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统武术,讲究技道并重、德艺双修。河南小学将传统武术作为体育特色项目来发展,实现“以武健身、以武入礼,以武润德”的目的。 (1)以“三大类课程+三个年段内容” 为抓手,构建“传统武术”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师生联系和交往的纽带。为以武提质,以武润德的目标,课程开发前,学校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他们对体育项目的喜好等做了调研,邀请国际武术冠军张家振老师、文登武协张主席等领域内专家,共同讨论,以“三大类课程+三年段内容”为抓手,保证“传统武术”课程开发实施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学校以少年拳、五步拳、军体拳的习练;侠客、义士、和谐精神宣讲;感悟武术文化的深邃内涵和人生哲理三大板块内容为基本框架,分高中低三个年龄段,开设了“传统武术”“传统武术文化”“传统武术与文化”三大类课程,并就各自的关键能力、发展路径、评价方式做了梳理,让师生明确课程的方向。 (2)以“学习+训练+展示”为手段,推进“传统武术”课程建设 学,各年级每周开设一节武术课,邀请校外专业教练到校进行动作技能和套路的培训。经过三个多月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掌、拳、马步等基本动作,学会了少年拳、五步拳等基本套路。 练,学校主要采用了“个人一班级一年级一学校”四级进阶方法进行强化训练, 四级进阶式训练方法,既克服了枯燥的重复训练,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展,学校搭建各种展示平台,让学生努力展示自我风采形成成长群体。三月份的“亲子运动会”、四月份的“全民运动会”、全区中小学运动会都有我校武术节目展演,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 山东教育电视台、学习强国先后进行了报道。山东教育出版社的编辑也到校进行了采访报道。“武文化” 校本课程作为文登优秀校本课程参加了市级展示和经验交流。 (3)以“学生+家长+教师+学校” 为落点,彰显“传统武术”课程成效 “传统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让学生、家长、教师、学校都有收获。学生通过学文习武,强健身心,身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得以养成,特有的精、气、神得以彰显,纷纷以“更自信了”“遇到困难不怕了”“学习更专注了”来描述自己学习“传统武术”课程后的变化。他们也在各级各类武术比赛和展示活动中摘金夺银,一展风采。 家长看到孩子的精气神得以改善,积极配合学校,参与亲子活动,担任训练教练,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和学习习惯。 教师在开发和实施“传统武术”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通过反复的学习思考与不断的实践创新,逐渐增强主动发展意识,提高专业素养,将培养“求正进取”的河小少年当作自己的教育追求。 学校因“传统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而拥有了教育教学工作的特色抓手,走上了特色办学的发展之路。 “传统武术”校本课程被评为文登教体局选为优秀校本课程,参加市级校本课现场展示项目。此外,学校《礼遇传承中华少年》大型。武术操在全区比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并作为城区唯一一所城区小学参加全区运动会入场式的展演。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