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51号委员关于对我区旅游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的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4-05-17 14:3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文登区文化和旅游局 字号:[ ]

王晓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对我区旅游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文登区将文旅产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坚持将农文旅融合,作为文旅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作为带动群众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以农耕文化挖掘丰富文旅产业业态,以文旅产业培育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是推动节会品牌化。针对镇域文化不同特色,依托龙头产业项目,开展各类农文旅融合的节庆文化活动,通过文化赋予节庆活动价值元素,打造乡村好时节精品工程,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全区节庆文化品牌已发展到10多个,全年累计吸引游客达到百万人次以上。比如,依托昆嵛山万亩樱桃园采摘资源,连续举办了19届昆嵛山樱桃节,带动文创产品销售、特色餐饮民宿等收入实现翻番增长。

二是创建修缮红色文化展馆、打造文化村落。修缮建立了昆嵛山红军纪念馆、红旗纪念馆、宋家庄“军民共建第一村”等红色展馆以及张家产镇“西洋参文化馆”等各类文化展馆,打造出“设计村”初家、“漫画村”瓦屋庄、“围棋村”团山等20多个特色村,吸引游客们打卡光顾的同时,深入感受千年文化积淀的独特风韵。

三是充分挖掘农业旅游产品,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西洋参产业从40多年前的8粒种子试种,发展到现在全国最大的西洋参主产区,获得第105届美国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文登西洋参”品牌价值超过116.43亿元,围绕西洋参“药食同源”试点,研发了西洋参酒、西洋参茶、西洋参面膜等系列产品。

四是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建成西洋参小镇张家产镇及耕读小镇大水泊镇,打造了“昆嵛山一号公路”特色创意路段,建成了六度寺樱红石语、西谭家口观景点等7处公交驿站、15处观景平台和33处农村公交站亭,形成了完备的自驾游服务体系。同时,加快推进沿线村庄建设和景观打造,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体系,打造“一步一风景、最美环山路”。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项目资金等政策性资金,用于支持农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旅游的便利性、清洁性。逐步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开发为主体,社会资本注入为补充的多元资金投入机制。

二是面向市场,打造亮点。按照特色化农业旅游的方向,彰显“三农”本色,体现“土”字特色,让游客感受到区别于城市的乡村文化、青山绿水、田园风光,因地制宜在生态环境、民俗民情、农业生产、旅游商品等方面挖掘,积极开发新的农村旅游业态,做到旅游与文化、体育、养生、娱乐、农业相结合,做到产品多样化。

三是精心包装,大力宣传。对田园综合体、农业产业园、耕读小镇、西洋参小镇等农业旅游样报典型要精心包装,大力宣传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告位等现代传媒,借助旅行社等中介机构,以绿色健康、田园风光、农家体验、周末休闲、回归自然等为卖点进行宣传;根据不同时节、不同景点多举办节庆活动。

威海市文登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4月24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