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于正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文登区积极抢抓预制菜发展“新赛道”,以发展预制菜产业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前端原料到后端消费的“全链条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一、目前工作进展 (一)优化生产布局,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一是建设标准化基地。以文登优势特色农产品为抓手,围绕良种培育、绿色技术、标准体系、品质评价等关键环节,加强培训力度,优化栽培管理措施,规范饲养防疫标准,繁育推广优良品种,加快实施“三品一标”工程,打造原料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供应基地100万亩(含复种面积)。二是稳定原材料供应。支持运恒、威高生态园等预制菜企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模式,稳定原料供应,保障质量安全,提升品质水平。目前,正在依托西洋参、刺参、海马、白羽鸡、肉鸭等现有资源,立足宋村镇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优势,加快山东种业集团、福满地、瑞林禾、山东国农沃野等项目建设,搭建总规模2万亩的蔬菜种植基地;以禾源食品、樱源现代化肉鸭养殖加工项目为核心,打造畜禽种苗孵化、屠宰、饲料和熟食加工基地,力争年出栏量达到3000万只;以争创国家级海洋牧场为契机,加快汇海、海宽、银泽生物等10余个项目进度,建设蓝色种业园区,引导资源要素向品种选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集聚,全区已有36家预制菜企业与435家合作社、67万亩基地实现了抱团发展、确保高质量原料农产供给稳定。三是壮大预制菜企业规模。由区工信局牵头,加大政策激励力度,对当年新达到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标准并列入统计范围的预制菜企业,在纳统年度给予2万元扶持;对纳统后次年营业收入增幅10%以上的预制菜企业,再给予3万元扶持。同时,企业因主观瞒报导致数据失实退库的,追回已奖补资金,未发放扶持款的直接取消资格,有效激发企业积极性。 (二)开发多元产品,擦亮优势特色品牌。引导企业适应消费市场需求,推动传统菜肴、地方特色食品与现代化、标准化生产技术结合,挖掘文登传统菜肴资源优势,丰富预制菜产品种类。一是产品品类越来越多。目前,已形成了蔬菜加工、肉食加工、面点加工、海洋食品、休闲干果、药食同源6大品类,近千个产品品种。其中,依托龙山街道、侯家镇布局花饽饽产业园,深挖“文登花饽饽”等产品内涵,开发了庆寿、婚庆、礼品等11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款式,畅销全国各地及欧美、日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育起了产值过5亿元的特色产业。二是产销融合越来越紧。线上,以电商带货搭建营销平台,与快手、淘宝、京东、美团优选、天猫超市等平台联手,探索电商公司、网红达人现场直播代货多种合作模式。线下,主动与旅游热点景区开展合作,西洋参产品已进驻威海民俗村、家家悦超市以及威海华夏、威海韩乐坊、那香海等旅游景区。三是产品品牌影响力越来越高。支持企业加强预制菜品牌建设,打造一批质量过硬、社会认可度高的预制菜特色品牌,提升附加值和软实力。文登西洋参荣登“好品山东”品牌名单,文登区旺和食品的椒盐、避风塘口味“皮皮虾”,获得盒马鲜生“最佳创新奖”,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唯一一家获评的供应商。近年来,先后培育起了“文登西洋参”“文登苹果”“文登大花生”“文登花饽饽”等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8个,“三品”认证数量271个。“文登西洋参”入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价值榜,以116亿元的品牌价值列中药材类第3位,文登被授予“中国西洋参之都”。 (三)引育专业人才,构建技术创新平台。把人才引进培育作为产业发展的最大保障,一是积极培育人才。拿出真金白银,通过发放政府津贴、一次性资金奖励等形式,支持预制菜领域人才参加省、市各项人才工程评选,广泛开展烹调、面点等职业技能培训,通过竞赛选拔相关领域高技能人才,近年来,先后发放资金超过1000万元,培养各类人才超过530人。二是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与黄海研究所合作,建设海洋食品加工产业园,研发海鲜调味品、干类海苔、紫菜、自热海鲜火锅等海洋食品预制菜20多个。同时,引导海府水产、旺和食品等企业实施技术升级改造,鼓励企业与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院等科研院校合作研发,深挖“鲁菜”、地方特色菜肴资源优势,推出春节、中秋等“一站式”节日套餐,“胶东农宴”“渔乡家宴”等特色产品120多种,全力抢占传统节日市场。三是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制度,凭借优惠的引才政策、良好的留才环境,吸引清华大学在我区建设乡村振兴工作站,其中吸引具有食品加工专业背景的各类人才36人,开发石墨面粉、西洋参精酿啤酒等特色食品品牌20多个。 (四)强化标准管控,完善安全监管体系。一是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研制。围绕预制菜产品类别、原料生产、产品供应、加工生产与食品营养及功能等方面,加快预制菜标准研制,支持花饽饽协会、西洋参产业协会等20多个社会团体制定团体标准65个,构建具有文登特色的全产业链预制菜标准体系。二是完善行业监管机制。建立食药监、农安办等职能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每月不定期开展执法活动不低于2次,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强化预制菜“从产地到餐桌”全程监管。严格落实预制食品生产标准,确保预制菜食品安全。支持预制菜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发挥作用,提高行业自律、自我发展水平。三是发挥信用监管作用。发挥文登作为全国信用建设示范县优势,落实预制菜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预制菜企业开展诚信体系评价,对违法失信生产经营企业,加大约束惩戒力度。企业被查实存在瞒报、造假等违法行为的,追回已奖补资金,未发放扶持款的直接取消资格,反向倒逼企业规范生产行为。 二、未来发展规划 目前,我区预制菜产业规模体量小、创新能力弱、品牌效益低,下步,我们将抢抓发展机遇,加快上下游产业配套,布局食品科技创新、花饽饽、西洋参、海洋食品四大特色产业园区,依托龙头企业,打造冷链物流、蔬菜种植加工、禽类养殖加工三大产业基地,丰富产品种类,完善线上线下营销体系,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西部工业园,加快裕海食品科技创新园建设,吸引预制菜上下游企业入驻,开展产品研发,目前,已与同福碗粥等国内知名企业达成入驻协议:在龙山街道,深化花饽饽孵化产业园发展,加快配套布局省内直营店,力争行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在张家产镇,加快西洋参产业园建设,开拓健康滋补食品领域,抢占市场先机,目前,已与天士力、韩国正官庄等业内龙头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在泽库镇,打造海洋食品加工产业园,引导海马、刺参、文登蚝等向品种选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集聚,拓展海洋预制菜品。同时,发挥家家悦冷链物流园、多式联运中心物流网络基础优势,打造全链条冷链运输体系;以山东种业、国农沃野等现代农业设施项目为基础,新建2万亩高品质蔬菜种植加工基地;以禾源食品、樱源肉鸭为核心,打造禽类养殖加工基地,力争年加工量达到7500万只。 威海市文登区农业农村局 2025年5月19日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