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55号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4-05-16 15:0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文登区科学技术局 字号:[ ]

周梁亮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部分企业创新意识不强”问题。

1.关于“有的企业重生产轻研发,对科技创新有包袱顾虑”的问题。2023年以来,我局走访了大量企业,走访过程中企业普遍反映后疫情时代很多企业受疫情和国际形势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订单不足、经济严重下滑,因此,上述问题和现象的出现在面上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更多企业考虑先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有可能尝试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投入。科技局通过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提高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信心来切实解决这一矛盾问题:一是迭代升级科技创新政策。出台了《威海市文登区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扶持意见》(威文科字〔2023〕5号),从高新技术发展、创新平台、科技发展计划等六方面配套了11条具体政策。二是做好政策宣传。召开了《威海市文登区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扶持意见》(威文科字〔2023〕5号)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组织我区企业积极参加省、市、区科技部门组织的线上线下各类科技政策培训会,2023年参加各类培训人数累计400余人次,保障企业全面了解各级科技创新支持举措,争取企业对科技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三是争取各级政策资金支持。到2023年底共为企业争取省、市、区资金共计2818.3万元,共惠及160余家企业。四是构建“金融+科技”机制。召开银企对接会,组织银行与企业进行“一对一”对接,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有力解决了当前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落实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备案及贴息等政策,截至目前,为我区迈世腾、润福堂海洋科技、金象建筑配套等7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批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7.2亿元。

2.关于“2023年以来,我区48%的企业没有科技研发项目”问题。科技局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一是建立了“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服务,鼓励企业不断攀新上高。逐个走访对接有潜力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形成工作台账,进行分类管理、精准服务,到2023年底219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6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入库。二是针对我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精选一批重大攻关任务,推行“揭榜挂帅”等项目遴选机制,全力帮助企业争取各级科技项目。目前,顺意电机、天辰环保等6家企业成功获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鸿通管材、大德兴、康好生物承担的3个省级项目均顺利通过验收,迈世腾科技、诚弘制药2家企业成功进入威海市2023年“卡脖子”攻关项目征集库;银泽生物、长和光导申报了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

二、“关于‘卡脖子’技术攻关力度不够”问题。

科技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研项目、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资金保障等要素一体化配置,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一是实施核心关键技术攻关计划。深入开展创新链体系工程,结合我区产业发展基础,实施一批重大关键技术项目。组织银泽生物科技与鲁东大学、万和七彩与山东果树研究所联合申报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提升农业良种工程种业企业创新能力;指导天润工业、长和光导、奥文电机、宏安集团、润辉生物、鸣川汽车等企业参加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不断提升重点企业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省、市各类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活动,努力争取省市立项支持,鼓励宏安集团、迪嘉药业等行业骨干企业参加市级“卡脖子”攻关项目征集,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助力企业健康发展。二是实施研发投入攻坚突破计划。完善“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机制,发挥科技部门创新组织者作用,推动创新专家团队与企业共同凝练科技需求、共同设计研发任务、共同组织科技攻关、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精准运作”模式,统筹项目、企业、人才、平台、金融等科技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鼓励森鹿皮业、正大环保、昆嵛电缆、宏安集团等企业积极承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推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2023年规上工业企业中研发投入总额达到12.2亿,其中“零研发”企业76家,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71.3%。

三、关于“科技创新人才引留难题仍未破解”问题。

1.在多举措招引外地人才方面。近年来,区人社局为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意识,不断优化创业环境,落实创业扶持政策,通过公众号、新媒体等方式宣传“第四届威海市创业大赛”等创业大赛活动,大赛启动以来,广大创业者积极响应,涵盖智能制造、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经过初赛筛选、专业辅导、现场角逐,我区企业成绩突出,获得制造业特等奖、劳务品牌一二等奖等荣誉。近期,区人社局积极宣传“第七届山东省创业大赛选拔赛暨第五届威海市创业大赛”,多方力量发动企业踊跃报名。通过多形式的创业政策帮扶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选树创业典型,发挥创业典型引领作用,拉动高质量创业氛围。2024年初,组织重点企业召开“人才编制“蓄水池”引进青年人才推进落实工作会”,会同重点企业共同梳理完善人才编制“蓄水池”政策体系。会后,结合企业反映的相关问题,对原有的政策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加大了区财政政策倾斜力度,将引进青年人才的社会保险等费用列入区财政负担范围,进一步减轻企业引人用人成本,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效政策保障。

2.在多手段培养本土人才方面。近年来,区工信局、工商联通过政治引领、主题教育、外出培训等多种形式大力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一是组织我区30余家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或二代企业家赴上海、杭州等地,参加文登区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智能制造培训班,邀请知名专家讲授《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背景下的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经营法律风险防范》等课程,为培育创新型企业家打好基础。二是邀请精益管理与运营人才培训方面专家黄杰老师和临工集团副总经理冯冲着重从安全生产、技术改造等方面进行专题授课;邀请JS环球生活执行董事、九阳集团联合创始人黄淑玲进行主题分享《建立创新模式,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是组织我区青年企业家参加省市各级部门组织的山东省中青年企业家培训班及民企新一代接班人阿里巴巴对标学习专题培训班、齐鲁经营管理人才训练营、威海市新生代企业家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班、“新时代·新机遇”制造业企业新媒体运营能力培训班、威海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暨市属国有企业质效提升专题培训班、威海市企业家“青蓝偕行”工程•名家讲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观摩座谈活动等培训,搭建了与区内外企业家相互认识交流的平台,增强了青年企业家对现代企业发展的管理、企业智能化改造等方面的认识,为企业开拓思路、锐意进取提供经验和借鉴。

3.在多方面做好服务保障方面。认真研究并积极宣传《关于深化提升文登英才计划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医疗、文旅领域人才政策的若干措施》,用政策引导、鼓励企业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2023年区科技局积极赴企业开展走访调研110次,摸排汇编企业技术攻关难点问题24项,结合企业需求,开展政策宣传,组织威力工具、宏安集团、道地参业等我区重点企业赴天津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等7所高校院所开展对接交流。对接过程中围绕新材料、高端化工、智能制造、西洋参精深加工等领域,达成校企初步合作意向十余项。为加大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引进力度,区人社局进一步修订完善《高校毕业生聚集计划》,扩大生活补贴享受范围,取消硕士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年限要求,放宽至35周岁以下,并对“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加大补贴支持力度,此外对毕业生返乡、购买首套住房也给予一定补贴资助。政策进一步向毕业生就业、返乡、住房等领域延伸,全方位促进毕业生向企业流动。同时,为加强高校学子对文登的感知认知,定期举办“印象文登”系列活动,今年以来,举办了2024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交流会、文登籍学子名企行以及重点企业高校行系列活动,通过座谈交流、探企访企、校园招聘等多种形式,加深大学生对文登的了解,吸引青年人才来文就业创业。



威海市文登区科学技术局

2024年5月16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