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投标】威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文登分中心:“四零”服务提升招投标营商环境“五维”立体实效
发布日期:2022-11-10 09:1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文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字号:[ ]

 

案例简介

 

关 键 词:创新“四零”服务

涉及领域:招标投标

服务对象:市场主体、代理机构、招标人

取得成效:今年以来,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提高效率、优先保障”的原则,创新“四零”服务举措,立足政策文件“本手”,巧出助企纾困“妙手”,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切实推动招投标营商环境迭代升级。

 

案例详情

今年以来,为纵深落实国家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创新“四零”服务,转作风、提效能、办实事,多措并举着力提高文登区招标投标交易环境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提质增效,切实为交易主体降本减负。

全程交易“零成本”,提升营商环境服务“高度”与“深度”。依托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荣成、文登、乳山三个分中心率先实现建设工程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实现了项目立项、招标文件制作、公告发布、获取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编制、投标、开标、评标、定标、中标公示、合同签订、档案管理等全流程“无纸化”模式。目前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土地交易、产权交易、国企采购5大类项目均已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通过CA数字证书免费办理、电子保函应用、移动APP掌上业务办、免收3A级单位招标工程投标保证金,搭建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等多种措施,有效减轻企业负担,从“硬环境”高度提升服务效能,截止10月底,CA数字证书免费办理为投标人节省办理费用约15余万元;电子保函的应用及免收3A级单位投标保证金,减轻企业沉淀资金近3000余万元;交易全流程电子化,至少为企业节约标书工本费、资料打印费、往返交通费等交易成本约240余万元。

健全机制“零差评”,提升营商环境服务“力度”。按照全区“转作风、提效能、办实事”专项行动要求,结合中心业务需要,成立“阳光交e”党员服务队,健立“1+5+N”,即以主要负责人为核心,5名分管领导与业务骨干,多方面服务的工作机制;汇聚“纵向及时汇报、横向协作配合”的工作合力,坚持“五个亮明”清单式落实原则,对反映问题亮明清单事项、亮明具体措施、亮明责任人员、亮明完成时限、亮明进展情况,采取首问负责制、主动上门指导、积极靠前对接等落实措施,不断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今年以来,为区卫健局、教育局等招标采购单位提供上门服务3次,靠前服务对接区重点民生项目6个,解决项目推进问题15个。 

周到服务“零距离”,提升营商环境服务“温度”。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招投标法律法规、交易平台操作流程、营商环境政策文件等,定期会同业务人员为企业提供惠企政策送上门等“保姆式”服务;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于企业在招投标中提出的困难做到即访即办、组织会办、跟踪督办,合力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以“软环境”质量提升服务效能。今年以来,共举办系统操作培训会2次,开展服务市场主体特色主体活动2次,开展政府开放日活动1次,举办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2次,为企业提供上门服务20次。

服务提档“零障碍”,提升营商环境服务“速度”。积极探索个性化服务举措,打出“容缺受理、绿色通道、远程异地、隔夜评标、24小时办公”等系列组合拳,助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疫情期间,为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设立“绿色通道”,在全市完成首个开评标工作;为3家土地竞拍企业实施“远程服务”,确保顺利成交土地10宗,成交金额达10.2亿元;为两家因疫情静止无法拿到项目资料的企业主动提供容缺受理方式办理电子CA锁,顺利参与项目投标;为首个拟采用跨地市远程异地评标方式开展的项目提供靠前服务,积极与烟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沟通远程异地评标开展注意事项,实现我区跨地市远程异地评标政府采购项目“零”的突破。为总投资额约1.2亿元、分施工16个标段和监理3个标段的区重大项目及时开通“重点项目特殊服务通道”,提前制定工作预案和评标机制,保障历时26个小时的开评标过程顺利推进,圆满完成全区首个隔夜评标重点项目封闭评标的全程保障服务工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