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许艳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农村独居老人安全健康问题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文登区老龄化率逐年攀升,广大农村地区的老龄化趋势日趋严峻,农村独自居住老年人也逐渐增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区农村常住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约占75%以上,其中,独居老年人约占10%左右。这部分独居老年人中,更多的是选择居家养老,随着年龄不断增大,在生活、健康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为此,区政府各部门采取多种举措解决农村独居老年人安全健康问题,用心用情用力提升农村独居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健全政策保障。一是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借助此次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老龄和养老工作体系,强化协调联动机制,将农村独居老年人群体纳入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系统科学谋划,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23年底,进一步完善了由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召集人的养老服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之前的34个扩展到53个。二是健全兜底保障机制。制定完善并严格落实困难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料和低收费集中托养服务、农村留守老年人定期帮扶、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等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坚持需求导向,保障符合条件的农村独居老年人享受相应权益和服务。 二、强化安全防范。一是完善综合监管制度。聚焦老年人财产安全问题,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联合金融、公安、信访等部门,密切关注涉非法集资线索。以私募基金、P2P网贷等领域为重点,做好风险线索排查处置和涉金融领域信访维稳工作。同时严格把关涉金融企业准入条件,梳理完善“投资”“理财”等32种注册名称和经营范围关键字样,完善涉金融类机构设立、变更及注销联合评估机制,从源头上杜绝风险的发生。二是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多部门深入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依法严厉打击以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等形式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问题,起诉20余人,挽回经济损失80余万元。在严厉打击的同时,开展穿透式监督,办理一起非法收购老年人手机号信息案件,起诉13人,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犯罪嫌疑人支付赔偿金,并在省级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彻底删除所有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获评山东省检察机关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三是保障老年人出行安全。进一步强化落实“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开展重要或三级以上村道安保工程,集中整治临水临崖、急弯陡坡、学校、穿村等重点路段,加装护栏、减速带及各种警示标志,累计发现问题88处,立即整改52处、限期整改36处。目前,农交路口都安装了减速丘或减速带、警示牌、路口哨兵等警示装置。四是加强防诈安全教育。充分利用政府网站、融媒体等宣传媒介,广泛、持续发布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提示,将“农村老年人普法和安全教育”纳入重点普法内容,利用重阳节等重要时间节点,走进村庄、社区,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对老年群体进行重点普法,帮助老年人切实增强法治意识、提高防骗能力。 三、加强健康管理。一是完善医养结合服务。持续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服务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健康管理服务,将健康生活方式、预防跌倒、意外伤害预防和自救等知识纳入老年人健康宣教重点。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为老年人分级分类提供差异化签约服务,为行动不便的独居老年人提供出诊服务。目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已达67.53%,并将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二是开展紧急救助服务。4.2万余部6012349话机守护老年人日常生活,利用智慧养老平台进一步完善紧急救助系统,通过终端话机或智能报警设备实现一键呼救,实现24小时应急响应。对老年人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完整录入到监管平台系统中,当老年人突发紧急情况,可一键通过救助系统向120急救中心传递信息,为紧急救助节省出宝贵时间,有力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安全。三是拓展居家医疗服务。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64个,签约家庭医生258名,对独居、失能、高龄等老年人进行马上访、每周访、每月访、每季访的“四走访”制度。各镇卫生院成立基层巡诊服务队,每天巡回辖区各村尤其是偏远村庄,为农村群众尤其是独居老年人诊病治疗,年均服务24万多人次。区人民医院医共体17个组成单位全部成立“白求恩居家护理服务队”,联合家庭医生团队,为居家卧床老年人上门提供护理服务,2023年共计为3000多名慢性病留守老年人、空巢老年人、独居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四、优化居家服务。一是实施政府购买服务。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每月为近2000名低保、特困、优抚对象等4类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17~60小时不等的助餐、助洁、助浴等居家上门服务,其中农村老年人占比达到95.3%,四年来累计服务老年人530余万人次,投入资金约2400余万元。2023年4月27日,海泰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助餐员于新宁在界石镇西庵村进行助餐服务时,发现独居老年人王士兰突发疾病生命垂危,便迅速采取急救措施挽救了老人的生命,得到家属和群众的一致称赞。二是优化老年助餐服务。广大老年人特别是高龄、失能、空巢、残疾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对“一餐热饭”的刚性需求日趋紧迫。区民政局于2019年3月在张家产镇选取顾家、因寺桥等9个村作试点,启动了幸福餐桌建设;2020年1月,市民政局在张家产镇召开了全市农村幸福餐桌现场会,在全市推广这项工作。截至2024年5月,全区共建设并运营农村幸福餐桌233处、社区食堂6家,占行政村的比例达到37.1%,初步构建起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各幸福餐桌用餐、收费等标准坚持“一村一策”,午晚餐基本为一荤、一素、一汤、一主食。233处餐桌中,有189处每天提供1餐、32处提供2餐、12处提供3餐;每顿餐费标准一般不超过10元,大多由镇街补贴2—5元,村集体补贴1—3元,老年人个人负担2—4元,提供免费就餐的有19处。运营模式方面,村级自主运营的19处,占餐桌总数的8.1%;集中配餐的214处,占餐桌总数的91.9%。三是推广睦邻互助养老。2021年以来,为探索农村养老新途径,区民政局全力打造农村睦邻互助积分养老服务体系,助推互助养老形式与“仁孝文登”文化相结合,形成以睦邻互助点为中心,多功能辐射的“睦邻互助+N”养老服务新模式,解决农村就近居家养老难题,实现农村老年人“原居养老”愿望。截至2024年4月底,全区共打造睦邻互助点556处,覆盖全部628个行政村,682名睦邻互助员为2132名老年人服务,年提供服务27.3万余次。睦邻互助经验做法入选第四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被省委改革办“山东改革”公众号、山东省民政厅及威海市委改革工作动态等刊发推广,市委书记闫剑波同志予以批示肯定。 五、开展宣传教育。利用农村大集、社区活动等重要时机,走进村庄、社区,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宣讲等形式对老年群体进行重点普法宣传。同时,加强同镇村的沟通,利用村IP广播、公开栏、微信群等方式进行民法典、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普法宣传,宣传法律法规及典型小案例,鼓励弘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六、提供法律服务。各基层法庭积极为农村独居老年人提供法律服务,与村委、网格员建立沟通机制,提早介入解决赡养纠纷,充分发挥社区、村委会的职能作用,将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矛盾升级和激化。在村居或镇街设立服务站点,对于遇到法律问题的独居老年人提供建议及意见,帮助他们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效发挥基层调解组织的调解功能,定期开展巡回法庭,基层人民法庭的法官和书记员深入辖区镇村巡回开庭,对于涉及因身体原因无法到庭参加诉讼的农村独居老年人的案件可以就地开庭,同时向在场村民以案普法,达到一案教会一片的效果;对于处理的涉及赡养纠纷等案件,积极做好当事人的调解工作,防止家庭矛盾激化,维护当事人的利益及合法权益,能够及时给付的案件做到尽量及时给付。 下一步,区民政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学习借鉴先进地方典型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健全工作制度,扩大老年人教育辐射范围,加大宣传力度,常态化开展防范化解养老服务诈骗和非法集资整治行动,不断加强对独居老年人的关心、关爱、关注,有效提升老年人法律意识,共同守护老年人生命财产安全,不断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最后,感谢您对老年人工作的关心。今后,希望能够继续得到您的支持和建议,共同探讨,不断推动全区各项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