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案例简介 关 键 词:人才体系、产学研结合、人才层次 涉及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 服务对象:高技能人才 取得成效:我区共有36家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备案企业和2家社会培训评价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年培训高技能人才1100人次以上;涌现了天润曲轴洪建钻卡、荣贵平衡机、王冰数控车等一大批以技工名字命名的优秀改进成果;全区拥有全国技术能手3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高技能人才类)1人,齐鲁首席技师1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4人,省技术能手16人,威海市首席技师42人,威海市有突出贡献的技师27人。 案例详情 为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区人社局立足于服务重点行业、支柱产业发展,加快培养了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推动了“文登制造”向“文登智造”的转型升级,助力全区工业振兴。 一、坚持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我区自2006年开始实施“金蓝领”培训工程,十六年中培训范围、培训工种不断扩大,由原来的机械制造业扩展到各大优势产业集群,共为150余家骨干企业培训30多个工种16000多名高技能人才。目前,我区共有36家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备案企业和2家社会培训评价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建立了以企业自主评价为主,技工院校金蓝领培训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等重点人才培训工程为辅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年培训高技能人才1100人次以上。同时,我们发挥1家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省技师工作站、5家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7家威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师资、技术、设备方面优势,辐射带动众多企业从业人员培训成才。 二、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创新体系 区政府制定出台了《鼓励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扶持奖励办法》,连续3年每年拿出8000万元,对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技改创新进行贴息扶持,鼓励高技能人才参与项目研发、技术革新和现场攻关。组建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工作组,积极开展工艺改进周、首席技师讲坛等活动,加快技能成果转化,涌现了天润曲轴洪建钻卡、荣贵平衡机、王冰数控车等一大批以技工名字命名的优秀改进成果。区骨干企业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跟踪国际领先技术动态,推广新工艺和先进操作方法,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良创新;顺意电机有限公司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首席技师徐东升潜心电机的发明创造,三年时间申报专利20多项,其中,强制内循环电机获得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为企业每年创造500多万元的经济价值。 三、改善优化各类技能人才层次结构 督促企业建立内部选人用人机制。改革人才评价方式,逐步健全以工作业绩为重点,突出人才能力、业绩和品德评价,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等倾向,目前区内天润工业、威力工具、宏安集团、供电公司等多家企业已经建立内部人才评价机制,从最基层为技能人才成长畅通道路,提供支持。同时,积极挖掘区内优秀技能人才。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文登区首席技师、文登工匠评选以及深入企业走访等多种形式发掘优秀技能人才,对于技能水平领先,企业评价良好的人才纳入优先培养对象行列,积极推荐其参加各项培训、技能竞赛项目和技术革新成果和专利研发团队以及人才项目评选,保证人才培养不断层、不断档,为高层次人才项目申报打基础。目前全区拥有全国技术能手3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高技能人才类)1人,齐鲁首席技师1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4人,省技术能手16人,威海市首席技师42人,威海市有突出贡献的技师27人。高技能人才数量在全市遥遥领先。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推行规模以上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为企业评价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部分企业开展特级技师选拔上破题、在选树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等省、国家级高技能人才项目上再有新作为,瞄准高技能人才建设的高地,发起冲击,为全市高技能人才建设再立新功。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