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唐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我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区海洋农业基本现状 1.海洋渔业:文登区海岸线130.96公里,下辖7个沿海镇,68个渔业村,12海里领海内海域面积236万亩,滩涂7.2万亩,海湾2处(五垒岛湾、靖海湾),青龙河、母猪河、昌阳河、黄垒河等河流在文入海。全区水产养殖面积28万亩,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5万亩,淡水养殖面积3万亩。2024年水产品总产量45.54万吨,同比增长4.02%,占威海市的13.4%(仅次于荣成、乳山,产量位于全省县级市第三位)。其中海洋捕捞产量9.44万吨,海水养殖产量35.07万吨,淡水养殖产量1.03万吨。预计2025年上半年水产品总产量23.44万吨,同比增长4.5%,全年水产品产量预计增长5%。 2.海洋牧场:文登区海洋牧场建设坚持以“增殖放流+人工鱼礁+深水网箱”为主要内容,拥有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5处(威海海宽、威海润福堂、威海诺力香、威海白云、海泰和信),建设类型主要为田园型和装备型海洋牧场,已建成海上生态养殖示范区10万亩,更换生态环保浮球60万个,建成海洋牧场观测网2处,25*25米自升式海洋牧场平台1处,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89个,海洋牧场体验馆1处,研究院1处。2024年新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处,已投放人工鱼礁3.2万空方。通过不断加快海洋牧场发展模式创新,推行生态疏养、多层次立体混养的绿色发展理念,文登海洋牧场特色化、标准化、可视化、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海上养殖产量达到9.2万吨。 二、建议答复情况: 1.科学规划,优化产业布局。目前尚无相关方面的规划,计划选取小观镇、泽库镇等沿海镇街开展“海洋牧场+文旅”试点,计划年内建成2-3处集海上观光、垂钓体验、海鲜餐饮于一体的复合型海洋经济综合体。 2.品牌引领,提升产业附加值。文登区已有文登蚝、文登海参、文登对虾、文登紫菜、文登蜢子虾酱、文登海蜇、文登布蛤、文登面蛤等8类地理标志产品,已建成文登蚝展馆;目前,正积极申请“文登海马”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开始建设海马科普展馆,打造集海马知识科普、文化展示、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展馆,通过展馆开展一系列科普活动,提供公众对海马及海洋生物的认识水平。 3.校企合作,培育专业人才。为更好的发挥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针对养殖企业对渔业专业人才的需求,积极推动洋德、银泽等我区水产公司与威海海洋职业学院海洋生物系开展毕业生实习与就业洽谈,向企业输送水产养殖技术、水生动物医学等专业人才,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需求,又推动了院校毕业生本地就业问题。依托我区与潍坊学院生物与海洋学院签订的《合作共建海洋渔业产学研创新平台合作协议》,我区企业向潍坊学院生物与海洋学院提供就业实习岗位,学院向我区渔业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共同推动我区海洋渔业的持续进步和健康发展。 4.政策保障,优化发展环境。围绕打响“文登蚝”品牌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一方面,用好传统的宣传方法,通过电视、报纸、节会等形式持续宣传、广泛宣传,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文登蚝、品尝文登蚝;另一方面,借助新媒体打爆产品,依托新媒体客户广泛、信息推送精准、互动性强等优势,精心策划文案,讲好精彩故事,在特定时段将“文登蚝”迅速打响。加大对水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今年已为威海晟安食品有限公司申请项目扶持资金300万元,后续将根据企业需求,持续为企业做好资金申请、项目扶持。 5.生态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最大限度地恢复各区域岸滩原貌,提升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岸滩生态环境,区海洋发展局正在积极申请在威海市文登区五垒岛湾昌阳河入海口及黄垒河入海口建设2026年威海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项目生态修复总面积314.3公顷,岸线整治修复长度9.6千米,主要包括滨海湿地整治修复面积280.6公顷,后滨整治9.3公顷。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