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93号进一步做好我区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2-08-25 10:0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文登区文化和旅游局 字号:[ ]

陶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区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文登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浑厚,自古以来就享有“文登学”的美誉。为保护丰富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我们在发掘、保护本地传统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以文塑旅,推进乡村文旅融合。创建文化景区,打造了以国家级非遗“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为主题的AAA级景区李龙文化民俗园、弘扬红色胶东文化的AAA级景区天福山红色景区和千年古县士学文化文山公园景区。打造了耕读小镇、春分小镇、西洋参小镇等一批文旅IP小镇,培育了中国漫画村、围棋村、设计谷、舞蹈村等特色文化村庄。推出了国家级非遗“秃尾巴老李的传说”舞台剧《李龙传奇》。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加大对高村镇万家村万家梁氏庄园等古村落的保护利用,推出慈口观温泉民宿、樱红石语等一批精品民宿;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培育胶东花饽饽、脉田糖瓜、刺绣、剪纸等一批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组织串黄河、丑秧歌等传统民俗表演,打造乡村好时节;充分挖掘农耕文化资源,重振李龙山会、龙母庙会、乡村大集等精品乡村文化活动。

提档升级,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动村庄变“景区”,培育民宿集聚区和精品民宿,促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目前,高村镇慈口观村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界石镇六度寺村获得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米山镇西铺头村、泽库镇港南村、界石镇三瓣石村等11个村庄获评山东省景区化村庄。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各项创建和储备工作,计划按照省级旅游民宿聚集区标准指导培育高村镇、界石镇提档升级;培育张家产镇邹家床村、高村镇万家村、大水泊镇初家村、泽头镇峰山村、泽库镇尹家村、界石镇晒字村、葛家镇西谭家口村等一批景区化村庄;指导泽库镇港南村、界石镇三瓣石村、文登营沟于家村等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指导昆嵛山樱桃节、西洋参文化节等节事活动参加山东省乡村好时节品牌活动,促进乡村旅游,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宣传,营造传承保护民俗文化的浓厚氛围。为弘扬我区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达到向全民普及非遗知识的目的,我们于2009年编纂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上中下卷)、《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线索实物登记表》(文登卷);2012年编排视频《秃尾巴老李的传说》;2014年8月编撰《威海市文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书;2019年编辑出版了《古道遗韵——文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辑》。2015年12月,位于市民文化中心四楼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的非遗展厅重装后正式对外免费开放,截止2021年4月底,共接待了三万多人参观学习。同时,为了将更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不同形式带给人们,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粹,区文化馆于2019年成立了“艺彩龙乡”非遗志愿服务队,先后开展了“走进瑞云祥田园养老公寓”“走进秀山社区”“走进温泉社区”“走进港南赶海节”“非遗传承入校园·艺韵沁香值心田——走进柳林小学”等多个活动,其“传承非遗文脉·助力乡村振兴”项目于2020年1月在山东省2019年度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活动中被推选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此外,我们大力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与区内多家中小学和高校合作,鲁绣、胶东花饽饽习俗、剪纸、泥塑等多个项目的传承人被聘为校外辅导员,每年进校园100多次;在区文化馆公众号上开设了《云采非遗·古韵文登》专栏,定期推选区内非遗项目介绍。

传承发扬,将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完美结合。为培养传承人,规范传承人应尽义务及所享权利,我们已根据上级相关文件制定本区的传承人管理办法,对现有传承人的义务及权益以及评选传承人方面做出详细规定,为传承人免费提供传授场地及设备,鼓励传承人开堂授课。以花饽饽为例,目前,共有花饽饽传承人11人,其中威海市级传承人2人,涌现出一批该行业的领军人物,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威海及文登电视台和多家报纸专题报道。两年来,我们累计培训失业人员1000余人,举办 “胶东花饽饽及民俗面点”大赛,培养和发掘出一批农村使用人才,为促进乡村振兴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开展第五批文登区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进一步扩充传承人队伍。进一步扩充传承人队伍。



威海市文登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6月13日


联系人:王辉

联系电话:0631-8455808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