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文登区司法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25-01-03 14:3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文登区司法局 字号:[ ]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威海市文登区司法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威海市文登区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实施方案》《2024年威海市文登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组织开展“律企同行”公益法律服务活动。3月19日,区司法局、工商联组织我区10家律师事务所主任与区内19个商会组织负责人见面会谈,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各律师事务所分别抽调骨干律师组成法律服务团深入各商会及会员企业提供综合性法治体检服务,帮助企业审查修订各类合同和内部规章制度,推动企业实施合规化管理,提升涉企各类矛盾纠纷的预防、化解质效。今年以来,全区律师事务所共深入福建商会、安徽商会、温州商会3个外地商会和16个镇(街)商会组织及商会会员企业开展法治宣传活动47场,提供法律咨询146件,对35家企业进行综合性法治体检,举办企业管理层、职工法治讲座24场,审查合同协议133份,调处矛盾纠纷42起,办理诉讼、仲裁案件8件。二是组织开展新就业领域劳动者公益法律服务专项行动。8月中旬,区司法局、总工会共同组建法律服务团,以保障网约车驾驶员、外卖快递员、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为重点,先后深入润通物流(驾校)、晟祥气体、美团外卖等10余家新就业领域企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劳动用工法治体检、劳动争议协商调解和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共举行法治座谈会12场,以现场解答、预约服务等方式,为企业、新业态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40多件,积极推动构建和谐稳定的企业用工环境。三是建立律师与法官同堂培训交流机制。5月11日,区司法局组织全区10家律师事务所与区法院共同举行2024年度诉讼服务工作座谈会,与会法官、律师围绕打造阳光法治化营商环境、律师参与诉前案件调解、法院网上立案系统使用等方面进行了坦诚深入交流,进一步推进涉企诉讼案管、法律服务有机衔接,加大诉讼服务公开透明度。与会律师提出多条涉企案件“立”“审”“执”方面工作建议,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实现涉企诉讼案件审判和律师代理服务工作良性互动,不断加大企业合法权益保障力度。

(二)加强规范性文件及合同管理。聚焦文件制定前、实施满一年、有效期届满前六个月这三个关键时间节点,积极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评估工作。今年以来,共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实施后评估6件,文件应评尽评率达100%,其中4件经评估后文件继续有效,1件到期后宣布失效,1件有效期内宣布废止。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工作,对现有的政府规范性文件和部门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动态调整规范性文件目录,截至目前全区现行有效的政府规范性文件17件。抓好重大合同制定全流程环节,印发《威海市文登区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办法》。今年以来,共审查政府交办的框架协议、合同82件。

(三)严格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一是提升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化水平。印发《威海市文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威海市文登区人民政府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的通知》,将“威海市文登区大水泊镇行政村规模调整实施方案”事项纳入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因客观情况变动,11月底印发《威海市文登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区政府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的通知》,将1个年内无法完成事项从目录中删除。调整后,2024年度威海市文登区无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二是加强法律顾问管理。做好各级行政机关“智囊团”角色,持续提供坚实有力地法治保障。党政一体法律顾问积极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审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代理等工作,不仅增强各级行政机关文件制定的合法性和科学性,也确保各项政策出台于法有据,于民有利。此外,各法律顾问还通过参与普法宣传志愿活动、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等形式,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大力推进公职律师由“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2024年,全区10个党委部门、27个政府组成部门、6个人民团体(归侨联、妇联、共青团、科协、工商联、总工会),1个社会团体(贸促会)、2个事业单位(区信用中心、威海市中心医院),以及部分上级驻文单位申请设立公职律师岗位,配有公职律师总人数40人。其中,区纪委监委、公安分局、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司法局、审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水利局、税务局等9个部门单位均配有专属公职律师。通过建立公职律师跨部门统筹使用机制,实现公职律师“全覆盖”。建立“1+1+1”工作机制,即落实各党政机关在聘用1名党政一体法律顾问的同时,吸纳1名公职律师和区司法局1名专业人员作为法律顾问服务团队,将征求党政一体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意见列为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和合同合法性审查的必经程序,确保公职律师队伍建起来、用起来,由“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四)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工作。一是牵头规范统筹涉企行政检查。加强对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工作的统筹协调,督导行政执法部门常态化报备每月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计划,由区司法局进行统筹,对同一家企业的不同检查任务实行合并,组织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综合查一次”,推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不断提高执法效能,降低涉企行政执法检查频次。二是持续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牵头各部门全面梳理并调整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减轻行政处罚事项,经调整梳理,我区现有“首违不罚”事项266项,“首违轻罚”事项33项,共涉及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20个行政执法部门。今年以来,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累计办理“不罚”“轻罚”案件241件,减免处罚金额812.8万元,受益主体241个,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最大限度地为市场主体提供健康有序、宽松适度的发展环境。三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开展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及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聚焦突出问题,全面排查整改,并以专项整治为契机,聚焦备案开展的联合执法检查,组织力量实施“伴随式”监督执法,全程监督行政执法人员开展行政执法检查活动。抽取部分重点行政执法领域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及涉企行政执法案卷专项评查活动,切实提高整体办案质量。四是推进行政执法监督与巡察监督协同配合。参加区委巡察机构开展的巡察监督,对被巡察单位的行政执法案卷开展专项监督,与巡察监督共同形成行政执法监督合力,全面提升行政执法监督质效。2024年以来,共参与巡察3个行政执法部门,查阅177本行政执法案卷,向相关巡察组反馈33个在司法专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五是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力度。组织开展全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依托“山东省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学习云平台”,对全区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行政处罚法、行政执法案例解读等公共法律知识培训。今年以来,全区共计1110余人次完成30学时的公共法律知识培训,行政执法队伍素质有所提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素质能力抽测,从全区1000余名持有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中,随机抽取15%的人员参加线下考试,检验行政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以考促学,以学促优,增强行政执法人员主动学习法律法规的积极性,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理论水平、法治素养、执法能力。

(五)预防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一是创新提升阵地建设,打造多级全覆盖调解工作体系。纵向上,以司法局为统筹、以16个镇街调委会为主体、以82个农村调解片为主力、以718个村级调委会为基础、以城区部分网格调委会为补充,形成五个层级全覆盖的人民调解网络。横向上,以法院、住建、人社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应设尽设25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村(社区)调解工作中涉及专业性问题进行指导,利用“山东省智慧调解系统”对村(社区)调解案件的数量、性质、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统筹整合多方资源实行联动处置,促进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今年以来,全区共调解成功各类纠纷案件6700余起。向上推荐优秀调解案例16篇。二是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全面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组织有关部门、单位登录中国庭审公开网旁听两起庭审案件、参与全市首届行政审判行政复议同堂培训和执法人员云宣讲等活动,全面提升各部门和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思维、法治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今年以来,我区共受理行政复议申请150件,已结案115件,纠错40件。承办区政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共24件,已审结8件,败诉1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均按规定出庭应诉,无不履行生效行政复议决定或人民法院生效判决情况。

(六)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组织开展“新春送福·法润万家”、民法典宣传月、“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宪法宣传日等主题普法宣传活动15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紧盯关键群体学法,组织83个区直部门开展“游法治公园,向宪法宣誓”活动,进一步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在微信公众号开展12期民法典有奖竞答活动,参与人数1000余人,拍摄发布5期以案释法小视频,普法效果更加生动。参与山东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山东广播电视台经典音乐广播《关爱青少年姗姗有说法》节目录制,普及青少年防溺水知识,节目在央视频、山东音乐广播视频号、山东经典音乐广播视频号同步播出。接待司法部“法治乡村基层行”采访团带领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法治日报、农民日报等主流媒体记者对我区界石镇梧桐庵村法治乡村建设典型经验的采访。区法治文化公园、宋村镇法治公园和区检察院文登学检察文化展厅分别被评为“山东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和“山东省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小蚂蚁社工服务中心被评为“全省公益普法联系点”,区司法局被评为“全省‘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律师行业涉外法律人才缺乏。目前全区10个律师事务所92名执业律师执业范围均聚焦于国内企业法律事务,面对新形势下企业“走出去”发展的紧迫需求,律师队伍在涉外法律知识、外语专业能力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足,亟需加大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力度,创新提升涉企法律服务质效。

(二)行政执法队伍水平有待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行政执法人员对公共法律知识掌握不充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对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及实际应用还略存差异,影响行政执法效果。

三、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情况

(一)深学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发挥领学带头作用,通过党组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党日等方式,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38次,引导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健全完善法治建设领导体制。切实发挥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职能作用,将党的领导落实到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各环节。组织召开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和办公室会议,审议通过有关文件,对法治建设工作进行部署,为全面依法治区指明方向。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重点项目工作信息--《山东威海文登区“三调”联动推动矛盾纠纷高效化解》于11月14日在民主与法制网刊发。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加大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力度。组织我区律师积极参加市司法局、律师协会组织的涉外法律事务培训活动,到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开展较好的律所进行观摩学习,开展涉外法律服务业务交流研讨,实施涉外法律服务项目合作,推动我区律师队伍拓展执业视野、蓄积专业能力,为护航企业“走出去”打好坚实基础,不断提升涉企法律服务质效。

(二)持续提升行政执法质量。紧扣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工作任务,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大力度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指导督促行政执法部门加强教育培训,切实增强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依法履职能力,不断提升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