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文登区2022年度艺术教育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3-02-08 16:5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文登区教育和体育局 字号:[ ]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0〕36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的通知,结合艺术教育工作计划的要点,我区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报告如下:

一、将音美课程与活动设为红线。

1.规范与督查并举,确保音美课程与活动保量提质。我区坚持五育并举的理念,围绕“普及+竞赛+特色”三结合的总思路开展美育教学工作,以学生全员素质提升为基础,以培养更多更高水平音美特长人才为引领,以打造音美特色为载体,以优化督导评估考核机制为手段,推动全区音美教育教学工作全面争一流。2022年,文登区教育和体育局把音美课程与活动开设持续划为红线,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触碰或越线,学校课程开设逐步规范。我区各学校严格按照艺术课程国家开课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确保艺术课程课时总量不低于国家课程方案规定占总课9%的下限,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按总课时的11%开设艺术课程,初中阶段艺术课程课时不低于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总课20%;普通高中保证艺术类必修课程的6个学分;中等职业学校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保证72学时。同时全面实施音美教育工作普及提升计划,实现惠及全体学生的美育教育,联合督导室、教研中心等部门加强督查,确保学校艺术课程的正常开设达到100%,学校常规美育教育工作高效正常运转,确保每一名学生掌握一项艺术才能。教育和体育局不定期对学校进行美育教育工作专项督查,随机抽查学校艺术课、艺术社团、课外艺术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年度评估考核。

二、强化师资建设

2.启动音美教育师资配备计划。区政府规定全区所有中小学配齐配足音美教师,且一律不得改任其他学科教学。城区小学教学班数与艺术教师配备的参考比例为:音乐学科6:1,美术学科7:1;农村小学教学班数与艺术教师配备的参考比例为:音乐学科7:1,美术学科8:1。初中、高中教学班数与音乐、美术学科教师配备的参考比例各10:1。为进一步加强音美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音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区教育和体育局进行了两批招考,公开招聘2名音美教师。二是广泛引进社会能人走进校园。配合校本课程的开设和各种竞赛、特色评选的开展,我区继续实施“艺体名家进校园”工程,各中小学校积极聘请“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音乐家协会”“戏曲家协会”“民间艺术家协会”等社会能人走进校园担任校外辅导员,进一步充实美育教学力量。

三、加强艺术教育管理力度

3.健全管理机构。区教育和体育局为基础教育科配备专业管理人员1名,全面管理各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教育和体育局指定一名党组成员分管艺术工作。区教研培训中心配备专职音乐、美术学科教研员各1名,并建立艺术教研员准入、研修、考核机制。全区各中小学明确分管艺术教育的校级负责人和职能部门。定期组织各学校校长、分管领导参加艺术教育培训,提高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

4.教育和体育局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纳进统筹管理范围。一是扎实开展艺术教师教研、专业技能“1+1”双线全员培训。组织音美教师常年坚持课例研讨、网上教研5600余人次,常年坚持组织教师合唱团、书画团、舞蹈团等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全年累计参训人数达12600多人次。二是不断加大监控检查力度。区教育和体育局利用网络监控和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各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艺术课程与活动;其次不断加大课堂教学质量监测力度。每年6月,教研培训中心对学校进行音美教学质量监测,结果纳入评估考核体系。三是组织举办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3月至5月,开展校级展演活动。5月下旬,组织举办区级校园艺术节合唱与戏剧专项比赛活动。三是优化打造风清气正的艺术赛事。从合理分组、项目设置、整顿赛风赛纪、有效计绩四方面改革创新,逐渐优化学生艺术赛事。四是公正公平合理评价艺术教师。区教育和体育局修订并下发《文登区2021——2022学年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评估考核标准》明确规定:学校对音乐、美术教师工作业绩应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保证评价项目合理,分数安排比例得当。一是工作量。艺术教学/活动队训练/课外艺术活动等均列入工作量的范畴,艺术教师的工作量标准:中学不超过十四课时,小学不超过十八课时(中小学均含课外活动辅导所占课时)。艺术教师在配合市教育艺术团、学校行政、部门所作的日常排练和庆祝活动等,均能按工作时间记入工作量;二是教学成绩。以非笔试成绩和备课/上课检查的情况为主;三是竞赛。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比赛成绩。学校对教师的奖励,有具体而合理的规定,能够正面激发艺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奖励、职务晋升、岗位考评、增资以及工作安排、生活待遇等方面,艺术教师必须与其它学科教师一视同仁。

四、加大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配备

5.确保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配备到位。区教育、财政局在学校艺术教育方面的投入经费内容包括:学校艺术教育活动、艺术教育设施配备、艺术竞赛、教师培训等方面。文登区合理配置艺术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区域内艺术教育均衡发展,把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设施设备建设纳入我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关项目规划,并保证配置到位。区财政每年安排2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体卫艺各项联赛、体质测试和培训活动;结合争创全国“优质均衡发展县”活动,按照“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工作要求,2021—2022年全区所有中小学艺术器材设施全部达到规定标准。各学校在年度部门预算中,安排不低于5%比例的公用经费,做为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经费。

五、不断加强课外艺术活动

6.积极开展校内课外艺术活动。《文登区2022年中小学艺术教育评估标准》规定:学校应组织课外艺术教育活动,要以学生为本,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艺术、科技2+1+1”达标活动,组织面向每一位学生的校本研修活动,要抓好民乐团、合唱团、舞蹈团、书法团、绘画团等常规社团建设,鼓励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戏曲、剪纸手工等社团。全体学生参加的课外艺术活动,每周每班不少于两课时。课外艺术兴趣小组的活动,每周二至四个课时。初中、小学每人至少掌握一项艺术特长;高中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与技能,具备感受艺术美、欣赏社会事物美、表现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全区各中小学扎实开展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京剧进校园等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活动,并形成本校学生艺术教育活动的特色和传统。

7.精心组织艺术展演活动。文登区教育和体育局每三年举办一次区级综合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每年组织举办一次艺术教育成果展示活动;间年举办合唱+戏剧、器乐+舞蹈单项才艺大赛,区级民乐比赛与课堂乐器比赛间年举办,每年组织举办区级学生书画展与现场书画比赛。2022年组织“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为主题的2022年中小学生校园艺术节合唱戏剧专项展示活动,全面展现新时代我区青少年良好精神风貌,对41所学校的60件参赛作品集中展评,14个推荐节目全部获得威海市级奖项(一等奖10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获奖情况居各区市榜首,文登二中合唱、文昌中学合唱、实验中学合唱、第二实验小学戏剧、河南小学戏剧、大众小学戏剧、文登二中戏剧、七里汤中学戏剧、南海高中戏剧、实验中学戏剧获市级优秀表演奖一等奖,文昌小学合唱、张家产小学合唱、三里河中学合唱获市级优秀表演奖二等奖,实验小学合唱获市级优秀表演奖三等奖;获得市级一等奖的10个推荐节目全部获得省级奖项(一等奖5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个),获奖情况居威海各区市榜首,文登二中合唱、第二实验小学戏剧、文登二中戏剧、七里汤中学戏剧、南海高中戏剧获省级优秀表演奖一等奖,文昌中学合唱、河南小学戏剧、大众小学戏剧、实验中学戏剧获省级优秀表演奖二等奖,实验中学合唱获省级优秀表演奖三等奖,其中,文登二中戏剧同获省级优秀创作奖。

六、全面营造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8.夯实制度基础。区教育和体育局把艺术教育纳入全区教育工作要点,并制定相应细则,落实责任。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和《文登区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考核细则》,并建立长效推进机制。坚持每学年举行一次校级艺术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艺术教育活动制度化、经常化。

9.营造宣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标语、黑板报、学校网站等媒介,大力宣传“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为实施美育奠定舆论氛围。

10.激发育人动力。以实施《文登区关于进一步加强艺术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登区中小学艺术教育评估细则》和《关于开展威海市文登区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评选工作的通知》为契机,坚持开展艺术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激发各学校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坚持开展中小学生艺术非笔试测评活动,并将测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坚持发动各学校参与艺术特色评选活动,以评选促发展,推动中小学校艺术特色健康、快速发展。

七、积极推进重点项目

11.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根据文件规定,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组织各学校每季度上报落实情况,就改善教学条件、强化师资力量、改进教学方式、创新测评机制四方面上报完成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12.以《威海市文登区关于开展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的评选工作》为契机推动艺术教育特色发展。截止2022年,我区共创建了23所文登区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14所威海市级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通过创建活动,推动了我区各中小学校艺术教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办学全面开花。

13.加大师资培训,解决艺术教育向纵深发展的瓶颈。音美教师不但要具备教育教学的教研教改能力,还需要具备带队训练能力,相关科室积极深入各学校,引导学校重视音美教师专业技能的日常训练,力争每名教师都能独立带领一支王牌校队。近年来我区音乐课堂教学和学生联赛成绩逐年攀高,涌现一批能为我区美育发展做代言,主要成功经验是团队形成合力。局党委深入学校,积极推动重视团队合作,将分管领导、教导主任、音美教师、班主任、相关文化课教师等形成大团队、大合力,借力助力,用团队的力量打造更亮音美名片。我区把每周三晚上定为青年音美教师常规“集训日”,教师舞蹈团、合唱团、民乐团和书画团,每周集中一次培训专业技能,逐步提升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

14.优化考核机制、考核比重。2021—2022学年中小学目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义教教育教学部分)美育,其中艺体素养15%(艺术课堂教学3%+艺体竞赛12%)、艺体特色创建2%,音美全员素质提升考核比重达18/37。2022—2023学年,各项考核比重将进一步问计于民,在征求各学校意见的基础上,微调各项考核内容。同时积极做好艺术竞赛“加减法”。音乐类竞赛“三年轮演”。与省厅和市局校园艺术节展演制度并轨,音乐类比赛采用“三年轮演”的方式推行:前两年为单项年(第一年为合唱与戏剧单项比赛,第二年为舞蹈与器乐单项比赛),第三年为综合年(合唱、戏剧、舞蹈、器乐、朗诵等综合比赛)。为农村学校减负:单项年农村学校参赛节目由2个减为1个,综合年农村学校参赛节目由3个减为2个;器乐节目农村学校参赛人数由不少于36人减为不少于24人,其他学校器乐参赛人数为54—65人。美术类,每年继续组织中小学生现场书法与绘画比赛绘画与书法作品评选。

八、积极做好艺术教育自评公示制度

15.将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作为一项基本工作制度。根据《威海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全市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和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自2015年开始,我区开始开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和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工作。自评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确保过程规范、结果真实。区教育和体育局将加强对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的指导和管理,将自评工作纳入年终学校艺术教育考核。2021——2022学年,我区将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作为一项基本工作制度,要求各学校在全面总结艺术教育工作基础上进行编制,重点反映艺术课程建设、艺术教师配备、艺术教育管理、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课外艺术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重点项目推进,以及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制度等方面的情况。严格组织全区各中小学校抓好艺术教育常规测评工作,并向山东省体卫艺教育综合信息平台输入艺术素质测评数据和艺术教育自评报告。

九、建立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制度

16.积极推进艺术教育素质测评制度。我区教育和体育局教研培训中心自1997年开始对义务教育学段学生设置“课堂教学质量监测”活动,每学年对全区所有初中小学进行一次音乐、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抽测活动,考核结果纳入学校艺术教育考核。依据教育部学生艺术素质评价标准、测评指标和操作办法,我区2015年开始将非笔试抽测活动与艺术素质测评整合。2018年底,教育和体育局根据上级指示精神,重新拟定并颁发了《威海市文登区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学校学校根据通知精神,严格组织艺术素质测评并将测评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内容之一。

十、推进艺术教育工作全面发展

17.深入推进“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开展美育浸润暑期业务提升活动,邀请山东大学艺术学院13名专家教授开展为期7天的集中授课,音美教师专业素养和实操技能进一步提升。2022年山东省高水平艺术团遴选建设情况,在评选出的50个高水平中小学生艺术团中,我区实验小学“小红帽舞蹈团”作为威海市唯一一个学校舞蹈社团成功入选。按省委办公厅通知要求,报送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三里河中学)工作进展情况。

十一、问题与建议

18.搭建先进市与落后县区师资交流的平台,实现艺术教育均衡发展。为了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采用在农村学校特色岗位,选拔城区优秀教师特岗支教、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顶岗培训,这一做法创新、有效。我省各市艺术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济南、青岛、潍坊等市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市。建议省厅利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特岗支教”的方式,为各市搭建艺术教育师资交流平台,促进艺术教师专业、理念与教育方式快速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