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鞠洪泉、毕明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文登区在保护、传承和弘扬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先后编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上中下卷)、《威海市文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道遗韵——文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辑》等,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图文并茂的详细介绍。市民文化中心四楼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的文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对大众进行免费开放。每年结合“非遗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对文登鲁绣、胶东花饽饽习俗、草柳编、文登布玩具制作工艺等非遗项目进行集中展示与宣传。鲁绣博物馆、文登花饽饽历史文化展馆、李龙文化展馆、酒文化主题馆等非遗专题馆相继开放,广泛普及和宣传我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区文化馆“艺彩龙乡”非遗志愿服务队常年开展非遗“四进”等多个活动,其“传承非遗文脉•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在2020年荣获山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区融媒体中心拍摄非遗剪纸、非遗鲁绣、非遗石雕技艺、葫芦烙画等短视频100多条,通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的《山东手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栏目进行宣传,提高文登非遗知名度。 二、加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通过非遗普查及大量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建立起完整的传承人资料库。目前,文登区共有非遗传承人79人(3人已逝),其中省级传承人1人,威海市级传承人14人(2人已逝),涌现出田世科、林荣涛等多名行业领军人物。2022年3月,根据上级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研究制定《威海市文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实施细则》,规范传承人的申报与认定,明确传承人应尽传承义务及所享权利,强化对传承人的服务和管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免费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场地和设施,鼓励传承人利用市民文化中心四楼的非遗展厅和小型演出厅等公共文化场馆举办“非遗大讲堂”和“非遗课堂”等活动,组织协助传承人免费参加文化产业博览会、胶东文化街文化艺术品展销等展览展示等活动,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和宣传活动。商务部门积极进行花饽饽产业项目的人才培训,累计培训人员1000余人,举办“胶东花饽饽及民俗面点”大赛,为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促进乡村振兴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三、探索非遗和产业融合新路径。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走合理利用与传承发展相结合路子。依托现有的非遗项目,文登区内先后成立“文登区花饽饽协会”、“田世科技能大师工作室”、“文登区草柳编合作社”、“文登区剪纸协会”等组织,发挥非遗传承人的带头作用,引导非遗项目涉足产业发展。目前,花饽饽、鲁绣等已通过规模性生产,以特色产业产生了良好经济效益,既合理利用了我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进一步推动了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商务部门以“花饽饽”为重点,推动非遗产品通过直播带货销售,举办“2022年首期花饽饽直播培训班”,金长林、九九食品、鑫圣通等40多家花饽饽企业和业户参加训,引导规范花饽饽企业在抖音短视频带有“#文登花饽饽#非遗传承”话题式样,加速花饽饽非遗项目的产业化、规模化、时代化。目前全区已有花饽饽生产企业和小作坊200余家,从业妇女1.2万人,总产值达到3亿元,产业发展呈蓬勃发展、上升态势。 四、强化非遗教育体系建设。教育部门成立非遗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学校制定非遗教育活动方案,落实“非遗进课堂、进课程、进校园》。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校非遗教育项目,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普及非遗传承教育。天福小学、实验中学开展胶东花饽饽研究,文昌小学开展剪纸学习活动和“中医药”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实验小学举行“串黄河”研学旅行活动,柳林小学的“海盐”和柳编研究独树一帜,宋村小学开展“李龙文化”研究,城区多家小学都组织学生到鲁绣大师田世科工作室学习鲁绣技术。据统计,全区中小学针对非遗传承教育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40多次,激发青少年对非遗的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 下一步,我区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促进非遗文化进一步传承,推动非物质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一是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非遗传承人是传承传播发展过程中最宝贵的人力资源。结合即将开展的第五批文登区级非遗传承人的申报工作,文旅部门将认真履行申报、审核等程序,认定一批德才兼备的“非遗工匠”,充实传承人队伍,保障非遗传承的持续性。教体局制订《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将非遗教育纳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并从传统美德、文学、音乐、武术、美术、书法、技艺、节日、民俗、医学十个方面进行详细规划,确保“非遗文化从娃娃抓起”落到实处。 二是用好新媒体宣传推广。区融媒体中心继续通过新闻、专题、专栏以及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等综合媒介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宣传。商务部门计划开展短视频培训,建立新媒体宣传矩阵,促进直播带货,加速产业化和规模化建设,带动花饽饽产业的保护和传承。将在6月份重启直播课程线下培训,从剪辑技巧、账号定位、脚本策划、直播话术、数据分析等各个方面对花饽饽企业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培训孵化100个抖音蓝 V 账号,形成文登花饽饽非物质文化产业的新媒体宣传矩阵。 三是扶持非遗文化产业发展。培养优秀带头人,将非遗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有机结合,将鲁绣、花饽饽等优秀产品纳入“山东手造”,支持建立“非遗工坊”,鼓励“手造”进景区、进街区、进场馆,多举措拓展销售渠道,推动非遗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让非遗活起来、旅游火起来。商务部门将选取金长林、金穗朵、悦蒸坊、益养德康、九九食品、大地食品等20家企业为重点培育对象,建立“小升规”纳统企业培育库,落实各方面扶持政策,强化精准扶持,全力推动形成一个,既有“龙头引领”,又有“百花盛开”的非物质文化产业集群。 威海市文登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6月8日 联系人:李芮 联系电话:0631-8452426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