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20号构建新型居家养老和医养结合养老综合服务体系方面的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4-05-16 14:4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文登区民政局 字号:[ ]

初英芳、冷雪娇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构建新型居家养老和医养结合养老综合服务体系方面的意见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文登区委、区政府为积极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资源整合、联动共建”的养老服务机制,逐步建立起与区域人口需求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23年底,全区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0.9万人,占总人口的37.9%,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目前,文登区共有备案的养老机构49家(其中五级1个、四级5个、三级12个、二级21个、一级7个),床位数11854张,其中护理型床位数10262张,入住老年人近7000人,从业人员1055名,其中持有养老护理员证的达到587人。全区拥有17个“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16处基层医疗机构与49个养老机构全部签订巡诊协议,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达100%;全区公立医院均完成“老年友好型医院”建设,老年友善型医疗机构占比100%,所有医疗机构均开展安宁疗护服务。

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区民政局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推行便捷化“原居享老”和多元化“社区为老”服务,不断破解“家门口”养老服务供给不足难题,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构建四级养老服务网络,织密织牢“运行网”。在区级,以区政府综合管理平台为基础,搭建区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根据老年人需求类型、定位分布等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为老年人提供20余项“菜单式”便捷养老服务,打造“15分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在镇街,指导社区(村)精准掌握、定期摸排老年人的“急难愁盼”,每月统计汇总辖区老年人需求,统筹调配社会力量和为老服务资源。在社区(村),有效整合社工、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力量,与党员干部“双报到”、志愿服务等工作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了解掌握区域老年人真实需求,精准提供探访关爱、康复保健、心理辅导等服务。在家庭,把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连续两年实施家庭养老床位适老化改造任务,截止2023年底,累计完成改造1876户。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分类分级探访关爱服务,每个月不少于一次,节假日加大频次。

(二)创新三种养老服务供给,拓展服务“新途径”。一是深化拓展“机构+养老”。发挥3家连锁运营养老机构的规模化优势,将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延伸辐射到社区、小区、家庭,创新实施“1+X+N”养老服务新模式,即运营1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辐射带动X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组建N支养老志愿服务队,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养老服务。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委托专业养老机构市场化运营8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按照老年人需求进行“私人订制”,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二是创新推动“物业+养老”。建立健全服务制度机制,推动物业企业延伸服务触角,盘活利用95处社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承接助医、助急、助行等7项服务,协助链接爱心社会组织开展上门探视、代买代缴、精神慰藉等5项服务,截至2024年5月,全区189个小区的52家物业企业已全部推开居家养老服务。同时,推动有需求的物业企业成立社工组织,招募小区爱心业主、党员业主,通过邻里互助,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便捷养老服务。三是推广实施“智慧健康+养老”。融入“互联网+养老”“互联网+护理”理念,以健康评估咨询、亚健康调理、线上医院等为主题,打造了“平台+数据中心+功能服务”的综合性健康养老智慧化平台,构建起“健康管理+居家服务+健康数据”三位一体的天佑安康大健康管理服务中心,建成福泉社区智慧康养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了一站式、人性化、数字化的智慧养老服务,服务老年人3万余人次。

(三)整合四个养老服务要素,积聚保障“强动能”。一是实施政府购买服务。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每月为2100余名低保、特困、优抚对象等4类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17~60小时不等的助餐、助洁、助浴等服务,四年来累计服务老年人530余万人次,投入资金约2400余万元。二是开展为老志愿服务。将为老志愿服务作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鼓励引导各级志愿服务队以及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为老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场,惠及3.2万余名老年人。探索采取“社工+志愿”“亲邻+志愿”“市场+志愿”等多种形式,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构建多方位志愿服务支持网络。三是发动社会组织参与。动员发动72家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实施“威海红帆·益路文暖”等12个公益创投项目,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探访关爱、康复保健、心理辅导等服务,受益人数超3500人。四是积极链接慈善资源。2023年以来,通过“慈善月”“社区益基金”、日常捐赠等方式募集善款690万元,定向开展了“老年幸福餐桌”等10余个慈善项目,惠及孤寡老人5000余人次;引导爱心企业成立冠名基金,为百岁老人投保补充医疗保险。

三、医养结合养老工作开展情况

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为导向,着力在服务、管理等方面上下功夫,不断破解医养结合发展“瓶颈”,持续探索群众满意的医养模式。通过医中有养、养中有医,毗邻建设、嵌入式建设、家医签约服务、医疗机构巡诊服务和签订巡诊服务协议开通绿色通道等多种模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多渠道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

(一)关注养老,医养结合整体成效显著。文登区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鼓励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融合发展,鼓励社会力量投资举办医养结合机构,完善医养服务体系建设。目前,辖区有4处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5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4处嵌入建设,4处毗邻建设,共计有17处“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2018年,文登区被评为山东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2019年,文登区“医养康护、综合服务”、“机构医养、居家延伸”、“机构医养、两院一体”3种模式在全市学习推广;2019年,文登区医养结合工作经验在全省医养结合工作现场会上交流推广,列入全省首批医养结合典型案例,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前来文开展医养结合工作典型经验调研;先后有多家医养结合机构被省市确定为医养结合示范单位;2021年,文登区医养结合经验做法入选山东省第二批医养结合典型案例;“白求恩居家护理服务队”入选“2022年山东省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及典型案例”进行全省学习推广;2023年,威海市文登区瑞云祥康养中心入围第二批山东省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名单。

(二)融合资源,拓展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有效融合医疗养老资源,鼓励医疗机构通过兴办养老机构、毗邻建设、融合设置、签订巡诊协议等多种方式开展养老服务,全区能够开展养老服务的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占85%、三级综合医疗机构占100%,辖区所有养老机构均与医疗机构签订巡诊协议,建立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和双向转诊机制,多家养老机构内设卫生室,能够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养老机构占比100%。威海市中心医院建设颐养康疗中心,在提供养老服务的同时打造“一站式”就医绿色通道;大水泊中心卫生院建成立康养中心,真正解决了农村慢性病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的医疗、养老双重难题。区人民医院建立全省公立医院首家精神卫生康养中心,集中免费收治全区低保特困精神病患者。

(三)统筹兼顾,大力解决居家养老难题。一是送医生下乡。投资500多万元,为全区16处基层医疗机构全部配备专业化巡诊车。各镇卫生院成立基层巡诊服务队,每天巡回辖区各村尤其是偏远村庄,为农村群众尤其是老年人诊病治疗,年均服务24万多人次。二是送药品到家。文登区卫生健康局联合区邮政公司,开展“惠民送药 邮递到家”服务,群众如有用药需求,可直接联系家庭医生,家医会在第一时间开好药,并联系邮政快递员将药品送到群众手中,并为慢病患者直接办理报销手续,年均服务2800余人次。为农村高龄、偏远、行动不便居民提供上门送药服务,近三年累计服务5200余人次。三是送服务进门。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64个,家庭医生258名,对老年人进行马上访、每周访、每月访、每季访的“四走访”制度。区人民医院医共体17个组成单位全部成立“白求恩居家护理服务队”,联合家庭医生团队,为居家卧床老年人上门提供护理服务,2023年共计为3000多名慢性病留守老人、空巢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实施居家社区扩围增效行动。健全困难失能老年人政府购买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特殊困难老年人委托代理服务等制度,2024年底前探访关爱服务普遍有效开展,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保持在85%以上。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功能,推动以街道为单位,对辖区内的所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由专业养老服务组织实行连锁化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连锁化、社会化运营比例达到50%。持续为2100余名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等居家上门服务。

(二)探索“家政+养老”服务模式。推动家政服务企业拓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业务,将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家政服务员纳入养老护理行业人员培训计划,搭建“家政+养老”线上平台,打造家政养老服务中心,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一站式”养老服务。

(三)创新提升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一是建设专门认知障碍照护机构,按照省《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设置和服务指引(试行)》标准和要求,拟建设340张床位的九一合润医养照护中心,鼓励、支持并引导其设置为专门认知障碍照护机构,提升全区认知障碍专业照护服务能力,提高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服务质量。二是建设智慧养老院。鼓励山东文登整骨医院建设拥有门诊区、查体区、中医康复大厅、护理区等功能专区的高端智慧康复养老中心,改建适老化诊疗环境和设施,购买安装康复辅助器具、智能康复器材等设备,以适老化的综合设计、专业化的设施设备和诊治、贴心的照护服务,为入住老年人提供高品质高质量养老服务。

最后,感谢您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把居家养老和医养结合养老作为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有效满足老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今后,希望能够继续得到您的支持和建议,共同探讨,不断提升全区养老服务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