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山,我们从这里走来!”这是今天27、31、41集团军等部官兵引以为豪、发自肺腑的铿锵之音。
  1937年12月24日爆发的天福山起义,以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为骨干创建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这是我党领导的胶东第一支抗日武装。随后,抗日烽火迅速燃遍胶东,各地起义队伍陆续编入“三军”。这支英雄的武装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成为4个军2个师又30个团,在著名 将领许世友、林浩、聂凤智、吴克华、彭嘉庆、刘浩天等指挥下,仅原第41、27、31、32四个军的不完全统计,歼敌就达到75万余人之多(其中抗日战争14.6万,解放战争58.5万,抗美援朝2.1万),涌现出中央军委授予的“济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华东野战军授予的“潍县团”,纵队授予的“塔山英雄团”、“守备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等诸多英雄集体和夏侯苏民、任常伦、王克山、刘奎基、魏来国、鲍仁川、程远茂、黄相和、刘坤、蔡萼等一大批全国著名的战斗英雄,以及迟浩田、张万年两位军委副主席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级将领和党、国家领导人。
  天福山是一座伟大的山、一座光荣的山、一座英雄辈出的山。
  1937年12月初,在烟台被捕关押在济南的理琪回到了沟于家村,在中共胶东临时工委的基础上,成立了第四届中共胶东特委,并出任书记。他和副书记吕志恒等一道积极筹备起义。12月15日晚,召开了特委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吕志恒、张修己、林一山、柳运光、宋澄、张修竹、王台、于得水等。

更多...

  抗战初期威海存在四种力量:一是以“民先”队员孙端夫为首的国民党政训处进步力量;二是以郝道逵为首的国民党海军教导队中间力量;三是国民党威海专员孙玺凤,想抗战但受投降派郑维屏的控制排挤,一心想离开威海;四是以公安局长郑维屏为首的投降派。通过理琪、林一山、柳运光、于烺、孙端夫等耐心工作,威海海军教导队表示中立;政训处大部分人员愿意参加抗日;孙玺凤同意我方帮他离开威海,他把仓库中的武器交给我方的合作协议。

更多...

    1938年2月初,日军自青岛侵占了烟台。随后又兵分两路:一路西犯蓬(莱)黄(县)掖(县)诸县;一路东犯牟平,并成立了牟平伪政权。
  1938年2月12日,“三军”和特委机关到达昆嵛山区的崔家口一带,接到在牟平城做兵运工作的共产党员贺致平的信...

更多...

  1937年12月初,在烟台被捕关押在济南的理琪回到了沟于家村,在中共胶东临时工委的基础上,成立了第四届中共胶东特委,并出任书记。他和副书记吕志恒等一道积极筹备起义。12月15日晚,召开了特委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吕志恒、张修己、林一山、柳运光、宋澄、张修竹、王台、于得水等。

更多...

  “三军”乘胜西进,1938年9月18日,在掖县沙河镇“三军”和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奉命合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这支英雄的武装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成为4个军2个师又25个团,在著名将领许世友、林浩、聂凤智、吴克华、彭嘉庆、刘浩天等指挥下,仅原第41、27、31、32四个军的不完全统计,歼敌就达到75万余人之多(其中抗日战争14.6万,解放战争58.5万,抗美援朝2.1万),涌现了中央军委授予的“济南第一团”...

更多...

  几十名昆嵛山红军游击队星星之火,以天福山起义为标志燃遍了胶东大地,至今胶东子弟仍保留有三个集团军,在全国可以说绝无仅有。回顾天福山起义的峥嵘岁月,不能不使人思绪万千。从全局高度看,其意义十分重大,从历史角度看,其影响非常深远...
  著名的天福山起义,是全国抗战初期中共山东省委领导和发动的十大抗日武装起义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经验和突出贡献。
  天福英雄创造了三个唯一:第一个唯一,天福山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唯一一次以红军游击队为骨干的华北抗日武装起义...