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第5号助推发展预制菜项目的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4-04-20 14:2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文登区农业农村局 字号:[ ]

王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助推发展预制菜项目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文登区把预制菜产业作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坚持高位谋划推进,探索特色发展路径,围绕优化供应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三条主线,推动引导预制菜产业健康、有序、高效发展。

一、目前工作进展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产业推进机制。制定了《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协调机制》,成立由区委、区政府分管同志牵头的领导小组;出台了《文登区关于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暂行)》,重点抓好建设原料基地、培育壮大企业、发展冷链物流、开发多元产品等16项重点任务;结合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为骨干企业逐一安排“一对一”服务联络员,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二是坚持三产融合,拉长产业价值链条。一是原料供给端。严把质量关,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建“三品一标”产品312个,整合1.2万亩海域,规划打造蓝色种业园区,布局海参、鱼类、贝类等6大功能区,获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正在争创国家级海洋牧场;二是研发生产端。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与盒马鲜生、思念、御香坊等40余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天海藏、三井物产等知名企业提供定制产品。目前,我们正在对接国家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共同开展营养健康配餐等系列产品研发;三是销售推广端。广辟渠道,坚持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发力。预制菜年线上销售突破3亿元,出口额达3000万美元。

三是充分挖掘优势资源,丰富产业发展业态。目前,我区已形成6大系列规模预制菜特色产业,包括海洋食品、面点加工、蔬菜加工、肉食加工、药食同源、休闲干果,培育起了“旺和”调味生鲜、“蓝色海域”厨房快线、“金长林”花饽饽、“山泰”营养团餐、“悦记飘香”酱卤肉、“中甄道地”西洋参、“中粮”坚果等20多个市场占有度高的自有品牌。

二、下步打算

在提案中,您为我们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们将积极采纳,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下步,将抢抓市场机遇,坚持问题、目标导向,从原料端、生产端、销售端同步发力,加快布局完备的上下游产业体系,抢占市场份额,推动预制菜产业协同发展。

一是原料端实施农产提标行动。以116个“三品一标”产品为抓手,围绕良种培育、绿色技术、标准体系、品质评价等关键环节,加大培训力度,优化栽培管理措施,规范饲养防疫标准,繁育推广优良品种,加快农产品品牌培育。依托西洋参、刺参、海马、白羽鸡、肉鸭等现有资源,立足宋村镇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优势,加快山东种业集团、福满地、瑞林禾、山东国农沃野等项目建设,搭建总规模2万亩的蔬菜种植基地,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强化技术更新、良种繁育;以禾源食品、樱源现代化肉鸭养殖加工项目为核心,打造畜禽种苗孵化、屠宰、饲料和熟食加工基地;以争创国家级海洋牧场为契机,加快汇海、海宽、银泽生物等10余个项目进度,建设蓝色种业园区,引导资源要素向品种选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集聚,确保高质量原料农产供给稳定。

二是生产端打造特色产业园区。以西部工业园和优势产业镇为载体,布局特色预制菜产业园区,着力培育一批预制菜龙头企业。依托西部工业园载体平台,实施食品科技创新园项目,吸引上下游食品企业入驻园区,推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聚发展;在龙山街道、侯家镇布局花饽饽产业园,创新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等模式,深挖“文登花饽饽”等产品内涵,发挥非遗传承人的引领作用,建设花饽饽文化长廊,完善标准化冷库、仓储物流中心、网络直播间等硬件设施,打造花饽饽全产业链条;以泽库镇为中心,建设海洋食品加工产业园,研发海鲜调味品、干类海苔、紫菜、自热海鲜火锅等海洋食品预制菜。同时,引导海府水产、旺和食品等企业实施升级改造,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研发,深挖“鲁菜”、地方特色菜肴资源优势,推出春节、中秋等“一站式”节日套餐,“胶东农宴”“渔乡家宴”等特色产品,全力抢占传统节日市场。

三是销售端构建营销监管体系。以电商带货搭建营销平台,与快手、淘宝、京东、美团优选、天猫超市等平台联手,探索完善线上销售推广模式,扩大电商团队规模,引进专业直播人才,采取灵活合作方式,探索电商公司、网红达人现场直播带货多种合作模式。以质量监管保障食品安全,建立加工企业名录、原料供应企业名录,严格原料质量管控,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检,着力构建以原辅料采购管理、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和销售管理为核心的食品生产追溯信息链条,切实保障产品质量,加强与省团餐行业协会、预制菜行业协会的对接,开展深度合作,抢占市场份额。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