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梁亮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研学旅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以研学游串联全域资源。文登区研学旅游的主要合作方式是景区、乡村旅游点等与旅行社和网络平台进行合作,部分企业也与中小学、体校、政府部门等机构进行合作。目前,文登区的研学线路可分为三类。一是按照资源类型分为知识科普型、自然观赏型、体验考察型、励志拓展型、文化康乐型。二是按季节开发线路,主要是观光度假、康养休闲主题。三是按照产业类型主要分为工业研学旅游与农业研学旅游。 二是以研学游宣扬文化底蕴。近年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新兴的研学旅游,文登区顺势而为,积极挖掘研学旅游资源,开展线路设计和旅游产品开发,策划了多条文登专题研学旅游线路,推出了众多深受游客喜爱的研学旅游产品。2021年6月,天福山起义纪念馆成功入选山东省100家红色研学基地,积极参加省文化和旅游厅“100家研学基地红色游”系列活动,促进文旅融合,引导广大青少年加强红色文化保护和传承,赓续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大批游客来到红色景区,重温红色记忆、参访革命遗址、聆听红色故事、感受家国情怀,近距离感受红色文化,为文旅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 三是以研学游带动产业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像界石镇梧桐庵村、高村镇慈口观村、葛家镇东崔家口村等这些乡村积极盘活资源,结合当地樱桃、温泉等乡村特色开发出系列研学旅游产品,慈口观村建设了集红色教育、住宿餐饮、旅游服务、观光采摘等为一体的原生态乡村田园综合体,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3年,仅界石镇梧桐庵村昆嵛山红军纪念馆就接待游客达100万人次,不仅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也带动了乡村旅游、民宿及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深入开展研学游系列活动。2023年,我区借助山东高考状元来自文登之势推出“研学游”,深入落实“引客入文”计划,与上海海上美育促成五个游学团数百名上海学生前来参加“千里山海”全国青少年威海游学营。“红色文登·康养福地”中国(文登)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研讨会暨全国大中学生文旅研学实践项目吸引了全国 10 所高校师生汇聚一堂,广和乡村振兴游学基地暨全国中小学生思维特训营游学实践项目吸引来自新疆、天津、西安等全国各地的学员共度游学时光。截至目前,赴文登游学团队达到 5000 多个。 二、下一步打算 一是要在产业化发展上实现突破。研学旅游不仅要有好的环境,更要有丰富业态,形成产业链和消费链,要挖掘我区特色文旅资源,催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研学游+康养”,以争创省级文旅康养强县为目标,立足区域内2家三甲医院、5处天然温泉的区位优势,与西洋参、海马等本地中药材产业有机结合,丰富温泉康养旅游产品,推出温泉养生宴、昆嵛山昆虫宴等本土特色菜系,逐步打造集温泉康养、研学度假、民俗体验等为一体的温泉康养度假区。“旅游+工业”,依托天润工业、颐阳酒业、芸祥绣品、威力工具等工业文化特色企业,培育工业旅游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引领学生在研学过程中领悟工业振兴的魅力。 二是要在精品化发展上实现突破。打造精致研学点为目标,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设计主题性乡村体验、节庆、自驾等活动,及时推出具有文登地方特色的精品化产品。例如借助西洋参产业优势,深入挖掘“食养”“食疗”内涵,与天沐温泉融合互动,打造精品温泉项目。依托昆嵛山、梧桐庵、六度寺等,结合樱桃节活动,吸引研学团队来文研游。 三是要在品牌化发展上实现突破。要以服务好研学游市场,满足全国各地研游团队的休闲度假+研学需求,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推广研学游发展模式,打造富含文登本土文化元素的特色精品民宿,逐步形成我区独有的、无法复制的旅游项目、产品,扩大我区研学游知名度。同时,继续发掘不同村落间的差异性、地域性文化,民风民俗、传统工艺等,以文塑旅,丰富研学游旅游产品的内涵,让文登研学游逐步成为品牌标识。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