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以来,根据省市“一次办好”改革要求,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继续推进“咨询导办、贴心帮办、全程代办”三办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行“四化”帮办代办服务模式,通过实施帮办代办制度标准化,帮办代办效能精品化、帮办代办体系层次化、帮办代办服务社会化,全面提升帮办代办服务水平和品质。帮助申请人能办事、办成事、办好事,把中心打造成亲民、便民、阳光、高效的政务服务大厅,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一、主要做法 (一)帮办代办制度标准化。坚持标准先行,以标准规范服务内容和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制定了《威海市文登区政务服务中心帮办代办工作制度》和《威海市文登区项目代办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帮办代办包办工作制度》,从帮办代办的定义、原则、机构设置,到服务内容、服务流程作出全面而详细的规定。同时,要求工作人员按照工作制度的标准要求,规范帮办代办行为,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绿色通道服务”和“一对一”专办服务,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只找一个人”的工作目标。 (二)帮办代办效能精品化。按照企业和群众的办事习惯,认真筛选高频事项和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在帮办代办中既做好合理区分,又注重精准服务效能提升。对群众办理的高频事项推出“无微不至”帮办代办服务模式,设置帮办代办服务专区,根据群众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的需求,将全区1095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帮办代办服务范畴,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对重点工程项目推出“VIP体验式”帮办代办服务模式,为50多个市区级重点项目提供全过程帮办代办包办服务。构建“项目有人接、过程有人管、结果有人盯、审批有人办”的良性机制,推行主动对接、审前介入、联合辅导、并联审批、审查前置、定制服务等流程再造,做到急事先办、特事优办、难事快办。 (三)帮办代办体系层次化。打造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全覆盖,实现群众办事“少跑路”,“就近办”。在区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置帮办代办专区和老年人、残疾人服务专窗,抽调业务骨干组建稳定的帮办代办队伍;镇级便民中心,推进便民服务向基层延伸,新增21项公共服务事项进驻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共计公布58项政务服务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龙山办、天福办等6个镇级便民服务中心配备10台自助申报一体机,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 在全省率先推出“通信服务进驻社区”便民服务,探索“政务·联通服务e站”新模式,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在镇街、村(社区)两级组建700余人的帮办代办队伍,主动为乡镇、农村的村民提供代办、代理、代缴的“三代”服务。今年以来,为群众提供各类帮办代办服务10000余次。 (四)帮办代办服务社会化。积极引入志愿服务组织,与同舟社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由志愿组织安排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现场管理能力、观察应变能力,能够灵活处置各种突发问题志愿者从事政务大厅总服务台前台导服、咨询指引、统一登记等工作。遇到政务大厅窗口部分季节性集中办理业务时,可与志愿组织协调增加相应的志愿服务人员,帮助大厅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同时,通过政银合作方式,安排银行工作人员补充帮办代办队伍,在帮办代办服务专区为群众办理相关业务。目前,持续提供服务9个多月,接待咨询群众30000余人次,提供大厅统一登记服务的业务量为31000余笔。 二、取得成效 (一)让帮办代办成为项目建设提速的“助推器”。自2021年以来,帮办代办团队已对文登区内市、区50多个重大项目进行逐一走访对接,形成《威海市文登区行政审批服务局2021年重点项目开工手续帮办推进台账》,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间压缩至35个工作日内。 (二)让帮办代办成为流程再造的“粘合剂”。帮办代办不仅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链条里各相关部门、企业之间的总服务总协调,更推进了工业投资项目流程再造的闭环办理。6月份以来,精心制作了工程建设项目闭环办理审批流程图,梳理了工业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的审批事项,申报材料从70余项压减至40余项。 (三)让帮办代办成为提升服务效能的“新引擎”。帮办代办在优化服务上进一步创新提升,解决了群众企业办事难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由最初的“企业办”变为“政府办”,将“大厅办”延伸到“上门办”,极大的提升了群众办事满意度。结合上门服务、容缺办理等创新服务方式,让企业真切感受到政府的服务理念、服务水平有了实质性地转变。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