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27号关于我区旅游建设推广与提升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5-06-19 10:2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文登区文化和旅游局 字号:[ ]

白亚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我区旅游建设推广与提升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文登区文化和旅游局聘请甲级资质专业团队高标准编制《文登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乡村旅游专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深入融合,实现“多规合一”一张蓝图。整合全区旅游资源,打破区域壁垒,构建“核心景区引领、特色小镇支撑、乡村旅游补充”的全域旅游格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依托现有的生态资源,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如森林康养游、湿地观光游等,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一、挖掘文化内涵,打造文登特色文化

1、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区文化馆持续深化生产性保护工作。建立“非遗+企业+传承人”联动机制,定期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技艺培训、经验交流沙龙,提升企业生产团队专业水平,保障非遗技艺传承不走样。目前已助力8家花饽饽企业成功申报“非遗工坊”,并通过挖掘传统技艺内核,赋能企业开发兼具文化底蕴与市场潜力的非遗产品。其中,“养生系列”“卡通系列”等创新花饽饽产品一经推出便广受赞誉,既丰富了文化消费市场的产品供给,也以新颖形态诠释了非遗技艺的现代价值。

2、打造特色文化名片。2025年,区文化馆将进一步扩大非遗工坊培育规模,计划新增6家企业纳入“非遗工坊”体系。通过强化品牌塑造与文化赋能,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推动胶东花饽饽从传统手工艺品向特色文化商品升级。同时,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等重要契机,策划举办非遗主题展览,组织鲁绣、胶东花饽饽企业集中展示精湛技艺与创意成果,打造非遗文化传播盛宴。

3、开发特色文创产品。在传承与教育领域,区文化馆积极搭建非遗与校园文化的桥梁。组织鲁绣、花饽饽相关企业走进南海中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教学,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此外,持续推进“胶东花饽饽习俗”国家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系统梳理历史资料、民俗故事,完善申报文本,全力推动这一珍贵文化遗产迈向更高保护层级。

二、加强旅游资源开发,构建全产业链布局

1、挖掘昆嵛山文化,增强游客体验感。我区高度重视昆嵛山文化资源挖掘工作。自2005年以来,每年的五月二十号左右是昆嵛山樱桃节开幕时间,活动一直持续到6月末。依托昆嵛山的青山绿水,举办樱桃节,将游客引到家门口,一举解决了农民卖樱桃难的问题。从此,樱桃节成为界石镇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得到当地农民的积极支持。随着每届樱桃节的举办,小小的樱桃,连起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产业链条。节会期间,主办方还组织了樱桃擂台赛、乡村美食之旅、红色研学活动、农民才艺大赛、随手拍优秀作品网络评选、趣味跳棋登山等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内容涵盖全面,游客高度参与是此活动的一大亮点。以举办品牌节会为契机,集中展示昆嵛山文化、旅游资源,扩大昆嵛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以此带动旅游产业上档升级。昆嵛山樱桃节实现农业与农村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的全面协调发展。

2、整合温泉资源,延伸康养旅游产业链。文登区依托丰富的温泉资源,积极推进康养旅游产业链延伸,区域内坐拥两家4A级温泉旅游景区,成为胶东半岛重要的温泉康养旅游目的地。两大温泉景区深度融合温泉疗养、中医理疗、生态休闲等功能,共同拓展康养旅游产业链。一方面,推出中药浴、温泉SPA等特色温泉疗养项目,将传统中医文化与温泉养生相结合;另一方面,根据游客年龄、健康状况等差异,设计个性化温泉养生套餐,满足不同客群需求,推动文登区从单一温泉旅游向全链条康养旅游转型升级。

3、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构建四季旅游格局。区文旅局依据《文登区乡村旅游总体规划》,整合文化、物产、民俗、生态等资源,打造乡村好时节精品节会体系,指导属地镇街举办桃花节、李龙山会、樱桃节、露营节、赶海节、金鸡菊文化节、蓝莓采摘节、西洋参文化节等8个特色节庆,获中国旅游报、文旅山东等推荐。下一步,通过招商加大资金投入,在春季开展研学实践营、主题花海沉浸游等活动;在夏季推出乡村避暑民宿、生态漂流等项目;秋季举办丰收节、采摘大赛等活动;冬季依托温泉资源,打造温泉养生乡村游。进一步完善“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沐汤”的乡村旅游格局。

三、完善体系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1、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将全部文旅经营单位纳入《威海市文登区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信息采集、结果应用、信用修复等内容,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通过信用约束,规范文旅企业管理。通过调度数据、随机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对旅游住宿业运营情况、明码标价、价格自律、安全生产等项目开展行业监管,促进企业规范运营。

2、完善服务设施。积极鼓励规模以上酒店参与评星,并保证星级规范有效落地实施。督促星级饭店、星级民宿结合淡、旺季分类,夏、冬季特色,提前谋划、提前准备,提供相应价位特色配套服务,为游客丰富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入住。

3、促进民宿业规范管理。强化部门联合,积极探索适合我区实际的民宿管理规范,形成镇街摸排上报、部门分工协作的良好机制,2024年9月研究制定了《民宿管理办法(试行)》从备案登记、规范运营、纠纷处置全流程入手,促进民宿有序发展、规范运营。充分发挥星级饭店的行业引领作用,强化文化要素融入,通过特色文旅节庆活动、美食评选活动等渠道强化宣传推介,以“文化+美食”的有效联动,提升游客对美食的认可度,形成美食促旅游的良好局面。以迎合不断变化的消费场景,助力经济复苏。

四、开展主题宣传,创新推广方式

1.围绕核心话题开展营销。计划继续以“吃住文登嗨游威海”为战略方向,不断围绕#诗意山海,天福文登#文登虽稍远,百事可乐等核心话题营销造势。

2.开展“千年文化城 四季游文登”主题宣传。计划将文登景点、打卡地按季节特色,策划推出“踏入春天赏花季”“玩沙戏浪赶海季”“畅享金秋康养季”“暖冬赏雪温泉季”主题推文、视频,充分调动游客游览热情。

3.开展多种话题挑战赛。为进一步助力城市形象建设,发掘文旅资源,凝聚青春力量,紧抓利用寒暑假、重大活动节点,利用抖音、小红书等互联网平台策划开展美食打卡挑战赛、短视频大赛、摄影大赛等比赛,通过学生、当地居民的广泛参与以及网友的互动传播,进一步带动文登文旅热度。

五、锚定特色,铸造“文登礼物”旅游商品金字招牌

1、举办“文登礼物”大赛,打造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区文化和旅游局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充分挖掘旅游特产与商品潜能,大力推动非遗产品、农产品向旅游商品的华丽转身。连续举办两届“文登礼物”大赛,精心雕琢“文登礼物”特色旅游商品品牌。非遗鲁绣、剪纸、花饽饽、草柳编,以及西洋参、黄精等一系列饱含文登地域风情的商品,在国家、省级旅游商品赛事中崭露头角。

2、聚焦特色产业,擦亮特色品牌。计划今年7月启动2025文登礼物旅游商品及文创大赛,为凸显旅游商品属性及我区特色农产品产业特点,联合西洋参协会、花饽饽协会,创新开辟西洋参、花饽饽品类专题赛道。创作出一批独具文登特色的高质量作品,进一步擦亮“诗意山海 天福文登”品牌。

3、多举措推广“文登礼物”,全方位展现旅游魅力。区文化和旅游局先后开展“文登礼物”专题直播7次,吸引十余万人次观看,全方位展现文登独特的旅游商品的魅力。同时为做好做活“吃住文登·嗨游威海”活动,充分嵌入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分流主城区游客,在威海地区铺展“文登礼物”展示活动。组织“文登礼物”优秀企业在李龙山会文化节、昆嵛山樱桃文化节、中国文博会、刘公岛、荣成倪氏海泰酒店、文登区九龙城、文登区图书馆“文登礼物”年货大集等地进行了展示,全方位宣传文登的旅游资源,为游客们提供了解文登、了解“文登学”文化的机会。

下一步,区文化和旅游局将持续推进旅游业发展各项工作,积极吸纳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也希望您能继续关注和支持文登区旅游业发展,为我区旅游事业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威海市文登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6月19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