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机关:威海市文登区教育和体育局
  • 文件所属单位:威海市文登区教育和体育局
  • 文件发文字号:威文教体字〔2020〕31号
  • 公文种类:意见
  • 主题分类:科技_教育
  • 文件类型:其他文件
  • 文件成文日期:2020-05-27
  • 文件公开发布日期:2020-05-27
  • 文件开始实施的时间: 2020-05-27
  • 文件状态:
  • 文件废止时间:
  • 文件失效时间:

 威海市文登区教育和体育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

威文教体字〔2020〕31号


各中小学: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我区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根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紧密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我区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现就加强新时期全区中小学劳动教育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目前,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在学校被弱化、在家庭被软化、在社会被淡化,部分青少年中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切实加强我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引导中小学生从生活劳动做起,从简单的家务劳动、学工和学农劳动做起,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小学低年级要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小学中高年级要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初中要注重围绕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加强家政学习,开展社区服务,适当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职业意识。普通高中要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三、坚持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

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坚持思想引领。中小学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育劳动兴趣,磨练意志品格,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坚持有机融入。各中小学要有效发挥综合实践、学科教学、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劳动实践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占比例不得少于50%。

(三)坚持实际体验。要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坚持适当适度。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四、抓好关键环节,健全管理体系

(一)完善劳动课程体系,拓展劳动课程内容

1.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要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将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开全学科,上足课时。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并在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义务教育阶段三到九年级切实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普通高中阶段严格执行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责任科室:普教科)

2.促进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要坚持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推进,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和课程建设计划,对劳动教育主题进行组合、优化和再开发,构建具有地域及学校特色的活动项目。在思想品德、语文、历史等社会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学生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在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组织活动时也应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责任科室:教研培训中心、政宣科)

3.加大校本劳动课程开发。区教研培训中心组织力量,开发适合城乡学生特点和符合文登经济发展水平需要的劳动教育校本教材。各中小学可结合课外活动、社团活动、校外活动,在校本课程中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民族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劳动教育内容。(责任科室:教研培训中心、政宣科)

(二)丰富劳动教育形式,保障劳动锻炼时间

1.组织开展多形式校内劳动。学校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组织学生在校内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在校园环境卫生、绿化美化、教室保洁、宿舍内务整理、公物维修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劳动锻炼机会。校园保洁方面,除了清洗玻璃幕墙等高危、高空保洁工作,其余的应采取划片包干的方式,由学校组织学生完成,做到“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并形成制度。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校内开辟“责任田”“养殖场”“无土栽培植物园”“劳动实践基地”,吸引和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劳动实践。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手工制作、电器维修、厨艺烹饪、宿舍内务整理等各类劳动实践展示、竞技和评比活动,激发学生劳动兴趣,提升学生劳动能力。(责任科室:政宣科)

2.鼓励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要加强家校合作,转变家长对孩子参加劳动的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成为学生劳动教育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协作者。各学校可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布置学生完成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保证学生家务劳动每天不少于半小时(寄宿制学生在校时间除外)。家庭劳动作业以鼓励学生在家庭中立足“自己的事自己做”,并适当帮助父母或其他长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小学低年级学生家务劳动以整理内务为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以内务整理、洗菜、煮饭、炒菜、洗碗、洗衣、家庭卫生保洁、购物、器具修理等日常家务劳动为主。教体局每年暑期将统一组织中小学家务劳动活动。(责任科室:政宣科)

3.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劳动。全区各中小学校要将校外劳动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各类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少年宫和结对职业学校、高校等,结合社会实践、研学旅行、共青团活动、少先队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参与社会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责任科室:政宣科)

(三)建立劳动评价制度,完善劳动督导体系

教体局将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工作情况纳入学校办学目标年度考评德育工作考核体系,将中小学校落实劳动教育的情况纳入督学责任区督导重要内容,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督查结果。各中小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劳动态度、劳动时间、劳动成果、劳动给学生带来的变化等方面。要将劳动评价记入学生期末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责任科室:督学科、政宣科)

(四)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各中小学要明确劳动教育责任主体和负责处室,配备专人负责,制订学期劳动教育计划并排入教学课程表,确保劳动教育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各中小学应提升劳动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分量。要加强校外协调,积极借助行政村、社区、街道、企事业等社会力量,共同关心支持劳动教育。区教体局将统筹资源,构建模式,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在全区中小学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责任科室:政宣科)

2.加强师资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广开渠道,开门办学,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学生家长、“五老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校外辅导员或劳动教育志愿者,使他们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师资力量。教研培训中心要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配备专兼职教研员,组织经常性的教研活动,促进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化,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对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师资队伍的业务指导,努力促进基地提高劳动教育软硬件建设水平。(责任科室:教研培训中心、人才服务中心、政宣科)

3.加强资源开发。各中小学要把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加大资金投入,因地因校制宜,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室和劳动实践基地建设,配备必要的劳动工具、设施设备和所需耗材,满足中小学劳动教育需要。乡镇学校要以中心校为单位,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周边行政村、企事业支持,安排相应的土地、山林、草场或水面作为学农实践的基地。城区学校可以与现有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青少年宫、结对共建的职业学校、高校实习实训场所或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开展劳动教育。各中小学(乡镇学校以中心校为单位)要于2020年6月10日前,将本校选定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信息发送至wdjyzxk@126.com(见附件《威海市文登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信息表》)。教体局将制定区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和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创建标准,暂定在2020年底前评选区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10所,确定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15个。

4.加强安全措施。全区中小学要强化劳动安全教育。开展校内校外劳动前,各中小学要针对劳动内容,认真开展一次劳动安全教育,告诫劳动安全注意事项,制订劳动安全预案。进行劳动时,学校要组织学生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做好相应的劳动防护和安全防范工作。


威海市文登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0年5月27日 

 

 

 

 

 

 

 





文字解读
文件PDF版与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