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1003MB28642165/2025-03813 发布单位: 威海市文登区自然资源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5-06-23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文字解读|《威海市文登区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5-06-23 15:3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文登区自然资源局 字号:[ ]


一、起草背景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依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制定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每年发布一次。方案的出台落实了各级有关工作要求,对推动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体系建设,最大限度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决策依据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3—2025年)》《威海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3-2025)》《山东省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威海市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制定本文件。

三、出台目的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要求。依据上级规划与方案,结合本地实际编制防治方案,细化工作重点,明确部门职责分工,推动各项防治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开展,确保政策落地见效,从制度层面夯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基础。

四、主要内容

防治方案主要包含了四方面内容:

第一部分总结了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情况,严格执行好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未发生地质灾害事故,目前我区无地质灾害隐患点。

第二部分预测了2025年度汛期气候趋势及地质灾害趋势,划出了2025年重点防范的区域、镇街。

第三部分主要将持续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强化重点领域地质灾害防治、加强基层防御能力建设、加强地质灾害应急能力建设等方面作为工作重点。

第四部分明确了地质灾害防治的保障措施。从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加大指导服务和技术支撑三方面提出要求,保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五、重要举措

区政府各镇街、各相关部门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切实把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

一是区自然资源局要加强与气象、应急管理等部门协调联动和信息共享,为相关部门开展各级各类建筑和工程建设项目等区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二是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和灾情险情报告制度,确保遇有灾情险情时信息报送的时效性、准确性、严谨性,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现象。

三是发生地质灾害或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时,应急管理局做好应急救援组织协调指导工作,自然资源局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工作,及时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现场调查和评估,为抢险救灾、合理处置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六、与上级政策的异同

与上级方案相比,目前我区无地质灾害隐患点,参考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的危害程度以及地质灾害动态变化等实际情况对方案部分重点工作进行了调整并提出了细化要求,以此构建了部门间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责任机制,切实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质效。

七、与往年政策的变化

威海市文登区2025方案与威海市文登区2024年方案相比,防治工作重点依据上级方案要求,做出了部分调整。增加了“组织开展辖区隐患点和风险区更新调查,进一步摸清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底数”这一要求。

八、关键词解释

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滑坡: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泥石流: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九、政策解读人

文登区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科 周晓鹏  0631-8357116



相关政策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