到林泉庄,发现10多个村干部已被理到脖颈,近70个群众也即将被活理。孙同盛当即指挥部队当场击毙十几名还乡团团员,活捉50余名,救出了群众。乡亲们激动地说:“你们晩到一步,我们80多人就没命了!”
  火线救女孩,感激救命大恩人。灘县战役我军攻占北关后,81团奉命为攻城部队开辟通道。16日清晨,在北辛庄两条大街交叉口,拥挤着30多名背包袱、抱小孩的妇女,他们从蒋军阵地逃出,争相通过蒋军封锁线。丧心病狂的敌人开枪射击,击中了一位妇女的头部,手中不满三岁的女孩被摔出二三米远。此时,向前沿送弹药的班长宫振宾,发现了小女孩,他冒着敌火匍匐过去,将女孩抱回。
  团副参谋长得知情况后,派人将女孩接回交后動派专人照料。消息传开,老百姓议论纷纷:“解放军真是人民的大救星!''女孩爷爷来到团部,将孙女接回家,全家悲喜交集,哭成一团。女孩外公流着泪说:''解放军是口自们救命大恩人,终生难忘!国民党军打死了我女儿,深仇大恨永记在心!”
  七斤月饼送还群众。济南战役正值中秋,78团打进下井庄,班长魏培伦发现敌人住处桌上放着包好的七斤月饼。有人说送到连部,有人说送给伤员。教导员得知情况后,对魏班长说:“说不定是蒋军从老百姓那里抢来的,我们是人民军队,要尽快査明,物归原主,这是政治任务。”经魏班长走访査询,是刘进空老大爷开了个小杂货铺,中秋节进了儿斤月饼,结果被蒋军抢走,说是“慰劳国军”,还拿走了香烟和烧酒……魏班长将月饼物归原主,老百姓感激不尽,要上门答谢,被魏班长婉拒。
  一百多块银元物归原主。73团特务连给团部挖防炮洞时,挖出了一包银元,指导员崔忠吉按“约法七章”要求尽快物归原主,并指定战士刘元昌专门负责。当部队攻进内城后,有一位中年男子东张西望,好像在寻找什么,经核实正是失主,随即将银元当面点清,归还失主。失主郑重地写下了一张收条:''解放军是黎民救星,天下最好的队伍。收到银元197元。历山顶街,候来臣。”很快遵纪爱民故事就传遍了部队和泉城。
  不吃苹果的故事。1948年10月,锦州战役攻克兴城,此时正值金秋,苹果成熟,东野4纵29团(原东海独立1团)警卫连看守苹果仓库,战士们虽劳累饥渴,但仍自觉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吃一个苹果,真正做到了秋毫无犯。毛主席知道后非常感动,他说:“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认为:不吃是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
  军政双胜传美名。上海战役,不同于其他城市攻坚作战,因为上海在中国人民心中有特殊地位,在世界人民面前,关系到我党我军的国际形象。为了不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失,把上海完完整整保存下来交给人民,第27军宁肯自己流血牺牲,也不使用炸药和重炮。进入市区后,为不惊扰市民,各级指挥所一律设于街头,不准买东西,不动市民一针一线,饭菜一律从郊区送来,为防止牲口晴树皮就用麻袋把树包起来,特别是市民看到,春雨中、马路旁,战士抱枪而睡,露宿街头,235团在南京路,80师在淮海路,记者们拍下了这感人的一幕。27军指战员以自己实际行动,感动了市民,贏得了上海市人民真诚爱戴和广泛赞誉,取得了军政双胜的美名,传遍全中国和全世界。市民说:“解放军天下无比!”“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部队!”“天下少有,真是人民的军队,老百姓的救星!”同样是在这条著名的南京路上,还流传着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一''南京路上好八连”。该连自1949年6月进驻上海市南京路执行警卫任务,坚持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抵制资产阶级思想及其生活方式的侵蚀,团结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数十年如一日,展现了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1963年4月25日,该连被国防部授予“南京路上好八连”称号。而这支有着优良传统的连队,与十几年前露宿南京路街头的部队一样,有着相同的血脉,他们都是来自胶东的人民子弟兵!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些感人事迹都出在胶东子弟兵中,是什么力量驱使子弟兵们为了群众利益甘愿抛头颅酒热血,是什么精神引领子弟兵们宁可吃苦受累也要严守纪律,这里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研究总结的东西,这对于弘扬历史优良传统文化,把历史的经验教训变成白己精神财富大有裨益。
  胶东半岛26314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一大半岛,这里物产丰富,文化发达,水陆交通便利。半岛上昆嵛山、崂山、牙山、大泽山连绵耸峙,沿海烟台、威海、青岛等天然良港四通八达,消息灵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千百年来,胶东以其富庶和险要为世人瞩目,也为帝国主义列强所垂涎。淳朴智慧,動劳勇敢、忠诚善良、豪爽正直的胶东人民,自古就有着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光荣传统,具有敢于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的反抗精神,有着鲜明的齐鲁文化熏陶的传统品德。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蓬莱人),以英勇抗击倭寇保国卫民为后世景仰。迄于近代,在震惊中外的中日甲午海战中,爱国志士邓世昌、「汝昌危急关头慷慨赴国难,其豪壮事迹在胶东民间传送不绝。嗣后,勇敢的胶东人民不顾清朝卖国政府的禁令,多次揭竿作旗,斩木为兵,同侵入胶东的日、英、德乃至英法联军侵略者展开殊死斗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胶东人民养育之恩在于:父老乡亲、社会贤达、良师益友,是他们通过传授祖国的优良传统文化,传授仁人志士的正义情操和道德文明,传授“五四”运动的“科学民主”思想,培养启蒙了一代青年的心灵,教导青年一代如何堂堂正正做人,如何做一个中国人,使人们自觉地负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这一切,都为胶东子弟兵的发展壮大和英勇作战,蕴育了深厚的无形力量。
  胶东人民在长期历史创业过程中,其经济和文化都有相对较高发展,因而胶东男女青年知识分子和所谓小知识分子比较多,参军也相当多。有文化,就了解情况多,理解能力强,他们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人民的哺育、艰苦环境磨练、革命熔炉铸造,提高成长进步较快,贡献也就大。他们注重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崇军崇武崇尚英雄,能将使命的光荣升华为责任,将革命纪律升华为白觉行动。
  党中央非常重视胶东地区的发展,先后派出了几批老红军干部:王文、高锦纯、吴克华、王彬、梁海波、贾若瑜、李绍桥、王奎先、巫金锋、寇奎甫、卢福三(又名卢燕秋)、李宏茂、官俊亭、聂凤智、周光、肖平、全兆瑞、许世友、彭嘉庆、刘耀宗、未玉山、杨家华、邓龙翔、刘浩天、陈华堂、谭右铭、张富华、严似海、江燮元、钟光国、贺万华、杜永海(又名杜光华)、严政、罗义推、黄径深、廖海光、欧阳文、李书湘、蔡正国、袁仲贤……他们带来了老红军的光荣传统和战斗作风。所以,胶东子弟兵,同志之间,上下之问,形成了同甘共苦,互救互助、互相忠诚信赖,没有那种“自己人”诬陷、落井下石之忧,人的尊严得到充分尊重。生活战斗环境虽然很艰苦,战斗很残酷,但人们心情舒畅,深信胜利在据在望。就是这支部队之所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任何艰难困苦和反动力量打不垮、拖不烂的“秘密”所在。
  从天福山起义之后成立发展起来的胶东子弟兵,历经南征北战,早已远离了胶东这片热土,但胶东子弟兵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如部队如何发展变化,一代又一代胶东子弟兵的传人,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从天福山走来的光荣的胶东子弟兵,永远不会忘记胶东人民是胶东子弟兵成长壮大的根基和血脉。他们都还亲切地把胶东称作部队的“老家”,把胶东人民当作自己的亲人,把天福山作为部队的“根”,无论部队编写军史建史馆回到山东特别是胶东调査,“老家人”都热情接待,提供资料。当地方有关単位到部队调査了解有关历史情況时,部队都亲切称之为“老家来人了”,积极协助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千方百计收集提供有关资料,胶东子弟兵和胶东人民亲切感情,是通过战争血与火考验建立起来的,牢不可破,永世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