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案例简介
关键词:重点实验室 科技创新 涉及领域:创新平台 服务对象:企业 取得成效:重点实验室是我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截至目前,我区已拥有各级重点实验室10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9家,覆盖了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海洋科学与技术、医药卫生等多个技术领域。
案例详情
区科技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大力规范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科技交流与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 一是科学布局 提高本土科研创新能力。 区科技局引导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促进科技创新、聚优人才、产业升级、空间统筹,使区域科研创新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及时做好市级重点实验室的创建工作,培育和储备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创新基础好的企业,提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的积极性,为冲击国家级、省级平台做好梯队建设。2022年,我区新增市级重点实验室3家,分别是威海市海产品活性因子重点实验室、威海市绿色化学制药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威海市水性环保工业涂料制备及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我区海洋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创新能力较弱,通过威海市海产品活性因子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研究突破海产品活性因子获取及应用的生产关键科学问题、瓶颈问题,解决海产品精深加工重大技术难题,可迅速提升我区在海洋生物医药领域的竞争力。 二是强化重点实验室建设。 区科技局通过定期调研、深入挖掘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科研人员培养与省部级重点项目承担等,朝着高层次重点实验室方向发展。指导在建重点实验室提质升级、改进运行机制,通过定期督导和现场考察等方式,及时了解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加大监督指导力度,力争在硬件建设和软件环境均取得较好的绩效。其中,依托整骨医院及哈工大建设的“威海市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获得威海市科学技术局为平台建设拨款30万元,整骨自筹资金1225万元全部用于实验室建设。目前共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6项;培养研究生5人,中级职称6人,实验室管理人员2人;发表核心期刊10余篇,SCI收录论文1篇,获得省科技进步奖3项,省中医药奖7项,省药学会奖1项;顺利结题验收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三是指导重点实验室验收。 区科技局重点指导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承担的“威海市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奥文电机承担的“威海市电机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对照《威海市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和任务书要求,加强实验室建设,做好市级重点实验室验收准备工作,推动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发展。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