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振兴|关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满意度的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21-12-02 14:3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文登区文化和旅游局 字号:[ ]

以威海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城区,建设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9处城市书房、10处城市书吧;在镇街,建设了15个镇街综合文化站及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在村(社区),建有654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在原有265个农家书屋基础上,又打造了73个文化馆、图书馆村级服务点。形成了区、镇、村总分馆体系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及公益创投项目。通过灵活多样的文化活动,走进群众身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不定期开展大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群众诉求,定向满足群众需求,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满意度。

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满意度工作落实情况

一是新建2处城市书房,着力推动全民阅读。今年新建2处城市书房海泰庄园城市书房、悦府城市书房分别位于海泰庄园居民小区4-3号、学府路与圣经山路交汇处,已于8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开放以来,每个城市书房月平均组织读者活动都能达到2-3场以上。截至目前,我区共有9处城市书房和10处城市书吧,与图书馆共同形成的“阅读联盟”,深受市民追捧热爱。对于很多市民来讲,从“城市书房”到“家”,就一个转身的距离,不少读者从城市书房常客发展成为书房的义务志愿者,目前,已有7支志愿者团队和500多名个人志愿者结对城市书房,开展志愿服务。目前,城市书房开放时间从上午830一直到夜间8:30。我们发动联合社会组织利用城市书房开展“亲子阅读”、读书会、沙龙、创意交流会、影评等读者活动合计100余场次。

二是加强总分馆体系建设,实现73个图书馆基层服务点图书馆定期更新。从今年5月份-7月份,我们通过地毯式排查,重点围绕15个镇街的73个村级服务点的藏书册数、存在盗版破旧、无条形码等图书问题进行检查,对不达标的现场限期整改。截至目前,73个村级服务点均已完成图书更新,系统共更新图书120000余册。更新率达到30%以上

三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公益培训(讲座)、公益送电影活动。年内开展合唱、舞蹈等公益培训(讲座)310场;非遗传承公益培训40场;开展经典诵读15场,共365场已按要求完成。“送戏下乡”演出活动采取由各镇(街)庄户剧团、村(社区)文艺小分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目前,除了8个拆迁村,剩余646个村居都实现一村一年五场戏,完成送戏任务,共完成送戏3230场次;公益放电影,实现每个村每年不低于12场,全区全年公益放映电影不低于 7536场,目前已全部放映完毕。

四是开展文化公益创投项目,打造5个文化公益创投示范点,通过公益创投方式引导文化类社会组织进入城乡社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自今年5月份启动,由5家文化类组织和企业单位已进入社区提供精致化公共文化服务,不仅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着力提升他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文登区5项目共开展124场活动,现已结项。直接服务人数达4000多人次。当前,以五个社区为试点,文登区大量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正在源源不断地向社区村居汇聚和下沉,取得良好成效。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个主要环节就是,先就把百姓的需求搞清楚、弄明白。创投项目启动后,区文旅局组成4个小组,深入全区 654个社区和村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调研,发放调查问卷 5万份,统计分析当前乡村居民最紧迫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根据群众需求设置主要服务项目。今年服务项目主要包括传承红色文化基因、非遗传承创新、文化课堂三大类,在东凤凰台等5个社区展开服务。明年还将进一步更新拓展服务内容,延伸到乡村。

五是加强镇村文化设施建设及效能服务提升。加强对已建成15个镇级综合文化站、654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9家城市书房、10个城市书吧、73个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村级服务点的运行管理;对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完善提升,继续在文化器材上给予基层大力支持,2021年提升5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5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发放服装、音箱、大鼓、中音锣等物资。按照《山东省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村创建标准》,积极打造12个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精致化发展示范村。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财政资金不足

与荣成市相比,我区文化活动经费明显不足,例如:送戏下乡活动,我区按照每场戏统一6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而荣成市则是按照庄户剧团演出等级来区分,最低标准已经达到1600元,相差较大。

在文化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导致各种服务无法精准的对接群众的具体需求,送戏下乡、送电影等惠民活动没有做到足够的精细化。

二是人才资源不足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生产发展、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资源。但是,乡村地区总体文化水平偏低,人才资源明显不足,难以与乡村振兴的文化需求相适应。乡村文化振兴需要专业的文化振兴人才来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更是需要专业人才来进行推进,但当前所需的人才队伍组建得并不完善,一方面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吸引外来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培养内部的专业人才,只能在乡镇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有限的效果,导致文化的传播效果不佳。

文旅局不仅是群众获取文化服务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推动乡村文化发展的主力军之一,是实现文化振兴、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政府应当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加大对乡村的文化投入,以保证有足够的资金为乡村提供优质的文化输出,丰富群众的文化活动;同时,引入专业技术过硬的文化振兴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专业的技术人才参与到文化活动的设计、组织的工作中,才能够适应文化馆发展的需要,有效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和振兴。

三、下一步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是精准对接。以办实事项目为载体,坚持小切口、实打实和群众受益为原则,以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开展“一村一年五场戏”“送电影”“公益文化课堂”“城市书房”等项目,积极吸取各类优秀文艺人才、社会团体、首席专家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发动群众的主体作用,共同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拉近邻里之间关系,以文化人提高凝聚力。

二是精细管理。坚持政府引导扶持与社会力量联动并举,整合优质资源,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发扬光大文化成果,形成双向奔赴的文化发展局面,让更多人想去看、爱参与文化活动,让群众成为文化实事的参与者和传播者,使我们工作的辛苦指数高效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是精明理财。文化惠民项目的基本特性是均等化、普惠性的,从需求调研、方案设计到系统部署完成,需要投入不少的人力物力,要更加注重科学设计规划,细化解读群众需求,结合需求预算,制定分期方案,更精细精准的办实事,省心精明建设。既要让群众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文化福利,又要把钱花在刀印上,花小钱办大事,让群众在家门口、于细微处享受到文化获得感。


                                                                               威海市文登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1年12月2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