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于所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增强老年人接收新技术的建议》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区老年人的关心和支持。提案紧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当前实际,当前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高科技给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很多老年人的生产生活设置了门槛,不能熟练地操作网上预约、网上银行、手机支付等手机APP,给老年人带来了生活的困扰。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文登区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18.3万人,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2.69万人,全区老年人口占比36%。其中,城区常住老人4.47万人,农村常住老人13.83万人。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科技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力不断加深,文登区老年人群体与数字化社会生活逐步产生适应不良的问题。如,手机扫码支付、银行自动存取款、厨房智能电器使用等,将老年群体阻断在数字生活以外,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老年人对健康码、行程码是一头雾水,需要子女或志愿者协助完成相关手续,影响了老年群体的日常社会活动。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为提升老年人接收新技术的能力,区民政局以泽头镇为试点,开展智能手机使用培训服务。5月11日,试点工作在泽头镇峰山村开展。镇民政科、社工站社工组织了7名志愿者走村入户,以“一对一”现场指导的方式,开展“关爱老年·智享生活”老年增能服务活动。通过协助村里的老人认识手机基础功能、学习使用微信功能、下载反诈APP、清理手机垃圾等,帮助老人掌握智能手机使用方法。老年人在社工的协助下,学习了调节字体大小、连接无线网、图片传送、设置输入法手写等技能,有效解决了老年人对智能产品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的问题。针对老年人“难学易忘”的年龄段特点,泽头镇社工站社工对峰山村委会成员、网格员等本乡本土的稳定志愿者进行了专项培训,保障全村老人获得随问随教的实时服务。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试点工作开展后,区民政局及时评估服务活动效果并向各镇街推广。一是建立常态服务机制。要求各镇街依托社工站基层综合服务平台,引入社工机构、新技术专业人才,建立提升老年人接收新技术服务常态机制。二是提升实时服务功能。要求各镇街至少培育1支本土志愿服务队,按照老年人接收新技术服务需求,依托社工站每月“敲门行动”,链接多元新技术专业力量,开展日常服务。三是开展多元老年服务活动。将提升老年人新技术能力活动纳入各镇街社工专业服务计划,结合扫码购物、自动存取款、网上购物、代办跑腿等“为老”服务专业活动,链动专业教师资源,逐步提升老年人日用数字技能,提升他们的老年生活幸福指数。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