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力量!(上)
发布日期:2022-03-30 15:4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文登区卫生健康局 字号:[ ]

疫情就是战情,

一个岗位就是一座堡垒,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自疫情发生以来,

威海市文登区卫生健康系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挺身而出,

冲锋在前,

英勇奋战,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生命防线。

赵志兵

“身为党员,就要冲锋在前!”

赵志兵,中共党员,党龄20年,威海市文登区环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21:00接到临时支援威海的通知时仍在转运核酸标本,考虑到一同支援的同事可能未带物资,转运完标本后,立即返回单位准备物资,彻夜未眠。凌晨2:50,挨家挨户接送支援的同事到达威海市文登区卫生大厦集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冲锋在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朱凤祥

“把节约的每一分钟都留给群众!”

朱凤祥,中共党员,党龄3年,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脊柱脊髓科(三)副护士长。

3月9日凌晨加入威海市文登区支援主城区志愿服务队,防护服一穿就是二十多个小时,不敢喝水上厕所,把节约的每一分钟都留给采样居民,尽最大努力减少待检人员的等待时间。

孙长江

“后勤人员,一样可以冲到战‘疫’一线!

孙长江,中共党员,党龄2年,威海市文登区妇女儿童医院总务科职工。

作为后勤人员,他主动应战,连续4天参与“白+黑”的工作模式,在采样点协助医护人员维持现场秩序、解答群众疑惑、搬运医用耗材,并参与消杀工作,趁着等电梯的间隙蹲在墙角稍作休息。

陈怀玉

“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陈怀玉,中共党员,党龄10年,威海市文登区大水泊中心卫生院中医科副主任。

774个日夜,坚守在威海国际机场分流点与国内到达采样点,24小时在岗,两点一线生活,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以牺牲自我展现党员的先锋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党员的担当信仰。

姜红彩

“不怕苦,不怕累,以坚守之姿展现党员担当!”

姜红彩,中共党员,党龄8年,威海市文登区妇女儿童医院儿科病房护士长。

身兼多职,在院内儿科护理、疫情防控、预检分诊、核酸采样、发热门诊等岗位轮流工作,连续3天每日忙碌近20个小时,连轴作战让她疲惫不堪,但依然保持微笑,耐心解答群众的每一个问题。

王小龙

“分秒必争,‘疫’往无前!”

王小龙,中共党员,党龄8年,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康复医学科工作人员。

疫情防控以来作为威海市文登区应急第一梯队队员,多次参与疾控中心流调工作。以疾控中心为家,常常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钟才放下手头的工作,做短暂的休息调整。

于潇楠

“这点伤算什么,我年轻,我能行!”

于潇楠,中共党员,党龄1年,威海市文登区卫生健康局基妇科科员。

3月6日晚,在收到指令负责交通卡口联络及隔离转运工作后,不到三天的时间里,连续在岗工作60多个小时,每天最多睡3个小时。7日凌晨,在工作中扭伤了脚,但依旧带病坚守。

8日晚,肿胀的脚已无法穿鞋行走,在同事的劝说下才入院治疗。病房中,他经常是一边打着点滴,一边打着电话调度工作。为了不打扰同病房患者休息,他常常晚上独自坐着轮椅在医院走廊工作至凌晨四五点钟。

王爱萍

“所有的困难在疫情面前都是小事!”

王爱萍,中共党员,党龄9年,威海市文登区葛家中心卫生院外科护士长。

本次疫情以来,一直在威海市文登区疾控中心采样队执行采样任务,她和队友们24小时不间断地奔赴各个风险点进行入户核酸采集,几天下来,她的腿累到一直不自主打颤,双手也由于反复消毒已多处皴裂。她顾不上劳累、疼痛,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所有的困难在疫情面前都是小事,共产党员必须用快速、高效的行动,筑起百姓的安全防线。”

威海市文登区界石镇卫生院采样小分队

“跋山涉水,打通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

王天华,中共党员,党龄16年,威海市文登区界石镇卫生院副院长。

毕建芬,中共党员,党龄16年,威海市文登区界石镇卫生院财务科科员。

孙燕霞,中共预备党员,威海市文登区界石镇卫生院院感科主任。

他们身着厚重的防护服徒步行走在布满积雪的昆嵛山上,为位于海拔923米的昆嵛山转播台工作人员采集核酸,打通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