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月3日,在全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培训会上,文登区以《数字赋能 互通互联 “三个聚焦”推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提质增效》为题,作为全省唯一县级市做工作经验交流发言,介绍文登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相关工作做法。 近年来,文登区在省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化试点的基础上,围绕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群众办事的目标,持续推进档案服务信息化、便捷化、精细化建设,实现了“一点存档、多点服务、全面贯通”,全面提升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水平。 聚焦“信息化” 打造“智能式”档案管理服务平台 深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以成果运用为导向,打造便捷高效、数据共享的经办服务模式。一是推进档案信息化扫描。早在2020年5月,文登区对库存5万余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新增档案进行即时扫描,确保数据库的完整性和持续性,平均每月扫描400余册,目前已扫描1.7万余册。二是推进电子档案信息共享。将6.7万份数字化档案接入业务操作系统,实现电子档案系统与社保经办系统的对接整合,工作人员在处理涉及档案业务时,在社保经办系统的电子档案模块可以直接调取档案信息,目前,每月电子档案使用量能达到2000余次。同时,将电子档案广泛应用于退休预审、医保退休等环节,实现业务跨部门免提取、秒联动,在此基础上,创新开展了“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应用场景集成办服务,让企业、群众“少跑腿”“快办事”。 聚焦“便捷化” 打造“一站式”档案经办服务平台 以办成“一件事”为标准,推动事项关联、表单整合、系统对接和流程再造,强化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一是完善综合柜员制服务模式。通过内部资源整合、系统升级、流程再造,进一步优化“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设置综合柜员岗16个,结合清单事项内容,一个窗口业务通办。二是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安排专人认真审核和甄别档案材料,对缺少材料的流动人员实行容缺受理,办事人只需签订容缺承诺书,在承诺时间内补齐相应材料即可。三是扩大电子档案应用范畴。结合综合柜员实际需要,通过内网搭建一个数据共享平台,辅助中台系统完成数据的实时交互,先后研发并优化两套档案管理应用程序,切实提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利用效率和服务效能。一个是公共就业综合业务办理系统。该系统融合毕业生、代理人员、失业人员档案的全部基本信息,可通过系统进行各种综合的汇总统计和数据分析;另一个是退休预审和免填表程序。文登区灵活就业人员办理退休人数占到全区退休人数的50%以上,为着力解决原来人工提取档案带来的费时、费力、安全性差、效率较低等堵点、难点,依托电子档案实行退休档案预审,开发退休档案预审查询程序,在退休预审环节,提前一个月提取退休人员数据信息推送至退休预审科,综合柜员只需几秒钟即可查询审批结果,而后通过免填表系统直接读取相关信息生成表格,退休人员只需签名确认便完成退休申报,极大提高了业务效率。 聚焦“精细化” 打造“便民式”档案跨域服务平台 在线递交材料、在线审批模式是有效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跑多次的有效手段,为此文登区坚持政务服务上网是原则、不上网是例外。一是延伸档案服务事项“全省通办”。加快推进部平台必采信息的归集录入和异常数据处理,2022年,率先在全市完成4.5万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础信息数据库的整理,2023年,率先对省集中系统内2.4万条一体化清洗数据进行完善,为全省智慧人社“一体化”平台建设夯实数据基础。目前,已为220人办理“全省通办”相关业务。二是健全24小时不打烊网上办事机制。依托省政务服务网,推进不见面审批、自助淘宝式办理、全天候不打烊服务,深化“一网通办”,确保网上办事申请及时响应、按时办结。三是优化线上线下服务“好差评”机制。投入16万元,研发“好差评”数据评价与归集系统,确保每个企业、每名群众都能自愿自主、真实评价对人社服务的感受和诉求,努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快捷、便利的服务。 下一步,文登区人社局将全面贯彻此次培训班精神,持续优化服务方式,巩固深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一点通”服务品牌,全面提升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质效,为“智慧人社”档案业务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