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青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动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建社会组织的建议的相关情况”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文登区现有注册登记社会组织337家,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242家,社会团体91家,基金会4家。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2637家。主要涵盖养老、职业培训、文化体育、幼儿教育、医疗诊所、公益服务等方面。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广泛引导培育社区社会组织。2019年9月,区民政局联合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等14部门出台了《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指导意见》。全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区共培育60多家慈善公益类、社会工作类、社区服务类等群众急需的社会组织。环山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兴隆社区、龙山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文登营镇东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先后被省民政厅确定为“山东省社区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基地”。2020年12月,区民政局出台了《关于加强镇(街)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建设的实施意见》,2021年1月,在每个镇街成立了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是激发城乡社区社会组织活力、提升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功能的有效载体。通过降低门槛、简化程序、下放审批等方式,促进社区社会组织较快发展。 二是部门联动出台激励文件。2022年4月,区民政局、区社会信用中心联合出台了《威海市文登区社会组织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成立信用议事会,讨论通过了章程和议事程序,规范社会组织日常行为,有力促进社会组织诚信自律。2020年10月积极与区财政局、区税务局沟通协调,推动我区慈善总会、区“文登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等四家公益社会组织获得2020年-2024年的免税资格,通过积极申报,四家社会组织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三是积极帮办社会组织注册。区民政局主动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沟通对接,建立协同联动机制,采取提前介入、事先函询、办公场所联验、信息共享等工作方法,为社会组织申办人提供便利。社会组织信息实现双向推送、无缝衔接,变群众多头跑为部门间对接,减少申办人跑腿次数,努力实现“一次就办好”。 2023年2月,区民政局多次沟通区司法局、山东人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拟成立威海市文登区小蚂蚁社工服务中心进行指导,就成立需要注册资金、办公场所、领导层组织架构、成立后运行等方面商讨引导,及时解答申办过程遇到的疑难问题。威海市文登区小蚂蚁社工服务中心目前已完成注册登记,主要在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作用。 三、下步打算 以“威海红帆·益路文暖”社会组织党建品牌引领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一是打造集社会组织孵化、培训、服务、督导于一体的区级社会组织发展平台,着力解决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筹资能力弱、项目不持续、活动不规律、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在社会组织注册登记、资金扶持、办公场地、软硬件设施、运营管理、资源整合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指导行业龙头社会组织入驻创新发展基地,加强管理、服务、协调发挥枢纽作用。二是加强部门联动。主动对接区工商联、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动员有经济实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与优秀的社会组织结对帮扶,从资金上支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三是壮大公益事业的物质基础。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捐赠人可根据自身意愿选择公益项目、实施对象,精准对接需求群体,支持社会组织在矛盾纠纷调处、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司法宣传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助力解决城市发展中产生的各种矛盾纠纷,引导社会组织向上向善正能量,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发展贡献社会组织力量。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